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之力

2020-07-04张静

瞭望东方周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复产京津冀协同

张静

2月13日,在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工人在生产光电倍增管

4月18日,京津冀市民期待已久的“健康宝”互认得以实现。

同时,北京取消区级及以下设置的复工复产审核要求,取消人员密集企业员工到岗率50%上限,并要求商务楼宇不再对入驻单位提重复性防疫要求。京津冀都市圈复工复产最后一个“堵点”就此打通。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着力构建布局合理、梯次发展的产业链条,突如其来的疫情,是对都市圈产业链协同能力的一次大考。

“三地第一时间建立了疫情联防联控联动工作机制,在人员流动引导、交通通道防疫、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加强协同联动。”北京市发改委协同综合处处长周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据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艳林介绍,截至5月10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规上工地已全面复工,商务楼宇复工率达到99.5%,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规上超市、规上餐饮复工率分别为99.5%、79%。

协同抗疫、协同复工复产,2020年正值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六周年,疫情的考验推动北京加速疏解非首都功能和深化京津冀协同一体化发展,“协同”成为京津冀都市圈抗风险的“硬核力量”。

产业链上共生

5月的京唐铁路第五标段潮白新河大桥工地一片忙碌,工人们正在进行铁路胶拼连续梁施工作业。作为“轨道上的京津冀”骨干项目,京唐铁路、京滨铁路属于最早复工的工程之一。

2月中旬,项目部提交复工申请,第三天就拿到批复本。随后,天津市宝坻区交通局副局长王学组织工作人员一一梳理900多名工人籍贯分布,并以“点对点”包车分批次接回所有工人。

京滨、京唐铁路是京津间第三条高铁通道,2022年建成通车后,北京直达天津滨海新区只需57分钟,而宝坻区到北京只需18分钟。

3月21日,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重点项目全线复工。京雄高速、京德高速、津石高速等多个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项目加速推进。

过去的几个月里,京津冀都市圈建立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细化实施区域产业链配套企业和重点项目复工复产、健全交界地区疫情联防联控联动等10项具体制度,密集出台“疫情防控+推动复工+支持措施+精准服务”的17项政策文件。

2月6日,北京奔驰致信天津市政府,恳请天津武清区政府给予向北京奔驰供应零部件的19家企业复工复产。

“为推动北京奔驰等在津配套企业复工复产,天津成立专班与企业保持24小时沟通。”天津市京津冀协同办常务副主任孙虎军表示,天津协调梳理三地需要互相支持的事项清单38项,推动北京奔驰在津39家一级供应商全部实现复工。

天津协调梳理三地需要互相支持的事项清单38项,推动北京奔驰在津39家一级供应商全部实现复工。

“自2月22日复工至今,我们已向北汽福田发走880套制动盘,刚又接了3000只制动鼓订单。”河北振东制动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尹爱军日前透露,公司以对接北汽福田等大企业为牵引,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已基本打通,生产恢复正常。

汽车产业链条长、关联企业多,一家企业断供,几十甚至上百家企业受影响。大企业跑起来,配套企业才能跟着动起来。北汽福田、北京现代等重点企业率先复工,带动了河北省33家配套企业复工复产。

近6年来,河北沧州积极承接北京外迁汽车项目,带动一批世界知名汽车配套企业落户。2019年,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检测中心签约沧州,汽车新技术研究中心和司法科技鉴定中心、智能网联汽车試验中心等也在当地落户。

疫情并未中断北京产业转移项目的正常运转。

廊坊固安工业园区管委会针对园区企业承接北京产业转移项目的情况,成立了14个工作组下沉到企业,对企业进行定点帮扶,解决工人返岗难、产品产量降低等问题,实现了园区205家企业全部复工复产。

恢复经济活力

4月9日,北京环球度假区项目园区大门口,工作人员为入场工人检测体温,核实身份信息。园区内,工人正紧张有序地施工。

为保证2021年春季开园,2月9日复工的北京环球度假区成为北京最早一批实现全面复工的重点工程之一。

“现在园区现场施工人员总数已超过2.4万人。”北京国际度假区有限公司政府事务副总裁许利平介绍,为确保安全,工地严格实行进场人员公安联网筛查、工人最小化单元管理、进门检查消毒等措施。

作为北京市重点建设项目,北京环球度假区项目所需进口的设备物资总额约6.12亿美元。为保障项目有序复工,北京海关成立专门工作组,为建设方提供政策支持;同时建立关企联络机制,指派专人与建设方“点对点”沟通。

冬奥延庆赛区、首钢滑雪大跳台、地铁房山线北延项目、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2月15日,北京市43家市管企业集团总部全面复工。

3月5日,北京市发布《关于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从“食住用行”四方面为企业提供复工服务保障。

4月30日,为更好地适应常态化防控要求,北京对复工复产防控策略进行了优化调整,促复产达产提速扩面。

据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素芳介绍,近期,北京在着力解决企业最关心的成本和资金压力等问题。比如,北京市国资委发布了《减免中小微企业3月和4月房租的实施细则》,在减免工作程序、转租行为的规定等11个方面进行了明确;北京市人社局制定了以训稳岗补贴和临时性岗位补贴政策实施细则,预计将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合计约40亿元补贴。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车宁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次疫情对高新科技产業以及以金融业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的影响相对较小,北京等都市圈核心城市在这些产业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不会受到太多影响。

5月5日,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刘梅英在北京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上表示,北京消费逐渐回升,重点检测的百家企业实现销售额39.6亿元,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94.1%。

加速协同

4月27日,“创新中国行——京津冀百家企业云上交流会”由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示范基地发起,来自京津冀三地的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科技服务、科技金融等领域百位企业家进行了连线交流。

4月底,天津滨海新区公布,2020年一季度共465家北京企业落户滨海新区,总投资额达628亿元。而根据滨海新区的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滨海新区承接了来自北京的重点项目468个。这意味着,2020年仅一季度吸引京企数量就接近2019年一年。

车宁分析,在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在制造业方面占据优势的天津也不忘布局“新基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4月11日,天津市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开展“云签约”,签署《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能源革命先锋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明确推进“新基建”建设,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也是河北产业升级的巨大推动力。

3月23日,在位于唐山的津冀(芦台·汉沽)协同发展示范区的伦登风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137套救护车负压系统风机顺利交付。

为满足防疫风机生产需要,2月初,津冀(芦台·汉沽)协同发展示范区落实唐山“惠企政策20条”,从北京引进工信部重点防控物资企业——北京核信锐视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两家公司联合研发了9种应用于疫情防控的应急设备。

作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津冀(芦台·汉沽)协同发展示范区已吸引许多京津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企业落地。

在全国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 北三县迎来一大波政策利好。

4月27日,唐山(京津冀)高端制造产业e家项目的施工现场,200多名人员及工程车辆正在进行基础施工。京唐城际铁路开通后,这里去往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仅需29分钟。

作为京唐智慧港重要项目之一,唐山(京津冀)高端制造产业e家项目完工后将成为精密仪器制造、5G设备及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地,重点承接北京高端制造产业转移和成果转化项目。

河北固安县大长高速东湾出口,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一期项目正在火热复工复产。作为承接京津现代服务业的标志性工程之一,项目完工后将集智慧商贸、5G智能物流、时尚文旅度假、全球跨境电商、高端科技社区五大功能于一体,成为以世界标准建设,充满活力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

北三县迎来新机遇

疫情防控初期,最早实现往返北京无障碍的是北三县。

2月初,为实现北京市与河北省三河市、大厂、香河县(简称“北三县”)紧密对接,三地发布通告,对往返北京和北三县的人员,严格落实“一信一卡一证”制度(单位开具证明信、个人填报体温日常监测卡、居住小区开具出入证),推动复工复产。

在全国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北三县迎来一大波政策利好。

3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按照规划,本区域一共2164平方公里,将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统领,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规划提出,充分发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通州区与北三县高质量发展,实现功能分工协同、交通互联互通、生态共建共管、设施共建共享、安全联防联控,探索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的协同机制,成为京津冀交界地区协同发展的典范。

北三县与通州区的协同发展,进入加速期。

4月9日,天津市金融局下沉干部(右)在市内一家商场了解中小微企业复工情况,并送去防疫物资(刘惟真/摄)

4月3日,记者在三河市西部的通燕高速燕郊西出口改造工程项目现场看到,多台大型挖掘机正在有序作业。

据三河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马霄汉介绍,燕郊西出口位于三河市西部102国道与通燕高速相接处,是进京的重要交通要道。工程建成后,将形成立体式交通网络,超宽的车道分流将大大缓解进出京的拥堵问题。

与通州区的互联互通是推进北三县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一直以来,在产业发展方面,北三县给外界的印象是低端无序。产业动力不足,区域发展陷入依靠地产-地产限购-疲软发展的恶性循环中。近年来随着北京加速疏解非首都功能,作为环京产业转移的‘第一梯队,北三县加速和北京的产业联动,取得积极成效。” 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陈雪琴向《瞭望东方周刊》分析。

近年来北京资本向北三县溢出的速度加快。北三县吸收的外部企业投资中,90%以上来源于北京市相关区县。“逐渐苏醒”的北三县,如何以新的身份加入京津冀产业格局?

据陈雪琴分析,工业总产值占北三县比重35%以上的三河市,主导产业包括食品、金属制品、包装印刷等都市工业,以及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和配套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香河则以家具、机器人产业为抓手;制造业相对弱势的大厂,以功能服务产业为主。

“在区域发展规划事项赋权北京城市副中心后,加快推进产业政策协同机制、项目统筹机制、利益共享机制的实施和落地,熨平与北京之间的产业衔接坡度,逐步让‘咫尺天涯的北三县‘天堑变通途。” 陈雪琴说,“北三县能否将‘势能转化为‘动能,顺利融入北京都市圈,产业是核心,也是底气。加速与北京的产业协同共振,重塑区域发展格局,加快从‘睡城向‘产城的转身,才能真正迎来发展的蜕变。”

猜你喜欢

复产京津冀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复工
西藏,复工复产正当时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政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