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探索

2020-06-29赵晖

法制与社会 2020年16期
关键词:宣传思想工作改革创新高校

关键词 高校 宣传思想工作 改革创新

作者简介:赵晖,天津大学党委宣传部副编审,研究方向:新闻传播、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6.1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先后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十九大之前主要是8个会议,包括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十九大提出了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部署和战略任务;十九大以来,又先后召开了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2019年开年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又以“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为主题。如此密集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在党的历史上并不多见,可见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一、宣传思想工作新形势新要求

少年强则国家强。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争夺青少年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当前宣传思想领域还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一)国内意识形态领域并不稳定

目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发展关键期也往往是矛盾凸显期,社会热点多发、频发,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极力把教育、医疗、环境等一般社会问题泛政治化,将问题的原因归结为政治体制的问题,(如山东大学留学生学伴事件、南开大学校长论文数据造假事件)借机宣扬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这些不可避免会向校园传导和渗透。意识形态领域并不平静,高校要做好分析研判和主动应对,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不好苗头,不好倾向,警惕涉及教师、涉及学生的突发事件被炒作放大、甚至被泛意识形态化。

(二)国外形式复杂

从国际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各种敌对势力不接受社会主义中国的日益强大,加紧对我国进行战略遏制、经济打压、思想文化渗透,既打贸易战,又打舆论战。这些背后真正的核心是利益之争。在这种形势下高校要格外警惕,要对一些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社团活动认真审视,提前研判,防止不良思潮的滲透。

(三)任然存在一些错误思潮

在意识形态领域,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总体保持向上向好态势。但是一些错误思潮,特别是西方“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仍然伺机冒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仍然在一定范围滋长蔓延。极少数教师和学生对于“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等价值观念还存在认识偏差。针对这一部分人群高校需要进一步做实做细意识形态工作,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精准。

(四)新一轮产业革命带来变革

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了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随着网络新技术和应用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正在发生重塑。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如何在网络上与青年对话,赢得思想的认同,也是摆在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守正创新”宣传思想工作进入新阶段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国高校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高校改革发展的任务要求,守正创新,更好地推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思政课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战场,打造金课,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思政课必须是金课,是让学生终身受益,入脑入心的金课。思政课要成为金课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千锤百炼,认真打磨。比如天津大学成立了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授课学院党政领导(书记、副书记)和辅导员组成的“授课小组”。“授课小组”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集体备课,对思政课精雕细琢,并将课堂教学向课前、课后延伸。课前,辅导员结合课堂内容收集学生关心的问题;课上,思政教师根据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设计专题,开赞有针对性的理论解读;课下,以讨论会等形式,学院党政领导和辅导员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一步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学以致用。

(二)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用大学生喜爱的方式开展思想理论教育,进行思想文化宣传

除课程核心内容和基本原理外,思政课课堂教学可以创新教学模式,比如可以进行案例研讨,可以进行集中讨论,也可以进行特殊班会,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师生互动,加强师生交流。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试点,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采用“翻转课堂”等形式,增强课上交流深度。

(三)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思想教育

加强思政课程网络资源库、案例库建设,以思政课专职教师为主体,发展“链条式”教学。以学生关心的问题,以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为导向,由思政课教师串讲理论,开展“问题解析式”教学,拓宽学生视野,分享人生感悟,增强课堂效果。同时推动课程思政,形成协同效应,建构一体化育人的格局,实现全过程育人。在课程结束阶段,要为学生布置小组作业,可以利用相关课程建设平台,要引入课程小组功能并借助博客、日记、文件共享和小组作业等工具在资源库平台协作完成课程作业,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责任意识,分析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收集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反馈与评价,并及时调整教学。

(四)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实现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地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打好课堂阵地战,也要注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明校园建设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可以发挥共青团、学生社团的作用,通过文明校园建设,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中国,建设中国,支持学生参加支教、志愿者等社会实践,了解祖国国情,了解祖国发展,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特别是实践活动结束后,学校应鼓励学生提交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成果,特别是鼓励学生将实践成果以音视频资料等形式带回课堂,与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进一步探讨,与同学分享,将鲜活的理论成果与现实情况融入课堂教学,让教材内容变得“立体”而“丰富”。

(五)加强顶层设计,做好队伍建设

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要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就要有一支能打善战的队伍。高校要着力培育一批领军人才和骨干队伍,进一步推进专职思政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要完善队伍结构,探索加强网络思政工作队伍的建设,加大兼职思政工作队伍的力量;要建立系统的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工作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提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要精心打造一直会做思想宣传,会做思政工作的过硬队伍,把思政工作,思想宣传做到人,做到日常。并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探索以教学效果、育人效果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

对于青年学生来讲,要找準思想政治教育和他们理论兴趣的共鸣点进行宣传思想工作。讲清楚中国发展史,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行,讲清楚中国道路到底该怎么走,怎么走才能走的对行得通,引导学生掌握运用科学理论真谛,建设中国。

三、问题导向推动改革创新

宣传思想工作现在进入了守正创新的重要阶段,高校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入改革攻坚的阶段,要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围绕突出问题、难点问题,创新思路、积极作为,找准切入点、突破口,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一抓到底,真正解决一两个关键问题,以破解问题的实效带动整体工作质量的提升。

(一)加强理论武装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向纵深发展,这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政治责任,如何深入理解,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是宣传思想工作当前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强化马克思主义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指导地位,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课程建设。把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编写大学生看得懂、喜欢看、有感悟的教材,讲好中国故事,讲清楚中国社会发展的道理,增强广大师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二)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进一步强化阵地意识,抓好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管理。加强教材使用、教学管理、教师引进、学生活动等方面的政治把关,加强课堂、讲座、论坛、报告会、学生社团以及出版物、教室、会议室等管理;完善网络和各类新媒体阵地管理,提升应急处理的能力;进一步做好抵御和防范校园宗教渗透、做好少数民族等重点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涉外事务要严格履行审批报备程序等等。各级责任部门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宣传思想工作在高校没有杂音,同时避免正确的意识形态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

(三)从青年需求出发,结合实践,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话语体系

青年学生的思维活跃,“00 后”大学生性鲜明、追求新鲜,是网络的原住民。对这一代青年的思想文化宣传与教育不能再高高在上说教式了。充分利用自媒体等工具对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平等的对话,在不断地的思想交流中碰撞出火花,从而引起学生来自心底的共鸣。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话语主导权、主动权,增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解释力、渗透力、穿透力、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曾位.课程思政融入高职数学的教学实践探索[J].科技风,2019(21).

[2]李家俊.“三个结合”推进高校思政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9).

[3]邓光芒.习近平思政思想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5):69-70.

猜你喜欢

宣传思想工作改革创新高校
高校教师思想理论学习的思考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