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廉吏栗毓美的家风

2020-06-29郝士宏贾秀梅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2020年6期
关键词:长子家风

郝士宏 贾秀梅

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号箕山,又号朴园,山西大同府浑源州人。出仕前曾立下“以洁己爱民济之,以勤持之,以恒久实心实力,不敢苟且随俗。”的誓言。嘉庆七年(1802)开始步入仕途,在知县这个七品位干了二十二年、轮换了十一个县后,不断被重用,先后出任过知州、知府、按察使、布政使、护理巡抚,一直到河东河道总督(正二品),为官生涯后期承担起治理黄河的重任。“持躬端谨,办事实心”,“慎厥修防,安澜奏绩”是道光皇帝对栗毓美为官一生的评价,是大清王朝统治中期不可多得的一位能臣廉吏。栗毓美能取得如此政绩,与其良好的家风有着密切关系。

栗毓美其先祖为山西代州繁峙县人,高祖栗有库在清朝初年为躲避战乱迁来大同府浑源州,因此栗家从此就成了浑源籍贯了。栗家是书香世家,知书达理,注重优良家风的传承。曾祖栗英,读书人,为人低调不张扬。祖栗德本,喜读书,好善乐施。父栗渥,雨亭公,读书人,考取功名,廪贡生,候选训导,历任榆社县教谕,介休县训导。父亲栗渥生有五子,都出仕为官,栗毓美是长子,次子以下分别是:栗毓彩以廪贡生出任永宁州训导,栗毓菁为候选守御所千总,栗毓森为候选府经历(出纳文书),栗毓杞由附贡生援引体例任浙江杭州通判。

栗家醇厚的家风对栗毓美影响特别大。栗毓美六岁外出私塾读书,天资聪颖,塾师以“星垂天放弹”命对,栗毓美应声曰“月照海含珠。”老师十分惊讶,认为此子前途不可限量。栗毓美作为人子对父母双亲特别孝顺,十三岁时,母亲白夫人过世,栗毓美伤心的就像个成人似的。父亲雨亭公患疮疾病危,栗毓美亲侍床褥,药必亲尝,一直陪伺了一百多天才好。出仕为官后十分牵挂父母,父母有病时总是寄去家书,反复叮嘱,“日服丸药,务请随时调摄,颐养天和,勿过于操劳为祷。”栗毓美二十五岁,参加朝考,列二等第二名,奉旨签发河南出任知县。出仕为官后对自己要求特别高,经常因为工作做得不好而自責,在给父母的家信中,栗毓美说道“三载安昌,毫无建树”,“膺表率之责,更觉治理维艰”,不断用家训鞭策自己,“惟念仰承家训素荷,关垂勤慎二字,时切兢兢,总不敢少存官场习气,有负初心。”栗毓美生性好学,当差闲暇之余,手不释卷,“尤喜读经济之书,每书必抉其精义,不沾沾于字句间。”待人处世,悉本至诚,度量恢弘,不念旧恶。栗毓美讲,“睚眦之嫌,不惟不形诸事,亦更不蓄于心也。”

栗毓美有两子,即长子栗煊和次子栗燿。栗毓美传承优秀家风,对这两儿子管教比较严。道光八年(1828),长子栗煊遵例报捐员外郎,赴刑部江西司行走当差。临行前,栗公亲笔手谕,讲:“诸事虚心讲习,矢慎矢勤,不可稍有怠忽之念。鞫狱须开诚布公,使两造心服,方能无枉无纵。外省题咨案件尤当细心查核,务得情法之平,不可任意气,逞小智,以刻核见长,轻于驳审,徒令小民复受拖累,盖皆当细心斟酌。公余须读书培养身心,以廉介自勉,勿负期望。”把自己为官审理案件的经验告诉儿子,训示儿子要谨慎、勤勉、清廉,不能耍小聪明,要当一个合格官员。道光二十年(1840)二月,栗毓美巡河途中,得知长子栗煊任职刑部郎中届满,被选用为知府,随即写信告诫栗煊:“当虑知府称职之难,不可先存得失之心。升沉有命,宜静以听之。”告诫儿子作为人臣首先要考虑如何当好差,而不是考虑个人得失,个人仕途升降要顺其自然,不要过多考虑。继续讲道“近体强健,正可为国宣劳,不必以我为念。立品修行,勉期上进。勿苟且以随俗,勿侥幸以求名,勿以先正之言行为迂阔,勿以偶尔之愆误为无害。慎交游,谨言语。务求无愧我心,方不愧为臣为子之道。”督促儿子走正道,修品行,做正事,切不能投机取巧、追求享乐,体现了一个廉吏父亲浓浓的家国情怀。五弟栗毓杞在杭州当差,栗毓美不忘给予提醒,曾写信叮嘱道:要“尽职守,励廉隅。”恪守为官之道。在栗毓美的教诲下,两个儿子秉承家风,积极上进,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长子栗煊官至甘凉兵备道,“善承父志,所事明允,有绩。生平笃好经史,善篆隶书,尤精岐黄术,所在施医药,拯疾苦。”次子栗燿蒙父荫,特赐进士,赴湖北为官,“燿以廉干为巡抚胡林翼所器”,负责税粮台,栗燿不负重托,“综核严密,税入羡馀,悉籍入公”,成为胡林翼的得力助手,职位不断升迁。逢荆江暴涨,“燿督兵民备畚挶,储土石,立泥淖间躬视板筑,信宿堤上,事定乃还。”栗燿在荆州四年,“政教大行”,擢升湖北按察使,兼摄布政使,因其父也曾在此岗位履职,一时传为佳话。

栗家传到第三代,有子栗国华、栗国贤、栗国良,虽然没有祖父辈官职显赫,但家风传承,都是读书人,出任候补知府一类的官职。第四代曾孙共六人,栗恩浩、栗恩源、栗恩鸿、栗恩藻、栗恩福和栗恩寿。栗恩浩光绪五年(1879)年优

贡生,朝考二等,以教职用,其余五人,俱幼学。随着清王朝的衰亡,栗家家族逐渐走向平民化。到今天,栗毓美家族已传至第八代孙,醇厚的家风家训一直传承至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廉吏栗毓美的家风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猜你喜欢

长子家风
“长子”战疫写春秋
家风家规我来说
家风
共和国农机“长子”成长记
家风伴我成长
建设鞍钢文化再创“长子”辉煌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中国现代文学中长子形象分析
“长子”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