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批判性思维的根本在于语言批判力

2020-07-06郑文惠

师道 2020年6期
关键词:赵王感受力蔺相如

郑文惠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里六大核心素养之一的“科学精神”其中一项“批判质疑”,其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这一项列在第二项,和“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并置。“理性思维”强调实证与逻辑,“勇于探究”强调探索与尝试,而列于中间的“批判质疑”则强调反思与辩证。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刘庆昌对文件作了解读,他认为:理性思维是科学精神的基础;批判质疑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究是科学精神的保障。理性思维是基于证据与逻辑的一种思维方法,批判质疑是在理性思维指导下,进一步进行思考和研究的行为,这既是思维方式,也是行为表现,勇于探究则着重于态度和实践。可以说,三者是相互紧密关联,不可分割的。没有理性精神,批判质疑就是盲目胡来的,越勇于探究其破坏性就越大;没有批判质疑,理性精神就无法深入,难以有创新和发展,也根本谈不上勇于探究;没有勇于探究,奉前人成果为圭臬,容易落入唯经验论和权威至上主义,科学难以进步,个人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也无从谈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的培养要在阅读教学中实施。《标准》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中提出如下要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这里,“批判”被定义为阅读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除此之外,《标准》对“批判质疑”再无一词叙及,应该说,“批判质疑”作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的“科学精神”的三大关键词之一,在《标准》中并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上述具体建议之后,《标准》紧接着又添了一句:“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作为指导全国课程实施的指导性文件,这样的表述是很值得推敲的。《标准》反对的是逐字逐句的分析还是过深的分析,还是既逐字逐句又过深的分析?什么是过深分析?什么是过度发挥?以什么为标准界定过深或者过度?没有深入细致的分析如何能引发理性思辨,如何深入批判质疑?越深入不是越好吗?远离文本过度发挥为何不好?真的不好吗?是不是可以一概而论?创造性不是常常来自于天马行空吗?其实在实际的教学中,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不是分析过深或者发挥过度,而在于老师的讲授学生能否接受;也不在讲授方法是逐字逐句或者提纲挈领,而在于是否适合于教学内容,是否最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标准》编写者画蛇添足的补注恰恰暴露的是“批判质疑”精神的缺乏,是一种教学上的自我权威主义。在教学中,我们喜欢学生的发展是在预期中的,这显示了一种控制意识,真正的发展是不可控制的,是一种师生彼此开放的碰撞。齐一的、定性的东西只能是僵滞的,是流水线式的,是没有生命力的。

在《标准》中,“批判”是作为和“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并置的教学环节出现的,其目的是“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反思是否包含着对文本的批判?批判不是反思之后的结果吗?显然编写者在概念边界上是不明晰的。“批判”一词在这里又是什么意思呢?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对所认为错误的思想、言行进行批驳否定”,显然,《标准》采用的并不是这样的解释。那么,“批判”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琼·温克在《批判教育学》中说:“‘批判不仅意味着批评,批判还意味着能透过表面看到深处——思考、批评或分析。”“批评”在文本阅读中指是运用理论方法对作品进行评论、评判。按照琼·温克的观点,“批判”不仅是對文本进行评论、评判,还通过对文本的思考、评判、分析,脱离表象而获得本质。

“批判”在阅读教学中其实并不是作为一个环节出现的,它是一种思维方法,伴随着整个阅读的始终。谷振诣在《光明日报》发表过一篇文章《批判性思维与思维基本功》,文中说:“就思维过程而言,我们把思考分为两个阶段:产生想法的创造性思维和判断想法的批判性思维。”这个说法很简洁扼要,批判性思维就是作出判断,对别人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作出判断。作出判断是每个人先天拥有的能力,康德在《判断力批判》里说:“在高层认识能力的家庭内却还有一个处于知性和理性之间的中间环节。这个中间环节就是判断力。”一朵花让人愉悦或者不愉悦,这就是先天的分辨和评判的能力,花的表象直接引起了知觉,它是一种先天的能力;我们认识到花是红的,花瓣排列整齐有序,花香沁人心鼻,这是对诸表象作出逻辑的判断,康德称之为判断力的批判。判断力是先天的,每个人都可以判断,一篇文章读着舒服不舒服,一个观点让人高兴不高兴,这是很直接的,但是判断文章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观点是对还是错,就需要对文章进行批判,批判的质量高与低,则关乎批判能力的高低。语文教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其本质就是批判能力的培养。

语文批判能力表现为语言感受力和思想辨析力。读一篇文章,在语言上不一滑而过,对语言的表现力有敏锐的直觉,并能够赏析其优劣,这就是语言感受力;读一篇文章,能理解文章通过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能透过文字的表象理解到言外之意、言外之情,对文章的思想和情感能作出情感判断、价值判断,有自己独立的态度,这就是思想感受力;写一篇文章时,能用合宜的语言样式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不落俗套,情感真挚深沉,思想新颖深刻,我们可以说其语言感受力和思想感受力发展水平高。

对语言缺乏感受力,语言的批判就无从说起。安贝托·艾柯在《诠释与过度诠释》里说:“秘密的知识就是深刻的知识(因为只有藏于表面之下的东西才能永远保持其神秘性)。于是真理就被等同于未曾言说的东西或隐约其词的东西,它必须超越于文本的表面之外或深入到其表面之下才能得到理解。”艾柯从过度诠释的角度反对这种“后结构主义”式的诠释理论,他更反对德里达式的“解构主义”诠释理论,但从语言表现的角度说,写作者的思想情感却确然是要落迹于语言之中的,除此之外并无其他载体。不透过语言的表象深入到语言的内里,是无法把握作者所要言说的东西的。同时,有表现力的语言也不完全自我显露,它们总是将更丰富的信息包含在更内在的地方,因此也需要深入地去感受。写作者的所有情绪和思想都必须着落于一个个的词语,通过词语的联结形式显露出情思的脉络,没有对语言的细致而深入的感受,批判就是缘木求鱼。感受是批判的起点。

艾柯在书中还有一段话,请容我照抄全搬。

“为了能从文本中‘打捞出什么东西——也就是说,从认为意义是一种幻象转化为意识到意义是无限的——读者必须具有这种怀疑精神:文本的一字一句都隐藏着另一个秘密的意义;是词而不是句隐藏着那未曾说出的东西;读者的光荣使命在于发现,文本可以表达任何东西,但它就是不能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只要有人声称发现了文本预设的意义,我们就能肯定说,这并不是其真正的意义;真正的意义是更深一层更深一层更深一层的意义;那些为物质所束缚和奴役的生活的失败者正是那些停下来的说‘我懂了的人。”

艾柯以嘲讽取笑的语调说出这段话,其目的是反过“无限衍义”,他認为诠释有其边界。如上所述,艾柯提出他的理论有其历史背景,他借此表达对当时批评思潮的某些极端的观念怀疑与忧虑。然而,从接受性阅读的角度来说,如果要从文本中“打捞”出什么东西,必然要着眼于“一字一句”才能理解作品的预设意图;从批判性阅读的角度来说,又必须脱离作品的预设意图,而不仅止于“我懂了”,要更深入到文本之中,才能使批判思维的“弹跳”有触发之处,才能有自己的独到感受。

前一段时间重读《红楼梦》,读到第七十八回,似乎有些地方的语气、用词、徐缓、去向跟之前的文字有点不同。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说话间,贾环叔侄亦到。贾政命他们看了题目。他两个虽能诗,较腹中之虚实虽也去宝玉不远,但第一件他两个终是别路,若论举业一道,似高过宝玉,若论杂学,则远不能及;第二件他二人才思滞钝,不及宝玉空灵娟逸,每作诗亦如八股之法,未免拘板庸涩。”这“第一件”“第二件”的说法是做惯了论说文的人的用词,“若论”则是跳出事外采用一种评判的口吻来说事,曹雪芹写《红楼梦》可说无一处无一时不身在其中,怎么可能这样跳出来大加指示评论呢?再说《红楼梦》是有自传性质的一本书,贾宝玉就是曹雪芹自己的化身,在小说中,曹公一直用贬损的笔调自鞭自挞,怎么到了这里就自许杂学,又说自己“空灵娟逸”,实在是很荒谬的写法。到了八十回之后,那就更不堪了,用语粗糙,行文啰嗦,整个是通俗小说的写法,又学究气酸腐味极重,时时卖弄文采,文气常常断裂滞涩。其中偶尔也有精彩片断,像九十一回宝黛对禅,简洁生动,富于哲思,但这样的片断特立独出,生生地从上下文里跳脱出来,映得上下的文字更显粗陋。我们可以拿出来分析一下。

宝玉豁然开朗,笑道:“很是,很是。你的性灵比我竟强远了,怨不得前年我生气的时候,你和我说过几句禅语,我实对不上来,我虽丈六金身,还借你一茎所化。”黛玉乘此机会说道:“我便问你一句话,你如何回答?”宝玉盘着腿,合着手,闭着眼,嘘着嘴道:“讲来。”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宝玉道:“有如三宝。”黛玉低头不语。

但是这段文字还是不像是曹雪芹笔墨,如果说“乘此机会说道”是袭人的做法倒是可信的,以黛玉的磊落率真,何必如此打探,而后面要宝玉“不打诳语”,简直就是逼着宝玉专情于自己,又如何是黛玉能说出来的话。显然这都是续书者为了情节的发展对人物性格作了改造。文中写宝玉的动作连续就是四个并列,看曹雪芹哪里有这样的笔法,续书者着实卖弄文笔却毫不俭省,写实是写实,但落于板滞,全无美感。至于宝玉所吟的诗句,意象粗俗,竟和其灵性大相睽违。但整段话依然还是在后四十回里很出彩,“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个文化故实本身就太精彩了,化了出来就禅意无限,而中间绕口令般的追问,民间也是有很多这样的精辟妙语。所以这段话的精彩倒是典故本身的魅力了,从人物性格塑造和语言表现来说,这段文字是有很多可以推敲的。

再说说思想辨析力。读一篇文章,要对文章思想有自己的批判,依托的是对语言的分析。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思想必须借助语言才能表达,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里就说过:“不要总是以为你所说的东西是你从事实中读出来的;是你按照规则用词语把它们描摹下来的。”网上称外表良善,背后却善于心计的女人为“心机婊”,很多女生也常常用来称呼那些自己不喜欢的善于伪装的有心计的女人,孰不知“婊”这样的词语是男权社会侮辱女人的一种用词。思想批判本质上是语言批判,只有深入分析每个词语,每个句子背后的思想背景,才能揭开思想迷障,有自己的独立认识。

举个例子。《廉颇蔺相如列传》有一段很精彩的描述,赵王得和氏璧,秦王请以十五城易璧。这当然是倚恃强暴协迫赵王献璧,一个璧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国与国外交上这个脸是丢不起的,所以赵王很为难。宦官首领缪贤就推荐了自己的门客蔺相如。于是就有了赵王“面试”蔺相如这样一件事。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赵王问蔺相如要不要给秦国和氏璧,事件概括简洁,直奔主题。相如回答直截了当,因果逻辑清辑,可见对整个事件了解很清楚,对解决方案胸有成竹。赵王又问如果失璧而不得城怎么办,蔺相如则阐明给和不给和氏璧谁理曲的事实。看起来赵王好像是怕丢了璧,而蔺相如的回答则文不对题,但其实这整个外交事件只是道义和名誉之争,其关键根本就不在和氏璧。蔺相如的回答切中肯綮,完全符合赵王所想,所以赵王就问谁是可以出使的人。赵王这样的问法是很有领导艺术的,一者,也许有比蔺相如更好的人选,显然他就多了一个选择机会,再者,让蔺相如自荐无疑能增强他出使的责任感,这是很巧妙的激发下属工作积极性的方法。蔺相如的应答则谦卑而坚定,因此而得到赵王的重用。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我们能看到赵王的英明果断,也能看到蔺相如的才识过人,勇于担当,为人的冲淡坚定,处事明快简截。

语文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最终要落在语言本身,从文本出发,深入到语言中去,感受语言,分析语言所蕴含的思想,通过大量而持久的分析,学生就能逐渐培养起批判意识,就能逐渐形成判断力。有了语言判断力,语文批判性思维就能不断获得强化并得以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湖里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 李 淳

猜你喜欢

赵王感受力蔺相如
掬一捧光阴,握一份当下
负荆请罪
卷首语
赵王骨折
赵王骨折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创享空间
将相和
《将相和》缩写
负荆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