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观情境,让儿童的语文学习真正发生

2020-07-01赵建鹿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认知直观情境

赵建鹿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情境教学法走进了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让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知识情境直观、生动、形象、有趣,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果。本文围绕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直观情境进行阐述,旨在让儿童的语文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  小学语文;情境;直观;认知;教学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思维与外界信息的刺激有关,学习活动是个体对环境刺激而产生的反应。”我们知道,儿童认知特点是直观形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直观情境,符合儿童的认知特征,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习活动真正地发生。不仅如此,直观的知识情境能激活学生的内心体验,进而产生积极的认知情感,从而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

一、构建视觉情境,激活学生感官认知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是通过各种感官系统获得的,进而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多媒体技术以其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知识,刺激学生的感知系统,创设出直观形象的知识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课本中内容通过图像、动画和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就能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索欲进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进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月光启蒙》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就通过构建视觉情境来激活学生的认知。借助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把课文中优美的语言与精美的图片制作成视频,这样就形成了直观生动的动画视频,把学生带到作者所塑造的世界中去。原来,童年的夏夜是那么的美妙:柔和的月色洒满了篱笆小院,一个女孩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们吟唱,小院中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勤劳的母亲用他勤劳的双手为我们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送来了浓郁的诗情……学生们跟随作者的脚步,步入到回忆的世界中。生动的视觉情境让学生在美妙的夏夜图中展开思维的想象,从中体会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这样的直观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化课文。

二、模拟直观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情境教学给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这种演示情境中领悟课文内容。直观情境能把静态的文字化为动态的形象,把抽象的语言变为直观可感的画面。这样,既直观地展示了课文内容,而且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教学《田忌赛马》时,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就模拟了比赛情境。让学生用左手和右手分别代表田忌与齐威王,自己的大拇指、食指与中指分别表示三个等级的马,把比赛的过程演示出来。这样,田忌赛马的过程就被直观地展示出来,既激起了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又能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再如,在教学《山沟里的孩子》时,为了让学生产生深切的感受,教师结合课文内容模拟教学情境:漆黑的夜晚,一个人走在山路上。此时,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树林中偶尔传来一声鸟叫……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感受这样的场景,从而把学生带到那令人害怕的情境中。此时,再回到课文中来让学生感受山沟里的孩子身处条件艰难的恶劣环境中。这样,学生们就能够深入领悟山沟里的孩子不怕艰难、刻苦学习的顽强精神。同时,这样的教学也对学生进行了心灵的触动。

三、创设生活情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离开生活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知识来源于生活,语文学科的内容往往是生活的再现。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进而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我们知道,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缺乏。所以,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能够体现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内心体验。例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时,因为这篇课文涉及到“道德抉择”这样一个离小学生生活较远的话题。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话题,教师在教学中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去,上课时让学生观看这几幅图片(多媒体课件呈现各种各样的鱼)。接着,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同学们星期天跟爸爸去钓鱼,你希望钓到图片中的哪一条?”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大的。”是的,生活中谁不希望钓鱼时能够钓大的呢?这是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此时,教师顺利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生活中的人们最愿意钓大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本课主人公钓起来鱼后又做了什么?”这样,让学生们带着疑问探究课文内容。

四、扮演角色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皮亚杰认知理论认为,儿童阶段的儿童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并且具有自我表现的欲望。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应该从理解课文开始。我们知道,儿童有了一定的自我表现意识,在创设情境中可以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给他们提供表达心声的机会,进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扮演角色情境,学生们能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来理解课文内容。这样,既能够把课文中的形象展现得更加清晰,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学生扮演得越真,说明理解得更深入。例如,在教学《两只小狮子》时,因为这篇课文的寓言故事中有几处角色对话,于是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分角色朗读课文。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创设了扮演角色情境,把课前准备的头饰给两个学生,还在黑板上画了几棵小树,营造了森林背景,让两名同学分别戴上头饰上台进行角色扮演,把课文中的对话朗读出来。这样,学生们兴趣盎然,朗读得非常投入,情感把握得十分到位。一节课在快乐的教学气氛中结束,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实践证明,扮演角色情境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布置探究情境,提高學生认知能力

新课改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力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或者小组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中布置探究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而让学习活动真正地发生。例如,在教学《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时,教师在要求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给学生布置这样的探究情境: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诗中的“静”“闲”二字把读者引入什么样的境界?这样的问题情境需要学生通过探究才能解决。有的学生认为,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敬亭山显得格外的清静。还有学生说,在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所以,学生们认为作者在以“动”衬“静”,从而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在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的,只剩下了诗人和敬亭山。这样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了诗人对敬亭山的深厚情感。

总之,直观情境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教师要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通过直观情境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优化学生的认知方式。这样,不仅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梁钟钦.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8(08).

[2]徐国敏.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9).

[3]党玉春.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2018(19).

猜你喜欢

认知直观情境
核心素养下“几何直观”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以数解形精入微以形助数达直观
简单直观≠正确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浅谈几何直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