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研究

2020-06-29胡艺怀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实验分析数学

胡艺怀

【摘 要】 《升和毫升》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处于直观的质量单位教学向抽象的体积单位教学的过渡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特点,就设计数学实验、组织数学实验、分析数学实验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期望对小学数学实验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数学实验;升和毫升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来源于实践,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与进步,数学实验逐渐被广泛应用,拓宽学生的思路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精神与学习热情。笔者将在结合四年级上册《升与毫升》中的教学实验的基础上,谈一谈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的收获与反思。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数学实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那么我们如何对实验活动进行设计、组织和分析呢?笔者在这里有一些思考:

一、设计数学实验

1.规范实验框架

成功数学实验的基础就是规范的实验框架。经过资料收集以及实践研究,我整理出如下的实验三步框架: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分析。

2.围绕教学目标

达成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基础,所以无论是何种教学活动,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教学目标,那么同样地,设计数学实验时,就要围绕教学目标确定实验目的。

3. 丰富实验内容

在设计实验时,我们要关注到实验内容的丰富性,而丰富性则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实验的全面性,二是实验的思考性。

(1)实验的全面性

以《认识升》为例,课本需要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但实际上,除了准确的模型认识外,还需要对升这个容量单位有结合生活的体会,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设计了2个方面的数学实验:①数学中准确的1升;②生活中的1升。

(2)实验的思考性

有思考的学习活动是内涵发展之路,课堂中不仅要让学生动手,还要让学生动脑,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数学实验的过程中设计一些有思考性的课题。蒋志超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升与毫升教学设计》中提出了一个关于容量与质量单位转化的数学实验,这个实验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两种容易混淆的概念,也沟通了与密度这一属性的联系。

二、规范组织数学实验活动

1.合理猜想

猜想是实验前的重要步骤,实验操作前,我们需要讓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并且要对学生猜想的结果给予评价。以“纸杯倒水”为例,1升水倒入纸杯中,倒了一杯后,可以让学生观察刻度的变化,从而推算可以倒满几杯。

2.合理分组

小学数学实验多以小组形式进行,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合理分组。根据实验内容可以分为2人一组或4人一组。2人一组可以一人操作,一人记录。4人一组可以按照1号操作,2号记录,3号小结,4号汇报。这样合理分组,让小组同学明确自己的任务,既保证班级纪律,也让小组汇报结果时更有条理。

3.规范操作

做数学实验时,要让学生按照方案设计规范操作,不能随意改变操作程序或要求。例如认识1毫升的滴管实验,要将水吸到1毫升标志线处,在按压滴管时每次要轻轻地均匀按压。

4.保证时间

在组织实验时,要保证充足的实验时间。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会影响他完成实验的时间。教师要尽量保证每位同学经历完整的实验过程。对于操作上有困难的小组,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帮助,也可以安排快的小组对其协助。

三、实验结果的分析

1.合理分析实验数据

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实验的目的,同时发展数学思维和数学思考能力。教师应当以合理的提问发散学生思维,并最终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教学目的中。例如“纸杯倒水”实验,学生得到的结果是4杯左右,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是4杯呢?”初步建立升与毫升之间的认知联系。

2.合理对待实验误差

在数学实验中,误差是必然发生的,只有合理对待数学实验中产生的误差,才可以让学生更加辩证地看待数学实验。例如“立方体倒水”实验,在学生独立操作后,经常出现倒满后有剩余这一情况,所以在实验结束后分析,学生提出“水不是正好1升”“立方体有厚度”等很有数学价值的分析。

3.视频演示完善实验

视频演示不能取代学生的动手操作,但是不代表视频演示完全不可取,对于一些数学实验不容易操作或容易产生误差的实验。在学生独立操作后,教师可以用视频再演示一次。这样可以清晰地观察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不仅有利于学生反思自己实验时操作的规范性,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科学的实验结果的印象。

本文从设计、组织和分析三个层面对小学数学的课堂实验提出了一些建议,期望对小学“数学实验”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不过,随着学生年段的不同、身心发展的不同,在数学实验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这也就要求我们继续思考,继续深入,不断完善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张所滨.基于“三个维度”的小学数学实验教学[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7(3).

[2]焦长露.小学数学实验的教学模式研究[J].读与写,2018(2).

[3]郭庆松.小学数学实验的内涵、价值与实施[J].小学数学教育,2016(7).

猜你喜欢

实验分析数学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
错在哪里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