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植密度与氮磷钾肥施用比例等的计算方法

2020-07-01徐子英

农技服务 2020年6期
关键词:氮磷大田行距

徐子英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山西 大同 037400)

定植和施肥是大田农作物种植的重要环节。前者需要设置合理的种植密度,对大田农作物进行有效的群体调控,使其在品种优良、水肥充足的条件下,更好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单产。后者需要对氮磷钾肥进行科学配比和施用,以保障农作物的良好生长。随着大田农作物生产的规模化发展,单纯依靠种植经验选择种植密度和肥料配比的传统做法已经不能较好满足当前的生产要求。为此,介绍了大田农作物种植密度、宽窄行栽培模式的宽行行距、氮磷钾三要素自然比率的计算方法,为大田农作物种植的合理密植和科学施肥提供参考。

1 农作物种植密度

单株产量是农作物品种最主要的性状及生产力构成基础[1],与种植株行距存在一定关联。在既定的种植面积内,株行距又与种植密度相关。在较低密度基础上设计农作物大田种植方案,可采用以下方法计算农作物种植密度。

1)计量单株产量标准值。公式:

从该式得出,农作物大田栽培实际可选择的校正株行距X≤X′。

基于单株产量标准值计算种植密度:

式中,N表示作物种植密度(株/667m2),Yp表示作物目标产量(kg/667m2),Y表示单株产量标准值(kg/株),S为标准株行距单位数,通过总种植面积除以校对株行距平方的结果取整数得出(株/667m2)。

2 宽窄行栽培模式的宽行行距

农田边际植株与农田中心植株的产量差异称为农田的边际效应产量[2],其与校正株行距和边际距离(植株距农田中心的距离)存在以下函数关系:

Z=XY2

式中,Z表示边际效应产量单位数,X表示校正株行距单位数,Y表示边际距离单位数。应用该式需选择合适的折算标准单位,根据浑源县良种场种植烟单14号玉米的实践,可选择33 cm为1个标准单位[2]。

从该式看出,作物的边际效应产量随边际距离的增加而增大,为使边际效应产量接近最大单株产量值,则需X=Y,可得出此时的边际距离单位数:

Y′×33 cm即为宽窄行栽培模式应设置的宽行行距。以上公式适于在行距扩展的要求下设计条带状种植形式。

3 氮磷钾肥施用比例

单氮施肥模式中,氮不足成为产量限制因子;氮磷施肥模式中,磷不足成为产量限制因子。氮磷二因素施肥模式中,氮肥施用单位数和磷肥施用单位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即该模式下的氮磷比

公式[3]:

P=lnN+1

式中,N、P分别表示氮、磷肥施用单位数。在不施磷肥的情况下,即P=0,由该式计算可得最低施氮单位数N=0.367 9[4]。

进一步扩展到氮磷钾施肥模式,钾不足成为产量的限制因子[3]。该模式中氮、磷、钾施用单位数同样存在函数关系,写作氮磷钾三要素自然比公式:

式中,N、P、K分别表示氮、磷、钾肥施用单位数。利用该式可计算得到钾肥施用单位数:

以上公式适应广泛,可用于多种作物的施肥方案设计。应用时注意首先确定磷肥用量,遵循以磷调氮适量补钾的原则。

猜你喜欢

氮磷大田行距
玻利维亚拟建新的氮磷钾肥料工厂
常规施肥与氮磷钾施肥对CX-80雪茄烟品质的影响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辽宁不同生态区行距配置对玉米形态、光合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缩行扩株”对重庆丘陵山区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大田百余名留守儿童有了“爱心家长”
一瓶水的微笑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种植密度和行距对荞麦田杂草及荞麦产量的影响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