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探究

2020-06-30梁栋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化马克思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落脚点,也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最终要到达的彼岸,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历史结果。人是在现实历史的环境中存在的,所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也是在历史的实践过程之中生成存在的。本文的探究路径将从内外部条件的作用来演绎,外在条件是国家、社会和自然方面,内部条件是人的主体意识、思想观念和心理素质这三个层面。通过这些因素的作用来找准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中国化;方式

[作者简介]梁栋(1995-),男,山西晉中人,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 A8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06-0018-02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循序渐进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领域中以人的主体性为前提存在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永远不变的主题,无论是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还是在现如今,各界的学者们都在一直探索,马克思更是用一生的时间去探索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事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所以更应该掌握和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及探索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

一、对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理解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理论,所以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是“现实的人”处在社会关系中的而不是脱离于实际的纯粹的状况。对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手稿》中给出了一个概念就是说:“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被理解为拥有、占有,而应当理解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①首先,在理解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的时候,更应该把其中的“人”不单单理解为个体,而是也要以全人类的角度去考察,因为共产主义不是在某一国实施的,应该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共同建立起来的社会形态。其次,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的合理性是有现实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中,无产阶级不仅受到资本家的制约与剥削,还受到自身劳动的制约,劳动作为人的自然属性被消灭,在批判旧式分工关系的基础上合理的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人的本质性应该是自由的。再次,马克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要依托于实践,不是纯粹的抽象概念,而是真正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才能不断扬弃人发展的畸形性从而转向人发展的全面性的生成过程。最后,应该注意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总体的范畴,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着人的活动以及能力,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外部条件

人之所以可以实现全面发展,是有前提性存在的,这个前提就是外部环境。人不仅创造自身也在创造世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要与国家、社会与自然相互统一和协调,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守的客观要求。

(一)在自然层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所有客体关系的基础,自然是人产生发展和生存的基础。人在自然中不断通过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将人的本质规定性赋予对象,使得对象失去独立性,也就是将人的本质赋予自然,使得自然带有属人的特征。两者的关系应该是相互的,而不是谁决定谁的关系,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资料,是人的始基;另一方面人们只有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基础之上才能将这个“自在之物”根据个体的切实需求转化为“为我之物”。

结合现实,在资本主义经济生产的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秉持着先发展后治理的理念,科学技术的出现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使人们更有效利用使用自然,但是自然过渡承受的后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如果不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人的全面发展也将成为空话。应当认识到人们可以实现的充分的自由是应该在遵守自然的前提下。回归到中国,中国在现代的发展过程中一直秉承着“边发展边治理”的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渐由资源消耗型发展向自主创新型国家过度,对自然资源加强了保护,治理污水、空气污染以及推进节能减排工程,不断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真切的践行着马克思的生态观,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在国家方面。国家制约着个人“特殊的利益。”国家的存在作为一个必然的产物,作为大家共同约定的产物,应在遵守约定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在人与国家和谐的关系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以此为基础,个人的发展应该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如果国家的利益和命运都无从着落,个人的全面发展又从何谈起,要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联系起来,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建功立业。首先要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的发展当中,让个人梦与中国梦同呼吸共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发展阶段,更应该发扬奋斗精神,通过自身的全面发展担当祖国发展的重任。习近平指出:“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阻挡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②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应时刻与国家的发展相统一或者超越,这样才能不断推动国家的各项事业不断向高水平层次演进,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走,并且在奋斗的过程中又在不断促进着自身的全面发展,促进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三)在社会方面。人不仅生产自身也生产社会,人是社会性的存在,没有人无所谓社会,社会的存在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马克思说道:“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③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一致性的存在,简而言之,即只有人与社会关系高度和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中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作为人的本质属性才可以得以对象化,一旦作为人的基本属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就永远实现不了。

进入新时代,社会矛盾已经转变,在这一阶段,人民的内在需要已经无法得到满足,继续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相协调,以满足人民的内在需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事业平稳向前推进,只有不断根据现实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与转变,才能满足现阶段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同时,根据现实情况,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贯彻人与社会和谐的理念,大力创造社会财富,建立起来丰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保障,才能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现实基础,人的能力与个性以及人的社会关系交往才得以更进一步的实现,人的本质才会逐步复归。

三、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讲述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所有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所以个体的因素不可避免。同时在考量个体因素时,人的主体意识、个体的思想观念以及心理素质等应该作为主要的标准来衡量,人应该在与自身的和谐关系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个人的主体意识层面。人是具有理性意识的生物,马克思也曾说到过,“人与绵羊不同的地方只是在于:他的意识代替了他的本能,或者说他的本能是被意识到的本能”。④首先,崇尚个体不断追求自强、自主、自立的性格品行,逐步从“依附性”人格向“独立性”人格过渡,这样的转变可以使主体扩宽意识的发展空间。其次,要帮助主体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客体对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最后,在此基础上赋予主体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担当,通过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来促进主体意识的健康发展,使得个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个体的主体意识的健康发展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着深刻的意义。

(二)个人的思想观念层面。個人的思想观念层面不仅仅有个人的因素,也有国家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虽然思想观念并不是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反作用也是人们所承受不起的结果。人们所倡导的全面发展是具有健康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例如公平竞争、健康道德观念,以及习近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是人们应该具有的基本思想,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如果缺少了美以及德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是无法成立的命题。因此应该认识到教育的重要作用,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应该继续弘扬科教兴国的战略。总之,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知识结构还有思想观念无不渗透着教育的功能,科学健康的教育有助于激发主体在实现全面发展的道路上自由自觉的活动,规范和约束自身的思想观念。

(三)个人心里素质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项建设环节都在有序的稳步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开始发生改变,生活节奏方式的加快,在工作环境中人际交往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工作的调换和收入差距等问题,给人们的心理上带来很大压力,造成很多的负面影响。但是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意识和健康思想观念的个体来说,应该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有决心和能力挑战这些困难和压力,这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情绪表达都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应该具有的心理状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也会把个体引入全面发展的道路上,充分实现人的本质规定性。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②唐州雁,张勇.努力创造新时代属于人民的生活.[N].光明日报,2018-4-4(6).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5.

猜你喜欢

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化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