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初始箱庭作品特征研究

2020-07-04李佳余明明张日昇

李佳 余明明 张日昇

[摘 要] 目的:探索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初始箱庭存在的共同特征,为自闭症儿童早期诊断评估提供适合儿童特点的非医学参考。方法: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对两组被试初始箱庭作品进行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15人,通过从游戏的时间、选择的玩具数量和类型、沙的使用情况、主动沟通行为及箱庭主题等维度分析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初始箱庭的共同特征。结果:(1)初始箱庭制作时长与正常儿童无显著差异。(2)箱庭游戏过程中玩具的使用数量仅为正常儿童的21.68%,选择的生命意义玩具的平均数量为正常儿童的7.24%;(3)喜欢反复玩沙且偶有吃沙行为;(4)实验组儿童箱庭游戏中沟通行为主要表现在非言语沟通和主动言语沟通,缺少被动言语沟通和被动视线行为;(5)实验组儿童的箱庭作品没有主题的比例高达73.3%;结论: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初始箱庭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他们对游戏感兴趣,在游戏中情绪稳定、有较好的专注力、有一定语言能力但缺少主动沟通语言等心理行为特点,为进一步心理治疗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和线索。

[关键词] 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初始箱庭;作品特征

[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志码]A

一、引言

自闭症(autistic)又称孤独症,是一组有神经基础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其基本特征为社交沟通及社会互动上的困难和固定的兴趣及重复的行为。[1]60自闭症儿童按照其功能和智商水平可分为高功能自闭症和低功能自闭症,智商(以韦氏智力测验为准)高于75分的自闭症儿童称为高功能自闭症[1]63。

自闭症早期发现困难,诊断、干预方法不定等特点使其成为全球心理、教育及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自闭症儿童康复和接受教育的关键和前提。

箱庭疗法又叫沙盘游戏疗法,是在治疗者的陪伴下,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心理疗法。[2]2箱庭游戏中,来访者充分展现自己的内在世界,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自身心灵的知性理解和情感关怀,使来访者的无意识整合到意识中,即“无意识意识化”,这是一种高度形象生动,超越言语、文化障碍的游戏疗法,特别适合于沟通障碍或言语困难的儿童。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的选择

从湖南长沙地区两家自闭症机构选取3~9岁的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到访儿童共20名,筛查除去3名低功能自闭症儿童与2名发育迟缓儿童,选出共15名儿童(其中男孩14名,女孩1名),接近高功能自闭症男女比例14∶1;相应匹配地从某公立幼儿园选取普通儿童15名(其中男孩14名,女孩1名)参照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年龄和性别的分布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性别、年级和生理年龄上的匹配[3]933。

(二)箱庭室的基本配置

箱庭治疗室的主要配置包括沙箱、沙、玩具、录像设备、拍照设备、记录表。沙箱:2 个, 规格为 57×72×7(cm内尺寸)。箱子内壁涂成蓝色,内装半箱净沙。玩具模型:共有人物、动物、植物、建筑物、家具与生活用品、交通运输工具、食品与果实、石头贝壳等类别玩具若干。 数码相机:对来访者的箱庭作品拍照。 箱庭疗法记录表:记录箱庭作品特征(作品主题、玩具使用、空间配置、自我像、沙的使用)及箱庭过程(与治疗者的互动、制作过程)。[4]554

(三)研究程序

邀请实验组、对照组所有被试进行初始箱庭体验1次,采用二对一的个体箱庭游戏形式[4]554,一人负责陪伴一人负责拍摄,每次时间为50分钟。在开始箱庭游戏前让家长阅读并填写《知情同意书》、《未成年人信息登记表》,自闭症家长出具儿童的医院诊断结果证明和智力测验结果证明。

(四)研究者与督导

研究者为国内某重點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临床与咨询方向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受过连续与系统的临床心理咨询与干预培训,拥有8年的箱庭疗法与儿童研究的临床经验,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初始箱庭制作过程中,研究者接受研究箱庭疗法的教授全程督导。

(五)制作过程的记录

记录分两部分,一部分制作过程的记录,是由治疗者通过“儿童箱庭制作过程记录表”做出文字记录及在取得来访者陪同人员的同意后进行的视频拍摄;另一部分是作品完成后的记录,主要是给作品的照片及与儿童就作品进行的对话。

(六)制作箱庭作品过程的编码分析

本研究的中对于行为的分析以每10秒为一个时间单位。当研究对象在实验中有特定行为的任何一类行为发生时,则记1次。比如说在10秒内同时有两个行为发生,则各记入0.5次。收集方式分为两种:一是人工观察统计;二是通过行为分析软件对视频资料进行分析。本研究收集了50GB的数据,其中包括 时长634分钟的视频和30张照片。

(七)作品分析维度

1.玩具种类

玩具分为9大类:动物、植物、人物、交通、家具、自然物体、生活、建筑、军用。根据完成作品统计每个类型出现的频率。

2.沙的使用

沙的使用分为五种情况:(1)不使用沙子:只在沙子上摆放玩具;(2)稍微动沙,用手在沙上画或按手印 ;(3)故意抛洒沙子;(4)反复装沙:用容器盛装沙子;(5)吃沙舔沙;(6)用沙塑造:堆砌沙子或用沙埋玩具。

3.沟通行为

主要聚焦于研究对象和箱庭治疗师之间的互动,其中根据被试的主动程度分为主动沟通行为和被动沟通行为。主动沟通行为包括“主动视线行为”“主动言语沟通”以及“非言语沟通行为”。被动沟通行为包括“被动视线行为”“被动言语沟通”,指在面对箱庭治疗师的提问或呼喊时,研究对象做出的回应。

4.箱庭作品主题

作品主题分为五个维度:(1)无明确主题;(2)生活场景;(3)动物世界;(4)斗争场景;(5)其他。

三、结果

(一)制作时间

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初始箱庭制作的平均时长均为43分钟左右。其中最长耗时为66分钟,最短耗时为23分钟。大部分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制作耗时在50~60分钟。制作时长与咨询师规定时间50分钟左右相符合。接近对照组正常儿童制作时常46分钟的制作时长。见表2。

(二)作品的基本构成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玩具的选择上,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和正常儿童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选择玩具的数量和类型上,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对于玩具的选择量明显远远低于正常儿童,他们较少选择人物、动物以及植物类具有生命意义的玩具,更多的是使用交通工具、建筑、家具这类少选择有生命意义的玩具。

(三)沙的使用

从表4 中我们可以看出除去未触摸沙子的儿童,其余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大部分都会有意的抛洒沙子、反复向容器中装沙子的行为,一部分自闭症儿童有用嘴吃沙嚼沙行为,和普通儿童对照组相比几乎没有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会选择去用沙子来塑造自己的箱庭作品。我们发现当自闭症儿童在沙箱里故意抛沙、撒沙这种行为时,他们的情绪是欢快且面带笑容的,但相比于正常儿童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箱庭制作过程中有更多的动沙行为,却没有创造性地用沙雕塑的过程。

(四)制作过程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沟通行为

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主动视线行为、被动视线行为及被动言语沟通上差异较小。而在主动地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表明只有少量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会选择与咨询师和陪伴者进行主动言语沟通,更多的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会有一定的自言自语,在咨询师发起的沟通中,会有部分被动言语沟通,在游戏过程中如遇到要喝水、上洗手间等生理需求时会有主动言语表达,但缺少指向性,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个人表达需求,这表现出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存在社会交往障碍以及语言障碍。

得注意的是有2个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表现出对文字的特殊爱好,进来箱庭室开始要老师的记录纸写字,看到什么玩具写什么字,字形基本正确,但写字做成中动作比较僵化,笔顺比较刻板,同时伴有自言自语的行为。有3个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对数字非常敏感,能够记住所有的门牌号码;有6个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能在游戏结束时在老师的提示下将玩具放回玩具架。某种程度上自闭症儿童在箱庭作品中的主动语言与非主动语言的多少也可作为功能划分,能发出的主动语言越多,其功能程度就越高。

(五)箱庭主题

从表6中看出,73.3%的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初始箱庭并不具备一个明确的主题,仅少数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箱庭作品拥有主题,并且在所有的初始箱庭中没有出现战争题材的作品。主题的不明确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制作结束之后,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不愿意与咨询师进行沟通,不愿主动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能给作品取名的4名自闭症儿童有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听懂并回应咨询师的简单提问。

四、讨论

(一)从游戏时间看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游戏兴趣与普通儿童无显著差异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自发自主的愉悦的活动,箱庭疗法正是这样一种符合儿童天性的游戏。在所有的正常儿童和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初始箱庭游戏中,孩子们几乎不用陪伴者的刻意引导,就能自主地进行游戏,并且能比较快地全身心投入,这说明高功能自闭症儿童拥有和普通儿童一样地成长需求——游戏。从整个游戏持续的时间长短看,虽然游戏过程中会有短时的中断或离开游戏室,但总体来说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儿童没有差异,游戏时长都接近游戏设置的50分钟,这意味着,为自闭症儿童创设轻松自主的游戏氛围及自由而受保护的空间有利于其投入游戏情境,有利于其专注力地培养,如果长期有规律地利用箱庭游戏进行干预是可行且顺应儿童身心发展需求的。

(二)从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箱庭作品中的玩具读其兴趣与刻板行為

箱庭游戏中,玩具模型是对世界的表征,是来访者表述自身想法的一种途径,每一个被使用过的玩具都有其特定意义。来访者玩具的态度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对自身世界对应事物的态度。而在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初始箱庭与低功能自闭症儿童有所不同,一般在玩沙后会对玩具有一定的兴趣,而不是完全的将沙箱填满,会选择一定的带有生命特征的玩具,但不管是人物、动物还是植物他们都极少选择。在初始箱庭中多半缺乏代表自己的“自我像”,总体来讲还是缺乏生命力,并且对于某些玩具具有异常的兴趣,会大量重复摆放同一类型玩具,这点也和现实生活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相一致。这可能与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社交障碍存在联系,现实生活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较少主动与周边的人或事物进行交流,

他们不像低功能自闭症幼儿那样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无人世界,他们渴望与他人交往,在游戏中会呈现出人物或动物或卡通人物,但往往缺少与其互动的游戏过程和游戏语言,无法将箱庭作品中的人物或动物进行命名、想象或与使其成为有意义的游戏,这也与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内部言语发展受限有关,从而在游戏中表现出的依然是平时生活中语言的再现和简单的迁移。

(三)从动沙过程看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自然融入游戏环境

沙介于液体与固体之间,是一种与大地链接的具有流动性与可塑性的材料,是箱庭必不可少的媒介。沙在某种程度上对来访者起到了一个内在释放和保护的作用,儿童在一个自由而受保护的空间尽情地操作沙子对儿童身心能量的调节作用几乎是无法替代的。外围的限定与内在的释放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心理治疗起到了调和维护和促进的作用。动沙是许多孩子和成人都喜欢的活动,同样也是一种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可以给来访者带来一种回归童年的感觉可以帮助来访者去舒缓心情,并且和咨询师进行沟通[5]11。在研究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基本上都存在动沙行为,他们在箱庭制作过程中,有着大量的动沙的举动,如喜欢将手或身体埋进沙子之中,重复出现故意抛洒沙子或扬出沙子、反复装沙等行为,这类反复动沙行为表现出了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

在箱庭游戏的观察中我们還发现,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箱庭游戏中会表现出微笑,开心的表情和动作,除极个别儿童外,多数儿童在治疗过程中都有把自己的手、脚或身体埋在沙子中的行为,体验被沙包裹的感觉。对于常会拒绝别人拥抱的高功能自闭症儿童来说,他们仿佛觉得沙子更有安全感,从被沙子包裹的感觉中,他们可以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是被保护的,是放松的,是舒服的,从他们脸上满足而愉悦的微笑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制作初始箱庭的他们通过沙与玩具的媒介自然而然地融入陌生环境,从而缓解他们的紧张感,这对于活在自己世界中的自闭症儿童来说无疑是打开与接触另一个世界的有效途径。见图1。

(四)从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箱庭游戏中的沟通看其人际交往的愿望与困难

高功能自闭症儿童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能准确说出一类玩具的名称,如:“这是光头强”“这是车”“这是爱心桃”等。有的孩子并准确无误的复述出来如“公鸡、货车、飞机、地球仪”,能自言自语从1数到10。有的孩子能用英文自言自语:“NO I can work” “NO I can job” “stop”,在动沙时说出“let us go”等;有的孩子会在拿玩具的时候看老师是否允许等。总的来说他们有一定的主动视线沟通和主动语言沟通,都能表现出对单个玩具的认知,并能用语言进行简单的描述,能听懂并回应老师或家长的语言,箱庭游戏过程中出现自言自语的现象,有少量的主动非语言沟通。

从研究结果来看,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箱庭游戏中均有主动视线行为、主动语言沟通、被动视线、被动沟通行为,且在游戏中主动沟通行为优于被动沟通行为。这与人们对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的印象有出入,可能与他们初次箱庭游戏有关,他们发起的主动沟通行为主要表现在生理需求和取玩具的需求上,由于信任关系还未完全建立,故对咨询师发起的沟通行为的回应还有一定困难。某种程度上自闭症儿童在箱庭作品中的主动语言与非主动语言的多少也可作为功能划分,能发出的主动语言越多,其功能程度就越高。

五、总结

与对照组相比,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初始箱庭上存在以下几点特征:(1)初始箱庭平均制作时长与正常儿童无显著差异,都达到43分钟,但个体游戏时间的标准差相比正常儿童要大。(2)箱庭游戏过程中玩具的使用数量仅为正常儿童的21.68%在玩具种类上很少使用具有生命意义的玩具,在箱庭游戏中选择的生命意义玩具的平均数量仅为正常儿童的7.24%;(3)相对于普通儿童更喜欢反复玩沙且偶有吃沙行为; (4)实验组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与对照组儿童在主动沟通行为上有显著差异;(5)实验组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箱庭作品无主题的比例达93.33%。

六、结论

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初始箱庭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他们对自发游戏的兴趣,他们在箱庭游戏中情绪稳定、有和正常儿童相当的专注力水平;他们有一定语言能力,能主动说话表达与游戏相关的语言,但以自言自语为主,缺少主动与玩具的对话或与咨询师交流;他们在游戏中会动沙但不会利用沙来造型雕塑,会选取感兴趣的玩具,但这些玩具以无生命特征为主,只会使用少量有生命特征的玩具;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初始箱庭中的表现可以帮助家长、教师、心理咨询师为其进行临床心理发展评估做参考,可以为进一步心理治疗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和线索。

[参考文献]

[1]陈顺森,白学军,张日昇.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症状、诊断与干预[J].心理科学进展,2011(1):60-72.

[2]张日昇.箱庭疗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张雯,张日昇,王文姬.ADHD倾向小学生的箱庭作品特征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6):992-996+911.

[4]张雯,张日昇,姜智玲.强迫症状大学生的箱庭作品特征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4):553-557.

[5]陈顺森.箱庭疗法治疗自闭症的原理和操作[J].中国特殊教育,2010(3):42-47.

[6]陈志玮,陈叶.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初始沙盘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7(3):533-535.

[7]杨鹃,张蕊.国内自闭症儿童沟通行为的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6(3):187-189.

[8]蒋小丽,陈顺森.箱庭游戏: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认知特点的象征性表达[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119-125.

[9]郭文斌,周念丽,方俊明,刘一.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社会认知事件图式特征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2(9):23-28.

[10]李红玉.沙盘疗法用于自闭症儿童的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2):91.

[11]周楠,方晓义.自闭症儿童非言语错误信念任务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11(3):714-722.

[12]张日昇,寇延.儿童箱庭作品的基础研究[J].心理科学,2007(3):661-665.

[13]周念丽,方俊明.运用游戏观察评量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探索研究[J].心理科学,2010(1):55-59.

[14]陈伟伟.自闭症儿童的非言语沟通能力缺陷[J].中国特殊教育,2007(11):55-59.

[15]周念丽,杨治良.自闭症幼儿自主性共同注意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5(5):1063-1067.

[16]周念丽,方俊明.自闭症幼儿的情感认知特点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3(3):407-410.

[17]周念丽.自闭症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回溯与探索[J].中国特殊教育,2002(1):62-66.

[18]周念丽,方俊明.运用沙箱游戏区分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功能的可行性探索[J].心理科学,2012(6):1507-1512.

[19]张日昇.箱庭疗法的心理临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0]林彩云,陈顺森,叶桂青.融合团体箱庭在儿童自闭症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27-129.

[21]崔建华,叶雪婷.箱庭疗法对自闭症儿童临床干预实验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25-127.

[责任编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