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数字农业的网络安全威胁及应对探讨

2020-07-03徐鸿卓

科学与信息化 2020年13期
关键词:网络安全互联网

徐鸿卓

摘 要 互联网的发展,已进入中国的各行业。我们运用互联网的新思维、新技术,坚持农业优先、农村发展优先,创新和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模式,这就决定了互联网技术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本文主要阐述了数字农业的发展情况及应用,分析数字农业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并针对网络安全威胁提出了应对措施。这对进一步发展数字农业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数字农业;网络安全

引言

互联网+数字农业主要是指实现农业智能控制的功能,比如智能灌溉、智能养殖等。在实现互联网助力于农业发展的前提下,数字农业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网络威胁,从简单的黑客攻击、数据窃取到市场操纵、设备破坏,甚至是国家安全问题,这些均需要我们提前研究并予以防范。

1互联网+数字农业发展情况及应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2019年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大力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5G网络建设进程,为发展数字农业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农民信息意识薄弱,网络人才缺乏,农业企业对互联网+数字农业认识程度不深,缺乏统一的数字农业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政策和配套资金等,是发展数字农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1]。

物联网传感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如:精准农业、智能监控灌溉、智能监控温室等促进现代农业生产工艺的创新改进。以广州为例,广州市增城区5G智慧农业试验区建设为广州市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推動广州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广州市艾米农场、广州市农机推广站等,通过人工智能、无人飞机、智能户外气象站、无线灌溉控制器等技术建立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推动种植业智能化。广州市农业信息中心通过“广州农博士”专家问诊平台建设及推广工作,助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增收致富。这些应用主要通过数据采集,结合专家系统、传感器等,将生产数据和采集的数据显示在网络信息平台上,用户能够通过计算机、移动终端掌控农业生产情况,结合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进行决策远程控制,实现生产自动化、灌溉自动化等精细农业,将我国传统农业推向了一个新的方向,高度契合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乡村繁荣的要求。

2网络安全对于互联网+数字农业的泛在化影响

(1)数字农业利用各种嵌入式和互联网技术,依靠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通信系统生成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进行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智能操控,应用于种养、施肥、用药、采收等农事活动中,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这场快速增长的数字革命面临的威胁使得农业领域越来越容易受到网络攻击。

(2)农业物联网设备和网络信息平台所面临的网络信息安全威胁主要包括:黑客攻击、数据盗窃、资源盗窃、财产盗窃等,而钓鱼攻击等恶意网络攻击是非法入侵的常用手段[2]。

3互联网+数字农业网络安全威胁的应对

互联网+数字农业应用范围广,涉及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起步慢、应用技术较为薄弱,但面临的网络信息安全威胁与传统行业基本一致,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网络安全防范手段,将被动防御转变为积极防御。以下是主要网络安全威胁应对措施。

(1)加强互联网+数字农业网络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对隐私数据进行定义,对数据进行职责划分,在系统规划、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充分考虑安全防护,切实保障互联网+数字农业架构安全。

(2)加强互联网+数字农业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部署网络安全设备对网络流量进行分析、对网络行为进行态势感知,提高风险隐患、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实现主动防御,切实保障农业信息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

(3)加强互联网+数字农业业务系统运行安全防护建设。通过委托第三方安全服务团队以模拟黑客入侵、攻击的方式,定期对业务系统进行抗入侵攻击能力测试,同时对业务系统服务器采用漏洞扫描的方式进行安全巡检,及时开展安全隐患整改工作。在服务器部署防篡改安全软件、杀毒软件,并定期扫描杀毒,适时调整安全策略,确保服务器安全。依据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0要求开展等级保护工作,全面落实防攻击、防病毒、防篡改和防窃密措施,切实保障互联网+数字农业业务系统运行安全。

(4)加强互联网+数字农业网络信息系统终端安全建设。通过对物联网及无线网络管理,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全面禁止物联网及无线网络中非法接入行为,确保网络终端接入规范。部署网络版防病毒软件和网络行为态势感知系统,定时对物联网终端和用户终端接入点安全防护情况进行安全巡查,对漏洞补丁和防病毒情况进行及时管控,切实保障数字农业网络信息系统终端安全。

(5)加强互联网+数字农业网络信息系统访问控制安全建设。定期检查网络访问控制策略合理性和安全防护设备策略配置有效性,按照最小访问权限管控网络端口,关闭不必要、不安全的端口、协议和服务,避免远程攻击者访问关键系统。加强通讯控制措施,通过虚拟专用网(VPN)或其他加密通道访问数字农业业务系统,切实保障互联网+数字农业业务系统访问安全。

(6)加强互联网+数字农业网络信息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制定数字农业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定期开展演练,检验预案可行性和执行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危害,提高互联网+数字农业业务系统安全防范能力。

4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数字农业的发展,数字农业面临越来越多网络信息安全威胁,可以在系统源头通过网络安全设备防御安全策略加强网络安全控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网络信息安全预案加强应急响应,在系统终端通过数据访问控制防止攻击和数据泄露。总的来说, 互联网+数字农业面临的网络信息安全威胁是多方面的,要全方位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才能做到有效防范。

参考文献

[1] 吕圣林,覃广荣,乔柳彦.关于智慧乡村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实现[J].广西中国农学会会报,2019(5):217.

[2] 何应龙,陈艾青.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营销模式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6,29(23):26-28,87.

猜你喜欢

网络安全互联网
邯郸市档案馆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
全国多地联动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全省教育行业网络安全培训班在武汉举办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还看新法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