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2020-07-04刘智涛唐龙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长效机制校企合作

刘智涛 唐龙

【摘要】职业教育的设置目标主要是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职业人才,因此,其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就业导向,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与职业水平、能胜任专业岗位的学生,这也对新时期的校企合作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本文立足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视角,探寻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有效构建。

【关键词】校企合作  创新人才  长效机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金(SJGY20180005),大庆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金(JY1712),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23503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3-0017-01

十九大工作报告指出, 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基于当前社会人才供需矛盾所提出的指向性论断,而这一供需矛盾集中表现为,企业需要能适应岗位要求的专业人才,而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这一需求,直接导致了就业紧张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受阻。可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模式已经刻不容缓。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标是培养能适应社会就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中,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从而为后续的深入合作提供清晰的引导。高职院校要瞄准市场需求,提高所设专业的对口性,认识到社会对于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即能满足生产需要、提供专业化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人才需求要求高职学生既要拥有专业性的理论基础,又能掌握强大的实践应用能力,并能以良好的状态融入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去。

2.以就业为立足点,深化教学课程改革

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理念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构建“项目引导、学做合一、全方位融合”的教学模式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知识内容的输出者,课堂形式往往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为主,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对接企业的实际需求,如果过于强调高深理论的讲解,虽然可以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但是会使得学生存在学习困难,出现抵触心理,从而影响其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专业教师必须做好对行业情况的收集和调查,总结出当前行业需求的人才类型特征,从而转变课程教学模式,坚持一切以学生的良好就业为本,将有利于胜任未来工作岗位的教学内容添加进来。在课堂中,教师应当把握学生的实际状态,合理分配教学内容,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交叉,从而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尽快适应“职业人”的角色,努力成长为适应企业需要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应用型人才。

3.完善人才培养保障措施

(1)构建校企合作的互助平台

在国家政策逐渐成熟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同企业在充分了解国家政策、发挥政策红利的同时,也应当重视自身合作互助平台的构建,为校企合作的有效展开提供强大支撑。双方应当指派专业人员负责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发与研究,并对后续工作提供路线指导。如果缺乏一个强大的平台支撑,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最终会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校企双方要将互助平台纳入校企合作的制度体系中,将其作为开展深度合作的中心机构,在明确双方职责权利的背景下,通过互助平台加强双向沟通、实现信息的通畅交流,并对校企合作的实践开展及时监督,确保其始终处于正确的轨道内。

(2)组织人员保障

优质的人员保障可以为校企合作提供导向性的作用,校企双方应当紧密围绕合作目标,强化组织人员保障体系建设。一方面,校企双方应当指派专人或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就校企合作的日常事务实现共同管理,要保障配备充足的人员,将校企合作的目标贯彻招生、教学、实训及学生管理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双方应当加强人员流动学习,从而提高双方负责人员的人才培养水平。

(3)规范制度运行机制

无论对于企业还是高职院校来说,校企合作都是一件“大事”,这一合作过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且变动因素较多,因此如果缺乏完善的规范化制度运行机制,会使得校企合作呈现出随意性、混乱性的特点,直接导致课程改革难以落实、学生管理缺位、课外活动得不到有效指导等消极问题。因此,在校企合作之初,高职院校同企业双方就要基于互惠互利、彼此信任的原則,构建出规范化的制度运行机制,涵盖双方合作管理制度、学生实践管理制度、课程考核制度、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制度等,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补充完善。这一运行机制的建立可以为学生行为提供引导,同时有效维护校企双方的基本利益,使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得到长效的支持。

结束语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视角,探寻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长效机制,有利于拉近高职院校同对口企业的距离,形成强大的协调合力。同时,这一模式的深入发展,可以缓解就业人才的供需矛盾,使得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高职院校应当结合本院校的专业特点,积极同企业建立长期合作联系,发挥好校企合作的影响力,推动新时期校企合作新局面的有效创设。

参考文献:

[1]区海广.校企合作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思考[J]. 科技风,2019(15):40.

[2]彭琰.校企合作下高职双师型队伍建设路径[J].智库时代,2019(24):97-98.

作者简介:

刘智涛,大庆油田技术培训中心,牡丹江师范学院物理系,讲师,正科级。

唐龙(1983.5-),男,汉族,黑龙江大庆人,(大庆师范学院/黑龙江省油田应用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工学博士,讲师,从事石油化工催化技术、工业催化、环境催化材料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长效机制校企合作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