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重要节点 打造精美散文

2020-07-06陶玉鑫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散文事物想象

陶玉鑫

散文,往往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位亲友、一方荷塘、一缕月光、一片云霞、一个梦境、一堵断垣、一件故人遗物、一封远方来信等偶发的人事景物,来拨动作者心灵的琴弦,引发作者多种多样的联想   感悟,唤起作者的独特见解、深刻认识、情趣沉思,反映复杂的背景和深刻的内涵,做到“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为此,在散文创作中,除了真正做到“形散神不散”之外,还需要关注一些重要步骤、夯实几个关键环节,从而打造出高质量高品位的精美作品。

一、拥有丰富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积淀

人们常说,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因此,作者在从事散文创作前,应该具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厚重的生活阅历。

1.平心静气,博览群书,专心阅读,读中有悟。博览群书,不只是读文学类书籍,也要读一些政治、经济、哲学、史学、美学及自然科学书籍;读书越杂越好,涉猎面越广越妙。艺术是相通的,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等,从美学角度上看都是一致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因而从不同艺术形式中去学习借鉴,就能提升自我知识积累和艺术修为。通过读书,开阔思想,调整情绪,提高文学作品鉴赏力,增强艺术思维感悟力。现实中常出现这种情况,当人不经意地阅读时,忽然就会不期而遇地触发某个可写题材的苗头,并很快就有了构思。这就是借助别人的思想艺术来激发自己灵感的范例。

2.深入多彩多姿的现实生活,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让现实生活激发灵感。谁都知道,世界上可读之物不只是有字之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无字之书”、大千世界更要仔细“阅读”。社会万象,草木山川,鸟兽鱼虫,星辰日月,雷电风雨,均可用心去“读”、去感悟,用眼用心,用人生体验、生命体验、心灵感触去审视探索、领悟感应,从而获得新的发现和启示。这部“社会大書”浩瀚无边、千变万化、经久弥新,一生也很难读完读透,它比任何书都复杂深刻、生动隽永。读这部“无字之书”所获得的感悟、心得,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再按照散文要求“有序”写出这些体验心得,就是精美文章。

二、善于运用想象与联想

从事写作活动的人,一般要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写出优秀作品。想象是形象思维的重要手段。一篇优秀散文,几乎难以离开想象和联想。所谓想象,就是由眼前感知的事物表象回忆联想起有关的其他事物表象,或对已知的某些事物表象进行重组加工,并由此创造出全新事物形象来的过程。想象用得好,可以为创作增添光彩、打开思路、丰富内容、修饰语言、美化意境、寄托情思。所谓联想,是指对事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想象活动,是由一事物过渡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在联想活动中,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更容易鲜明突出,作者的思想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和深化。常有这种情况,作者的知识积累储藏越厚实,对生活的感受越敏锐,更容易触类旁通、浮想联翩、文思泉涌,特别是在散文创作中,联想有着增强作品艺术魅力的特殊功效。作者的灵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迁思妙得,源自长期积累,积累愈厚,愈发敏锐。

我们都知道,散文贵在触发。由此及彼是触发,由眼前事物发现其他感想也是触发,深厚的积累有助于触发的深化。要将“诗魂”变为诗歌、将素材变为散文,还必须发挥想象联想,将许多过去的知识储备、人生体验溶化抽象、重新组织,就需要一定的生活积累做基础,这样想象联想的翅膀才会“飞”起来。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各种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作者头脑中,就形成各种不同的联想,如由老师教学想起蜡烛燃烧、由天穹想起天外来客、由光明想起黑暗等。散文的联想,总是同认真的观察、细微的描述相结合;散文的画面,力求真实具体、含蓄隽永,使人读起时能感同身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感触生情。作者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回味余地越大,则情意就愈浓,这都离不开丰富活跃的想象联想。

三、抒发真情实感

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曾说过:“千古文章,传真不传伪。”意思是说,古今中外能够流传下来的名家名作,无一不是抒写作者切身感受的诗文,因而有人才说“为文必真”。同样是文学作品,小说大多是写别人的事,散文则必须是写作者自己的事,即使写别人也是写自己;小说往往是写身外事,散文大都是写心中事;小说靠虚构,散文须写真。小说可以编故事编人物;散文不能编,一编就有假就露馅;小说越编越典型,散文愈编愈虚假;小说可以荒唐荒诞荒谬,散文是心灵袒露必须真实真切真诚;小说靠编出的曲折故事、塑造的鲜活人物抓住读者,散文则靠真挚情感、独到体悟、艺术剪裁、精美语言打动读者。因此,有人才说散文是“真人真事真情感,写水写山写自身”。譬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写得情真辞切,哀伤不已,满篇皆血泪,哭诉而成文,千百年来的诵读都是催人泪下、真挚情深;朱自清的《背影》因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真挚朴实的父子深情,作者老爸蹒跚的背影,展现出一个父亲养育家庭的艰辛付出,引发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从这个意义上说,散文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与宣泄,是其心理和灵魂的遨游与徜徉,一篇优美散文往往渗透着充盈着作者的人生理想和社会良知。所以,笔者始终坚持认为,散文张扬个性,摒弃谎言,它不喜欢弄虚作假、胡编乱造;散文写作一定要心中有“我”、笔下写“我”、尽情抒“我”。

四、要有思想有味道有灵气

现代著名学者、作家朱自清曾说过,游记里满是梦。这就是说,游记及散文应该抒写作者的梦想,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抒情,散文都要展示作者的憧憬和梦想;散文有了梦想,就有了人的情思,有了人的独到发现和见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从而也才会拥有吸引力和可读性。如朱自清和俞平伯都游秦淮河,所见所闻相同,但各自的梦不同,写出的同题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也就不同。朱自清写道:“这实在是因为我们的心枯涩久了,变为脆弱;故偶然润泽一下,便疯狂似的,不能自主了。”俞平伯则写道:“其实同被因袭的癣趣所沉浸。”

既然散文靠真情打动读者,就要有滋有味,也就是读后有余味。生活本身是各种滋味掺和着的,散文就是让人品出人生百味。读名家散文很容易品出不同味道,如刘白羽散文以文字的热烈掩蔽内容的空泛,魏巍散文主题显得过于单调而不多样,老舍散文所寄寓表达的感情不仅健康强烈,且真挚自然,绝无任何矫揉造作,拥有很强感染力。又如写游记,最忌讳的是有见必录,成为“导游员”;作家去游山玩水,不只是人游身游,更要心游神游,心神与山水的性灵相交相谐,从中体悟领会;写山写水,其实是写自己,山水中有“我”,山水才活;倘若硬写山是怎样,水又如何,那山水就是死相了。

五、要严格选择材料

散文选材的原则是:以“我”(即作者)为圆心,以“我”的感受体验为半径画圆,涵盖相交这个“圆”内的社会生活、客观事物,无论巨细轻重大小,只要能被“我”认知、经“我”思考、引“我”动情的,都在可选之列。

1.选择事物细微之处寄真情。散文主要是为了抒发作者情怀的,特别是抒情散文,更是以情为主、情景兼备、寄情于物,这样在选材上就要尽可能选用最能表现寄托情思的事物细微之处,如冰心的《小桔灯》、刘白羽的《长江三日》、巴金的《小狗包弟》等,就是精選作者生活中最能打动人心的“凡人小事”“细枝末节”来进行刻画叙写、抒情议论的,最终达到扣人心弦、久久弥香的艺术效果。当然,选取寄托作者情丝的细微之处,不只是方法技巧问题,还必须是生活体验问题。要想使自己选择的小事能打动人,就必须先打动自己;只有真正理解生活,对生活事件充满情感,才可能写出优秀精美散文,收到自然、真实、动人的效果。

2.选择风俗事象透视人文心态。这种选材多适用于叙写景物、地貌整体特征以及文化内涵的散文,一般要求给读者以事物的整体过程感和事物的特色情态氛围等特征。通过对事物属性的描写,来展示别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风俗事象,如老舍的《济南的秋天》、贾平凹的《秦腔》、汪曾祺的《胡同文化》等。

3.童年忆旧话亲情。不少作者写回忆童年、怀念故人的散文,目的不在于怀旧,而在于抒情,尤其是抒发今昔对比产生的现实感受,是直面人生的一种手段,如臧克家《老哥哥》,笔者创作的曾发表在《六枝报》2018年9月22日第四版上的《父亲看病》等,都是这类文章。

六、遣词造句要鲜明生动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题材再好,构思再巧,如果语言功夫不行就会失败。散文的感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赖语言的优美;散文对语言美的追求最为重要。缺乏优美语言的散文,纵然构思意境再好也不会感人。

我国现代作家、散文家碧野曾指出:“正因为散文是美的,所以用辞用句苦心推敲,做到句句优美,字字精练。”字立纸上,就使语言具有张力表现力,鲜明准确生动;一句当中,有一个字用得准确新鲜,可使整句生辉、全篇增色。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第二段的“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句中的“窈”字,用得最巧妙最生动最传神,写出了山洞的幽深恐怖,是其他字词不能替代的;又如方纪的《挥手之间》,文字朴素无华却打动人心,令人百读不厌,其中那段“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但是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起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举起来,举起来;等到举过了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止在空中,一动不动了”。主席那缓慢而有力的一“挥”,好似一个塑像,永远定格在人民心中。因此,完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语言功力是需要一生去磨炼的。

总而言之,正如著名诗人、作家于坚所言:“散文是最基础的写作,也是最开放,最具有创造空间的写作。散文没有边界,怎么写都行……散文不是什么轻骑兵,而是一种高难度的写作……”散文写作的确是易写难工。因此,我们只有孜孜不倦、摸索探讨、积累经验、立足现实、关注现实、拥抱生活、笔耕不辍,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散文沃野的“精耕细作”,才能写出具有独特生命力和审美情趣的优秀篇章。

[作者通联:贵州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散文事物想象
快乐的想象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一生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单独中的洞见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