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看待学生的“不懂感恩”

2020-07-06谢良梅

师道 2020年6期
关键词:育人学校老师

谢良梅

老师们常常會抱怨说,现在的学生一届比一届“不懂事、不感恩”。所谓“不懂感恩”在老师们眼中大概表现在:学生在校时,把老师的付出看作为理所当然,在一些重要的日子里尤其是教师节,绝大多数同学连送老师一件小小礼物,哪怕是一张贺卡都做不到,除非动用组织的力量去推动;学生毕业后,把昔日老师视若空气,不会想回到母校看望一下,即使互加了微信,就在你的朋友圈中,连一声问候都没有,就是大路上偶遇,有时候连声招呼也不打。老师们的“吐槽”确属实情,这似乎与感恩教育被大力提倡且已成为很多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的现状相违和。想想学生“绕膝”时的“情深”,想想自己有如父母般付出的“疼爱”,现在与曾经的学生却渐行渐远,这种情感的落差难免让老师们发出学生“不懂感恩”的嗟叹。然而,嗟叹的背后也反映出我们的教育理念、格局视野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值得深思。

一、教书育人的使命偏差让“感恩”淡化

教师的角色当然是教书育人。书中的知识体系、思维逻辑、为人处世的道理等都应该是教师教学需要关注的内容。然而,细观之,不少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与“教书育人”的使命是存在偏差的。

首先,教师的主职主业大都聚焦于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上,绩效制度下,学生成绩更是代表着教师的业绩,是教师成就与荣誉的主要来源。因此,在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驱使下,很多教师会在剥离细节、抽取主干,忽略人文、直奔结果的认知选择中达成教学内容整合,并用高强度的练习与考试来突出成绩的重要性,甚至于有些老师还会以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在自己教学工作中是否有价值的依据,这就难免会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与成长需求。在这种观念与行为主导下,师生之间关系不可避免地被异化为利用与被利用关系,至于知识之美、思维之美、人性之美则被逐渐淡化,没有美的教育,感恩难免会失真。长此以往,我们培育的将会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其次,当前很多教师的教育言行与学生家长的育人举止有诸多相似之处,那就是喜欢说教,爱好管控,难免自以为是。教师是学生的另一个父母吗?理论上不是,但是学生的观感却并非如此。“师者,父母心”,但这并不表明师者乃“校园版”父母。然而,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周遭就会发现,很多教师分不清自己与学生家长在教育孩子上的边界所在。特别是,在所谓的保姆教育、服务教育、爱的教育的理念过度泛滥与曲解下,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存在过细、过度乃至于包办的现象,总希望能全方位介入学生的学习中,总想掌握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不考虑对学生是否存在“侵权”行为,比如鼓励学生举报、收缴手机、以专注学习为名禁止学生看所谓的课外书等等。一旦学生洋溢在无所不在的“爱”的海洋里就很容易丧失了爱别人的能力,也会以为老师所做的一切均为理所当然,甚至于不领情。这种努力趋于“零距离”的爱与关心,在许多学生眼里反倒成了强制,最终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构筑起难以逾越的屏障,如此一来,学生的“感恩”就失去了支点,乃至逐渐淡化。其实,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距离感,距离让青春期的学生产生信任,教师可以是学生的人生导师而非学习、生活保姆。

二、感恩教育不应简单理解为感恩学校与老师

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被灌输感恩,有趣的是,即使到了高中,学生的感恩视野在某个方面几乎一成不变,那就是感恩老师、感恩学校,尤其是教师节已成了感恩活动最忙碌的时节,但似乎收效甚微。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学校组织学生用卡纸画画、制作手工品、写赞美诗等方式来“感恩老师”,这成了家长、孩子最头疼的事情,因为大主题背景下如何选择正确的话题往往成了难题,结果是,话题选择染上了成人色彩而不是童年的梦幻,在众多亲子作业中,这项活动最终只是一个任务而已,没有感情,也就没有了教育意义。等学生到了初高中阶段,感恩又成为班级集体活动,班主任提醒,班委行动,仪式基本雷同:给老师准备一个小小礼物,全体学生在上课前喊出“老师,您辛苦了”。当然,有的班级连这种仪式都没有,难免就被看作为“不懂事”的表现。其实,经过这么多年接力棒般的“感恩教育”,学生已经丧失了对这种感恩形式的兴趣,感恩也沦为一场表演秀,这就远离了教育的真善美,但我们的教育者还是喜欢用这种套路,以组织的名义,要求学生去“感恩”,美其名曰,教育学生懂得感恩。问题是,学生感恩什么?该对谁感恩呢?老师与学校能够成为感恩的对象吗?

从某种程度上说,感恩教育,首先应该是责任教育,以培养学生对自己、家人、社会、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己任;其次,也应该是至善教育,以培育学生善良、善意、善念、善举、善行为目标。然而,中国式的感恩其实是带有精致的利益算计,是要求回报的,若我们把学校感恩教育简单化为感恩老师、感恩学校,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想从学生身上得到回报,无论是情感回馈还是物质反馈?这里有个常识性问题需要注意:无论是在公办或者民办学校,我们的工作都已经有了物质利益回报。我们物质利益大多数来自于纳税人、来自于社会,且在精神层面,我们也获得了社会应有的尊重,因此,学生感恩对象应该是社会,报答国家、服务社会、救助贫弱才符合感恩的内涵以及教育的指向,而不能把学生视若为老师、学校的“产品”和可用资源要求学生感恩图报。因此说,与其追求感恩教育的仪式感,不如鼓励学生去参与公益活动来得有价值、有意义。

三、感恩教育应树立大格局的育人观

教师眼中的“不懂感恩”说白了就是,教师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学生应有的尊重,本质是教育中的“人”没有立起来。众所周知,教育的目的是成人成才,但很多时候,我们过于专注于成才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成人的意义性,事实上,“人”才是教育的焦点与重心。教育在关注当下的同时,也要培养未来能够“立”起来的人,意即,学生通过教育能够做到学习自主、思想自由、生活自立、经济独立,最终成为一位合格的现代公民。因此,我们的育人观也应秉持大格局、大视野、大胸怀。

第一,应认识到学生成长过程中有诸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要求教师打破管控教育思维,真正把学生看作为独立生命体而不是需要时刻教育的对象,并与学生共同成长。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成长路径,给学生成长留有一片空间,真正树立起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有树立了自身的主体地位才能拥有使命感与责任感,感恩教育才能找到支撑点。

第二,世界的丰富多样意味着学生有无限多种可能的人生,换言之,我们应尽量避免标准化、程式化、数字化“育人”方式,以及以成功、优秀、典范等字眼来品评学生的人生意义,以“有用”“无用”的标准来判断学生的人生价值。以此推之,学生“感恩”的形式应是多样的,在老师桌上放一张贺卡或一束鲜花是种感恩,毕业返校后坐在老师办公室喝喝茶回忆往昔时光是种感恩,但此外还可以有不具情感共鸣的感恩形式。譬如学生在校能遵纪守法、认真生活、努力向上,哪怕成绩不理想亦是一种感恩形式;学生离校,不管生活在哪个角落,只要不作奸犯科,不给社会“添堵”,哪怕是平庸至极,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回报,是对母校、老师教育的感恩。

第三,学校教育教学内容切勿陷入“坐井观天”困境中。首先,要改变课堂只是耕好自己一亩三分地的观念,避免过度强化教师主教学科的主宰性;其次,要打破教学仅仅聚焦于课本、作业、考试的迷思,给予学生多样化选择;再者,要越过“学校视域”,放宽学生视野,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多途径融入社会。学校立足大格局的育人视野,学生才懂得真诚感谢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并愿意去帮助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人。

因此说,感恩是善意的传达、力量的传递、信仰的传承。学校的三尺讲台可以凝聚天地万物,辨别真假美丑,借此帮助学生洞察人性、寻找坐标,进而彰显价值,回馈社会。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育人学校老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学校推介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