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据教材课后习题编制古诗文检测试题

2020-06-30丁宏喜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诗句古诗文例题

丁宏喜

随着统编本教材的全面使用,大量的古诗文进入课堂,有必要深入探讨古诗文检测方法,发挥检测对一线教学的诊断、反馈和激励等作用,引导教师改善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笔者建议依据统编本教材课文后面的习题编制古诗文检测试题,因为课后习题是课标和编者意图的集中体现,是古诗文教学的指南,也是古诗文检测命题的准绳。

一、书面试题考查朗读

遍览统编本教材古诗文课后习题,第一题必定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或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是古诗文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朗读不仅能帮助学生体会古诗文特有的平仄交错的节奏美和音韵美,更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文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然而朗读是一种口头表达,除了可以采取“面试点读”的方法检测外,如何在以纸笔答题为主要形式的考试中得以检测呢?笔者以为下列题型可供参考。

例题1:读诗句,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大儿锄(chú cú)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wáng wú)赖,溪头卧剥(bō bāo)莲蓬。

例题2:下面这句诗正确的停顿方式是:(    )

A.黄四|娘家|花满蹊

B.黄四娘|家花|满蹊

C.黄四娘家|花满蹊

例题3:李白曾被流放夜郎,一路上他烦闷愁苦,当来到白帝城时,忽然得到赦免他的消息,这真是喜从天降!李白高兴极了,即兴写下《早发白帝城》一诗,请听A、B、C三段录音,看哪一个更符合诗情。(    )

例题1检测学生能否读正确,其中“锄”字检测地方音对普通话的影响,“亡”字是通假字,读音同“无”,“剥”检测读准多音字,三个字的检测方向不同。例2考查学生能否读流利,读流利的标准是正确停顿,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韵律。“黄四娘家花满蹊”出自《江畔独步寻花》,是一首七言绝句,七言绝句的节奏划分只有“四三”或者“二二三”两种方法,故而B是错的。再结合诗意,黄四娘是杜甫住在成都郊外草堂時的邻居,“黄四娘家”不是“黄四的娘家”,所以黄四和娘家之间不宜停顿,免生歧义,故A也是错的。例3考查学生能否读出古诗蕴含的情感。可以结合听力测试进行,A录音沉郁顿挫,显然不是李白诗的风格,B录音烦闷愁苦,是遇赦前的情感,只有C录音热情奔放,正确抒发了诗人写作时的喜悦心情。

三道例题分别检测了正确朗读、流利朗读和有感情地朗读,检测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值得借鉴。

二、适当归类促进背诵

背诵是语文教学中最有价值的积累。于永正老师曾将古诗文比作母乳,他说教学古诗文,懂而不读,读而不背,等于把母乳喝到嘴里又吐了出去。统编本教材重视背诵,每篇古诗文课后习题都有“背诵课文”的要求。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将背诵大量古诗文,如果这些古诗文无序堆积,就不利于学生长期记忆,而没有烂熟于心就无法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语言。为此,统编本教材作了很好的示范,即将选编的古诗按“人文主题”或“语文要素”适当归类,帮助学生将背诵的古诗文组块联结,加深理解和记忆。例如:五年级下册第1课的三首古诗都以古代儿童生活为描写内容,第9课的三首古诗都有一个共同的人文主题“爱国”。这对古诗文检测命题很有启发。

例题4:在括号里填上花名,将诗句补充完整。

(1)牧童遥指(    )村

(2)映日(    )别样红

(3)(    )潭水深千尺

(4)(    )雪白(    )稀

例题5:“四面荷花三面柳”的下一句是:(    )

A.三山半落青天外

B.八千里路云和月

C.一城山色半城湖

例题6:下列诗句描写秋景的有:(    )

①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②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③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默写是检测背诵最常用的方法,例题4在默写的同时,参考“飞花令”的形式,引导学生归类积累带“花”字的诗句,教给学生归类的方法,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一举两得。例题5的四句诗都带有数字,正确选项与干扰选项之间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检测背诵熟练程度。学生只有熟练背诵,才能抗干扰,做出精准选择。例题6的三句诗中没有一个明确表示季节的词,需要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根据四季特有景物推测诗句所描写的季节,相比之下,难度较大,既引导归类背诵,又检测古诗理解。

三、创设情境引导运用

2020年春,在日本捐赠中国抗疫物资的包装上,印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等诗句,这些诗句让我们感到亲切,也激起我们反思,为什么日本人对中国文化如此熟悉,表达如此贴切与自如?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人的语言素养直接反映其文化教养的高低,我们应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将积累的诗句运用到表达中。诗句恰当运用的前提是理解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因此,统编本教材的多篇古诗文课文后面都有这样的习题:“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再想想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我们可以据此设计下面的题型检测理解,引导运用。

例题7:李明要转学了,同学们来为他送行,李明很感动,请你为李明选一句古诗表达他的感动之情:(    )

A.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例题8:汪曾祺的作品富有人情味,其选材多数来自生活中的事物,如咸菜、豆腐、螺丝等。从其作品取材来看,下列哪句诗与之相映衬:(    )

A.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B.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例题9:根據提供的情境吟诗引句,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②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③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⑤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早读课上,老师提醒我们(    );课堂上,遇到不懂的问题,老师告诉我们(    );中午在食堂就餐,有的同学抛洒饭粒,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当同学们学习上有松懈时,老师会用(    )勉励我们登高望远。我们的老师真是一位(    )的好老师啊。

古人离别时常常写诗互酬,但有的诗句是送者写的,有的是离者写的,例题7选项中前两句就是以送者身份写的,不适合李明离者的身份。例题8的B选项强调人必须经过努力才能有所成就,C选项表达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契合题干情境的只有A,即汪曾祺创作时多从生活中就地取材。例题9的备选诗句全部出自教材五年级上册,题目创设学生熟悉的学校生活情境,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恰当的诗句,丰富话语表达。

积累古诗文的目的在于运用,这三种题型强化了语言实践,引导学生将积累的古诗文自然恰当地运用到生活交际中。假以时日,相信我们的语言也会从“武汉加油”走向“与子同袍”。

总之,评价检测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牛鼻子”,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往往有什么样的检测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因此,试题编制要慎之又慎。希望有更多的同行依据课后习题举一反三,编制出更多兼顾课程标准和编者意图的试题,使古诗文教学改革百花齐放又殊途同归。

(作者单位:江苏仪征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杨 伟

猜你喜欢

诗句古诗文例题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六一来了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
一道课本例题的变式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