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类进口增速或将放慢

2020-07-04

北方牧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出口国进口量肉类

第一季度肉类进口大增: 第一季度中国进口猪肉95.1 万吨, 增加1.7 倍, 进口牛肉51.3 万吨, 增长64.9%。其中3 月份猪肉进口量39.1万吨,牛肉进口20.9 万吨,同比增幅均超过200%。 从进口结构看,第一季度从美国的猪肉进口量从去年同期的3.2 万吨激增至23.7 万吨。

疫情重创肉类出口国的生产和出口能力: 美国已经关闭了超过10家肉类加工厂, 包括最大肉类加工商Smithfield Foods 位于南达科他州苏福尔斯的猪肉加工厂;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出现严重产品积压;巴西多家牛肉屠宰企业暂停生产。

后期肉类进口增速或将放慢:就多数出口国而言,2020 年原本是全面增产增出口的局面, 但疫情暴发迫使产能释放和出口物流严重受限, 到目前为止美国和欧洲疫情尚无缓解迹象, 不排除有更多肉企和物流企业被迫关闭或停工的可能。中国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各种管控措施也将对进口供应链形成迟滞和阻碍。 我们预计第二季度中国猪肉、牛肉及其肉类进口增长速度将明显放慢,不排除出现负增长的可能。 全年进口量或将低于预期。 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甚至负增长,居民收入下降,猪肉及其他肉类消费也遭受抑制, 肉类市场呈现供需均弱的局面。 进口形势的不确定性可能难以助推国内肉价上涨,但无疑将进一步增大市场价格的波动程度。

亮眼的一季度进口数据

从已经出炉的贸易数据看,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肉类进口量仍然保持高速增长, 这是因为一季度的进口是执行疫情暴发之前的订单,疫情对其不利影响尚未在实际物流中体现出来。

第一季度中国进口猪肉95.1 万吨, 增加1.7 倍, 进口牛肉51.3 万吨,增长64.9%。 其中3 月份猪肉进口量39.1 万吨, 牛肉进口20.9 万吨,同比增幅均超过200%。 从进口结构看, 第一季度从美国的猪肉进口量从去年同期的3.2 万吨激增至23.7 万吨。 如果没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 猪肉和其他肉类进口将在今年后三个季度持续高速增长, 美国肉类输华也将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从出口国的情况看, 巴西经济部外贸局(Secex)公布,今年一季度巴西农产品出口额为214 亿美元,和去年相比仅下降0.4%。 中国是巴西农产品最大买家,进口额为72 亿美元,占比34%。其中,在牛肉方面,对中国出口额为7.68 亿美元, 同比增长124.7%;鸡肉对中国出口额为3.45 亿美元,同比增长55%。而根据USDA 公布的出口销售数据,截止4月初, 本年度美国猪肉对华累计净签约量已接近38 万吨,累计装船量接近24 万吨,均为历史最高水平。

肉类出口国成为疫情重灾区

按USDA、FAO 等多家机构的预测, 在中国进口需求扩大的刺激下,全球猪肉贸易规模在2019~2020年将继续增长。 其中2019 年全球猪肉出口量预计940 万吨,与2018 年相比增量100 万吨;而2020 年猪肉贸易量将首次超过1000 万吨,增量主要来自美国、欧盟、加拿大和巴西等。 牛肉的情况类似,预期2020 年全球出口总量同比增幅不低于4%,增量主要来自美国、 巴西、 阿根廷等。

从2019 年数据分析,中国进口猪肉的主要来源国有以下这些。 西班牙、德国、美国、巴西、加拿大占比分 别 达 到19.1% 、16.2% 、12.3% 、11.1%和8.6%, 合计占比为67.4%。丹麦、 荷兰和法国也是重要的猪肉来源国。 牛肉进口结构则更为集中,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和乌拉圭占比超过90%。 而这些出口国大多都已经成为新冠肺炎的重灾区。

而这些出口国大多都已经成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 截止4 月22 日10 时,各主要出口国疫情数据如下。

海外肉企纷纷关停

各国疫情的迅速蔓延, 对肉类生产和运输的不利影响全面发酵。海外多家肉企巨头被迫关闭部分产能, 主要肉类出口国的生产和销售遭受重创, 目前已经公布的案例包括:

美国: 目前已有超过十家肉类加工厂被迫关闭。 其中,因238 名员工被检测阳性, 世界最大猪肉加工商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 Foods)于4 月13 日起,无限期关闭位于南达科他州苏福尔斯的猪肉加工厂。 该厂占美国猪肉总产量的4%~5%。 稍后史密斯菲尔德又表示出于同样原因, 将关闭位于威斯康星州和密苏里州的工厂。 此外,泰森食品、JBS、 嘉吉等多家肉企巨头也已因疫情影响关闭部分工厂。 其中泰森食品临时关闭了其位于爱荷华州的一家拥有1400 名员工的猪肉加工厂,JBS 关闭了其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家牛肉加工厂, 嘉吉关闭了其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肉类加工厂。 截止4 月18 日,今年美国生猪屠宰量累计为4153 万头,同比增长5.6%;但自3 月下旬以来,同比增幅已迅速收窄,4 月第二周已经出现同比下降,为今年以来首次。 同期肉牛屠宰量累计为988 万头, 同比增长0.9%,自4 月初以来同比下降幅度不断扩大,4 月第二周同比降幅超过20%。

法国:由于中国、欧洲疫情的相继暴发, 农产品出口运输物流受到阻碍。海运方面,大量法国农产品在仓库码头积压,且面临产品腐烂、变质等问题。 陆运方面, 自1 月底以来, 中法两国之间唯一的货运铁路已紧急停运,至今尚未恢复运营。由于法国大量农产品无法销往中国,造成包括猪肉在内的众多农产品价格大跌。 法国猪肉价格已从1.7 欧元/千克降至1.45 欧元/千克 (约合人民币11.25 元/千克)。

西班牙: 猪肉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都呈直线下降, 其中新鲜猪肉和腌肉产品(如火腿、里脊肉和香肠等)的销量大幅下滑,不少小牧场和加工厂的销售业绩“几乎为零”。

巴西: 拉美最大的牛肉生产和销售企业之一Minerva Foods 宣布,将暂停其在巴西四个工厂的屠宰业务。 另一巨头JBS SA 表示,由于冠状病毒暴发的影响, 正在考虑暂停其巴西部分牛肉加工工厂的活动,并从3 月23 日开始,为米纳斯吉拉斯州、圣保罗州、马拉斯格罗索州和Paranatinga 的员工提供休假, 生产活动将暂停10~20 天。

肉类进口增速或将放慢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已经无法根除或者遏制, 而全球性经济衰退已经近在眼前, 世界各国都必须在防控疫情和恢复生产贸易之间做出平衡。复产虽然势在必行,但在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复产本身又将加速疫情的传播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反过来制约生产和贸易的正常恢复。

根据摩根大通的疫情数据模型,从疫情防控的时间节点来看,可以考虑恢复正常生产的时间点有三个。 即A 为感染速度是否开始逐渐下降;B 为净新增感染数是否开始下降;C 为恢复阶段中期。

目前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等重要经济体的疫情曲线刚刚过了A 点。 如果在A 点就逐步恢复社会经济活动,其风险是,由于每天可以恢复的程度很小, 通过放松社交距离来增加社交活动将可能导致感染曲线“加速”,这反而很可能把社会引入新的恐慌以及给医疗体系带来更大的压力,反过来,为了应对加速发展的疫情, 全社会可能重新引入更严格的社会隔离措施, 直到疫情曲线真正出现改善为止,因此,如果在这个阶段就复工复产, 未来可能付出的代价恐怕更高。

目前德国、 西班牙等疫情曲线刚度过B 点。 如果在B 点开始复工复产, 意味着当地的新增感染小于新增恢复人数, 这意味着通过积极的病毒测试和一定程度的社会距离, 曲线可能会继续朝恢复趋势发展。在此阶段,尽管总感染或易感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 曲线仍可能面临潜在的加速, 并出现疫情的“反弹”。

C 点是最安全的复工复产时间, 即该地很少有新增感染, 恢复率、康复率更高。根据摩根大通的测算,目前只有中国符合这一条件。

此外,巴西、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还处于疫情加速期,连A 点也尚未达到。

就多数肉类出口国而言,2020年原本是全面增产增出口的局面,但疫情暴发迫使产能释放和出口物流严重受限。由上述分析可知,到目前为止美国、 欧洲和南美等地疫情曲线均不具备全面复工条件, 不排除有更多肉企和物流企业被迫关闭或停工的可能。此外,其他产业的停滞也会对肉类产销构成不利影响。例如,由于疫情影响,自亚洲运抵欧洲港口的货船无法卸货, 导致欧盟到亚洲回程线路面临集装箱和其他空货柜短缺,影响冻肉产品装运。猪肉出口供应链因此受阻, 肉类供应商不得不暂停肉类生产。

就中国而言, 本土疫情虽然得到有效控制, 但防境外输入形势异常严峻, 哈尔滨等地已经出现本土关联病例,进而引发聚集性疫情。在维持国际货运的同时, 出入境交通运输疫情防控越来越严格。 目前全国边检机关日均检查交通运输工具入境员工2 万多人次, 占入境总人数七成多。为防控输入疫情,政府对国际货运的相关入境人员采取以下管控措施: 国际航运船舶原则上不允许外籍船员登陆; 对已在海上航行超过14 天, 且健康状况正常、入境检疫没有问题的中国籍船员方允许入境;在海上航行不满14 天的中国籍船员,入境后要进行隔离观察;对于跨境运输的汽车、列车,外方货运车辆在口岸指定地点卸货, 员工当天离境。 中方货运驾驶员要采取备案管理、 体温监测和定期核酸检测等措施; 对国际航班机组实行封闭式管理等。 以上措施虽然是对人不对货物, 但也必然会对中国肉类进口供应链形成迟滞甚至阻碍,制约了中国扩大进口的力度。

从中国自身生产情况看, 非洲猪瘟疫情去产能的后果在2020 年全面凸显,预计国内猪肉产量3500万吨,同比降幅接近20%,即便禽肉和牛羊肉生产保持增长, 国内肉类的供需缺口也不低于500 万吨,亟需通过进一步扩大进口来缓解。 为拓展进口渠道, 中国不断扩展进口肉类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名单。 截止3 月底,中国共批准了来自40 个国家的997 家肉类企业在华注册,其中猪肉企业450 家, 美国企业为447 家。 同时,自2020 年1 月1 日起, 中国将冻猪肉进口关税由12%暂时下调至8%,在中美贸易谈判中也承诺将增加对美国猪肉和牛肉进口。但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之后,上述对扩大进口的利好因素已经难以完全发挥。

综上, 我们预计第二季度中国猪肉、 牛肉及其肉类进口增长速度将明显放慢, 不排除出现负增长的可能。全年进口量或将低于预期,其中猪肉进口量估计在250 万~300万吨,牛肉进口量200 万吨左右,同比增速在20%~30%左右。 另一方面, 由于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甚至负增长,居民收入下降,猪肉及其他肉类消费也遭受抑制, 肉类市场呈现供需均弱的局面。 进口形势的不确定性可能难以助推国内肉价上涨,但无疑将进一步增大市场价格的波动程度。

猜你喜欢

出口国进口量肉类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海关总署:镍、钴、锂产品进口量同比均有所增长
波黑肉类进口远超出口
2020年秘鲁成世界第四大生姜出口国
1-2月份土耳其煤炭进口量同比增长3.3%
1月份土耳其煤炭进口量同比增长2.5%
墨西哥为全球最大鳄梨生产及出口国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肉类研究》杂志征稿启事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