APP下载

浅析歌剧《白毛女》的剧本创作对演出市场的影响

2020-07-06王路瑶

青年生活 2020年21期
关键词:剧本创作白毛女歌剧

王路瑶

摘要:民族歌剧的剧本创作对其演出市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歌剧《白毛女》的题材、主题意蕴、主要形式对受众的影响,阐述歌剧《白毛女》的一度创作为其演出市场埋下了伏笔。

关键词:歌剧;白毛女;剧本创作;演出市场

剧本创作是作品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歌剧的后期表演及演出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对其演出市场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传奇的落地改造引导观众心理

《白毛女》的创作灵感源于河北“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剧作家根据这一传说对“白毛仙姑”的迷信色彩和神秘主义进行了现实主义的根本改造,将“白毛仙姑”改造为平凡的、被封建主义压迫的农村女孩。所以《白毛女》是东方神秘主义与民间神鬼信仰结合的产物,将传奇性的美学基础植根于现实主义土壤之中,将传奇、神话进行落地,实质上是新时代破除封建迷信的有效文艺手段和有效精神食粮,使作品接地气,更加贴近群众,进而引导群众。例如剧中的典型人物喜儿、杨白劳、黄世仁等,在现实生活中随处都有,而地主逼租,佃户不堪痛苦被迫自杀、农家姑娘遭地主蹂躏后又抛弃等事件,在当时中国农村生活中常有发生。

这种传说与现实的巧妙嫁接以及对神秘主义传奇的现实主义改造,是一个根本性的提升和创造性的飞跃,它发现了在神秘主义包裹下尖锐得一触即发的社会矛盾,赋予它以更深广的现实生活内容,实现了嫁接、改造和提升。可以说,歌剧《白毛女》不仅仅具有艺术价值,同时对于观众和未来的歌剧及歌剧演出市场具有引导和示范功用。《白毛女》将“白毛仙姑”还原为有血有肉的人,是新时代缓解根植中华民族五千年封建迷信思想的精神良药,《白毛女》作为中国第一部民族歌剧所具有的宣传教育意义是史无前例的,对于之后的歌剧有着示范性作用。

二、强烈的戏剧冲突紧扣心弦

《白毛女》的剧本创作,巧借“白毛仙姑”传说的外壳,在其中填充了丰富复杂的戏剧内容,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情节缺环,令故事变得完整而曲折。喜儿为报血海深仇逃进深山等一系列戏剧事件和戏剧动作,将双方的戏剧冲突一步步推向颇具惊惧意味的戏剧高潮——“白毛仙姑”在风雨山神庙“显灵”、愤怒扑向仇人并令其惊恐万状。此后,喜儿与大春邂逅和相认,公审大会上喜儿控诉黄世仁罪行以及黄世仁被人民政府法办,皆属高潮过后的“下落动作”为喜儿命运的最后结局唱出一曲高扬的翻身解放之歌。

《白毛女》的文学台本故事丰富完整,情节曲折生动,围绕“白毛仙姑”设置的戏剧悬念而演绎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和冲突展开充满了戏剧性张力,展现舞台戏剧所独有的剧场艺术魅力。对于中国民族歌剧市场的培养,能否得到观众的认可是个硬指标,那么观众在 观看歌剧时的体验及观后对歌剧的回味便成为歌剧创作所需要努力的方向。《白毛女》将故事讲得曲折且又能紧紧牵住观众的目光、弹动他们灵魂深处那根敏感神经并让他们随着主人公的命运浮沉而叹息、怅然及喜悦,紧扣住了观众的心弦,使人回味无穷,同时也让观众认可了这个民族歌剧新形式,为今后观众走进剧院欣赏民族歌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个性的形象塑造符合时代背景

《白毛女》剧本创作的喜儿形象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孩。 她美丽无辜,天真活泼。然而,生活在这个人“吃人”的社会里,她无法摆脱残酷命运,连她的美丽和无辜都成为黄世仁狩猎的目标。在被抢进黄家后,她遭受了虐待和侮辱,喜儿的命运如经历了沧桑的教科书。它唤醒了她对女性和人类的自尊,并学会醒悟。她逃出了黄家,住在山里。 她在风中,在阳光下,在雨中生出了白发,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增强了复仇的决心,并发出了“我是人”的一声呐喊。可以说,歌剧《白毛女》所创造的喜儿是中国歌剧史上最动人,最成功,最具文学性和最受尊重的中国歌剧人物。剧本的主题变得越来越强烈,旧社会迫使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了人。

《白毛女》中所塑造的形象都是在当时社会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形象,符合时代背景,剧作者又运用入木三分的刻画手法进行形象塑造, 其结果必然是深入人心的、易被大众接受的。大众往往对于贴近生活的人物产生联想,产生精神上和情感上的共鸣,这种共鸣是生活中和工作中无法获得,而艺术作品所能给予的,这正是吸引观众走入剧场的一大力量。

四、艺术与文学结合满足观众期待

剧本在剧诗写作上表现出很高的文学价值。它以浓烈的抒情性和白话散文诗作为自己的主要形式,在文学语言上吸收了民谣民歌的韵律,整体风格直白清新,在通俗晓畅中不乏诗情画意,同时在某些戏剧性段落运用自由诗的灵活节奏来表现人物的复杂,如是喜儿的核心咏叹调《恨是高山仇是海》、责令奔腾大河为她的深仇大恨作证并回答“为什么把人逼成鬼的严正质问等。整首唱段凭借电闪雷鸣刻画出喜儿的悲愤心情,更反映出喜儿的不屈的性格和勇于反抗精神,最后点明“我是坚贞不屈的鬼”这个主题,为揭示全剧“旧社会将人逼成鬼,新社会将鬼变成人”的总主题埋下了伏笔。

这首剧诗立意高远、想象奇特,比喻奇崛生动,情感浓郁、诗味隽永,铺陈简洁而富于层次感和戏剧性。满足了具有一定艺术欣赏细胞的观众的心里期待,也大大提升了大众的艺术欣赏水平。我们创作歌剧,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大众、迎合大众更为了艺术能够带动大众、引领大众。此前,我国的高质量艺术作品贫乏,人民大众生活水平低下,文化水平低下,导致艺术欣赏能力低下。第一部民族歌剧《白毛女》的诞生使观众眼前一亮,同时也使得中国艺术作品的面貌焕然一新,更是一个新台阶,人们开始接触新时代高雅艺术,满足了新时代大众埋藏在心底的对社会主义高雅艺术的期待,而在此时,我国民族歌剧演出市场正在悄然形成。

五、结语

本文通过民族歌剧《白毛女》的剧本创作的现实主义改造、戏剧冲突、形象塑造、剧诗创作对演出市场的影响,研究民族歌剧《白毛女》的剧本创作对演出市场的影响。通过阐述其对传奇特点的现实主义改造具有引导作用,强烈的戏剧冲突紧扣心弦,个性的形象塑造刻画符合时代背景,以及文学性、戏剧性兼具的剧诗创作具有强烈的艺术性。进而得出民族歌剧《白毛女》的剧本创作为其演出市场埋下伏笔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居其宏.民族歌剧《白毛女》何以在时代变迁中魅力长存[J].歌剧,2016(1):22-27.

[2]肖晖.三个“喜儿”演唱版本的差异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剧本创作白毛女歌剧
动画短片剧本的创作思路和方法
“白毛女”姐姐
《白毛女》背后的逸闻旧事
浅谈群众戏剧创作与“三贴近”原则
微电影叙事中的平衡与戏剧性
解读豫剧今后发展问题
河北博物院上演“白毛女”
《白毛女》背后的逸闻旧事
歌剧
童话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