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出血患者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2020-07-04甘艳

医药前沿 2020年9期
关键词:预见性脑出血评分

甘艳

(攀钢职工总医院神经外科 四川 攀枝花 617023)

脑出血是一种常发于中老年群体的急性脑血管病变,其发生率、致残率、致死率均很高[1]。脑出血患者病情进展快,且并发症发生率高,但若能及时采取对应的预防措施,将有较大概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质量[2]。为进一步提高脑出血患者预后质量,本文对预见性护理进行重点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6 年1 月—2019 年1 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 例,按照“单双数掷骰子”的方法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5 例,女性15 例;年龄48 ~78(63.1±5.8)岁;发病至送院时间0.5 ~35(2.4±0.6)h;脑出血部位:丘脑:脑叶:壳核=14:6:20。观察组男性24 例,女性16 例;年龄47 ~80(63.9±5.9)岁;发病至送院时间0.5~34(2.3±0.8)h;脑出血部位:丘脑:脑叶:壳核=16:5:19。组间资料对比,P>0.05。准入标准:①所选患者均经临床MRI、脑部CT 检查确诊;②所选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剔除标准:①患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②治疗依从性不高的患者。

1.2 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口头健康宣教、用药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环境护理等内容。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具体方法:(1)组建预见性护理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与2 名责任护士,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小组成员每月接受一次规范的护理培训。小组依据患者具备病情制定出合理规范的预见性护理计划,并在实际护理工作中随时加以调整。

(2)心理护理:脑出血由于发病突然,且病情较为危急,患者及其家属往往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不利于其临床治疗。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疾病发生的具体原因及对应的治疗措施,并多讲解成功案例,以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自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3)并发症护理

①预防压疮及尿道感染:合理评估压疮风险,并每日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及叩背,必要时通过水凝胶活性敷料垫帮助受力部位减压;每日消毒尿道口,并鼓励患者排尿。

②预防消化道出血:注意患者是否有脉搏加快、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生命体征变化,仔细观察其呕吐物、排便情况,若有异常,及时报告主治医师进行处理。

③预防呼吸功能障碍:保证患者头偏向一侧,并定时清除其口、鼻等分泌物,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对实施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患者应定时消毒相关管道,并通过雾化吸入帮助其痰液稀释。

④预防颅内压升高和脑疝: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并抬高床头;重点关注其脉搏、血压、呼吸等体征变化,若发现血压升高、呼吸与脉搏变慢、瞳孔放大等异常情况,则应及时报告主治医师进行处理。

1.3 评估指标

1.3.1 临床疗效对比 可分为无效、有效及显效三项,其中无效指患者仍有出血,且生活无法自理;有效指患者出血明显减少,生活基本自理,但有轻微后遗症;显效指患者出血停止,生活完全自理,且无明显的功能障碍。

1.3.2 GCS(格斯拉昏迷评分量表)及NIHSS[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分。前者分数越高表示预后质好,后者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护理前后GCS 及NIHSS 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CS及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GCS 及NIHSS 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GCS 及NIHSS 评分(±s,分)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GCS 及NIHSS 评分(±s,分)

组名 n 时间 GCS NIHSS观察组 40 护理前 7.5±1.4 18.2±8.3护理后 14.8±2.5 7.1±4.2对照组 40 护理前 7.3±1.5 18.5±8.8 9.1±1.2 12.6±4.5 t 13.000 5.651 0.001 0.001 P护理后

3.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进展,脑出血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据有关统计资料可知,脑出血的发生率占脑卒中整体的20%~30%,急性期致死率高达30%~40%[4]。脑出血的发生与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容易引发脑血管病变的因素密切相关,当患者处于高度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容易发作[5],虽然在现代医学帮助下可基本控制病死率,但大部分患者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言语、运动、神经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6]。

预见性护理程序是一种依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实施的有计划、有规律、有目的的护理程序,在保证规范护理操作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提前制定对应的护理措施,以便更好改善患者病症,促进身体康复[7]。由本文数据对比可知,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护理后的GCS 评分更高,NIHSS评分更低,P<0.05,提示我们预见性护理程序护理效果显著,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提高其预后质量。

综上所述,对脑出血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机体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预见性脑出血评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我给爸爸评分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An Optimal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Scheme for Caching-Based Content Distribution in Backhaul-Limited Small Cell Networks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便秘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