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探究

2020-07-06贾亚军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摘要】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初中整个化学教学过程都显得极其重要,在传授学生化学知识,观察化学现象的同时,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极为重要。此外还要提升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精心设计化学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1-0147-02

化学除了书本上的知识以外,更多时候需要学生通过实验去论证,有许多理论以及概念均是通过实验后得出。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期间要不断重视对化学实验的操作。有效的化学实验课堂不仅仅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在向学生演示实验的时候,使学生主动去观察并分析,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相较于其他学科,化学部分知识可能过于抽象,经过化学实验便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去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化学实验课的重要性

化学本身属于自然学科,在其教学过程中需要化学实验的支持。化学内蕴含的概念与理论,均是在实验基础上获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化学实验,以此保障教学质量。目前部分学生对教科书中相关化学知识点难以理解的主要原因便是对化学实验的不够重视,往往在需要进行化学实验时便一带而过。这种教学方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国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和施行,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传授学生某些知识,更多的则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后获得一定的意识和优秀的品质。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们更需要将化学知识与核心素养充分结合,将学到的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在教学期间要不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获得成就感,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不断获取新知识的前提下,潜移默化的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师而言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探索,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提升措施

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初中整个化学教学过程都显得极其重要,在传授学生化学知识,观察化学现象的同时,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极为重要。结合相关资料,基于核心素养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提升措施,主要如下:

(一)融入核心素养

想要保障化学实验教学成功,需要积极融入核心素养。通过深入分析可发现,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主要是为验证某一化学公式,或者是完成教学大纲中的任务,未能认知到化学实验的关键点,学生无法全面获取化学知识。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均是按照常规程序进行演示,学生仅仅是模仿,无法保障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就上述问题,只有转变教学思维,明确化学实验教学核心点,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才可促使学生真正的掌握化学知识。同时按照教学大纲,合理设置化学实验操作,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科学分组,确保实验可凸显细节问题,以此提升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二)创新演示实验

通过分析能够发现,化学教材内本身涉及较多的实验,在化学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应当强化这些实验的应用,借助这些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借助课本知识,强化其中化学资源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认为,在进行化学实验演示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去猜想,积极探究,分析实验内的化学原理,解释化学现象,以此掌握化学实验相关内容。

比如就“分子运动”教学阶段,教师可整合相关知识,先鼓励学生去猜测实验现象,或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开展实验设计。学生在小组内通过边开展试验,可边观察与总结实验现象,进而自行设计实验。在学生实验阶段,关注学生的操作流程,总结归纳学生实验操作缺陷,引导学生不断改进。值得一提的是,若教师的实验阶段,受到场地或实验器材的限制,可适当转变教学思路,从实际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去探索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比如:就点燃火柴会产生刺激性气味这一生活现象,教师可提问:“这股刺激性气味哪里来的?为何会产生这股刺激性气味?”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促使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以此掌握“分子是不断运动”这一知识点。教师在为学生演示实验流程时,需要不断创新,以此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观察现象的同时,能够透过生活现象,分析其中蕴含的化学问题。

(三)设计化学实验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可激发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实验中的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欲望。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精心进行化学实验设计,并邀请学生参与到实验设计中,增强师生沟通,不断改进实验方案,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应当认知,和谐的课堂环境,需要学生放下对教师的芥蒂,转变传统灌输式课堂氛围,以此促使学生深入到课堂实验中。

比如:就白磷燃烧相关知识点,教师应当腾出一些时间,促使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主要围绕白磷燃烧污染环境展开讨论,询问学生是否可使用其他化学物质替代白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可依据自身掌握的化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不同物质比较,以此掌握不同物质着火点相关知识。

(四)布置家庭作业

教师在课后应该适当布置小实验,引导学生独立在家庭完成化学实验,促使学生学以致用,将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而引导学生感受化学知識在生活、生产中的价值,更好的开展化学知识学习。笔者认为,借助这类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促使学生独立开展化学实验,提升自身化学兴趣,以此增强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需要注意的是,化学实验分析阶段,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差异较大,受到实验操作与实验流程的影响,实验主题差异较为显著。教师需要积极应用化学实验,以此辅助教学活动,通过选择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分析方式,解释化学规律与化学概念,进而解决化学问题。

比如:教师在讲解完酸、盐性质之后,可设置一些家庭小实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将食用醋与小苏打放在一起,观察其反应,并记录下实验现象。在下次上课时,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盐的形式与酸的性质,以此加深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点的印象,更好的融合新旧知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实际教学阶段,教师应当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通过合理设计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学习,以此提升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阶段,教师应当强化绿色化学理念的灌输,促使学生变废为宝,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郑晓伟.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04-105.

[2]胡晓梅.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9(18):91-97.

[3]赵扬.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STEM课程设计[J]. 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07):39-42.

[4]许逸群,林建芬.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初中化学实验课时教学标准研究——以人教版“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8(10):75-78.

作者简介:

贾亚军(1983-),男,甘肃省临洮县人,汉族,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中学化学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