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设计

2020-06-29胡纯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初高中课程标准核心

胡纯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立德树人的目标,为高中地理教学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利用地理方法、地理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并使个人综合能力得到凝练与升华。现阶段有些初高中地理的衔接不尽如人意,课程设计衔接不畅。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缺乏正确的地理思维能力,就会跟不上学习进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据地理核心素养进行高中地理课堂设计,能够为地理学科发展提供动力,降低高中地理教学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与教学重点存在明显不同。例如,《自然环境》一节中,教学重点是认识亚洲的地形、气候及河流特点。虽然初高中地理都是对地理自然环境进行介绍,但是初中地理更加侧重对自然要素的了解,而高中地理则重视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从课堂设计来看,初高中地理教学在课堂提问上也存在区别。分析初高中课堂提问方式可以看出,初中课堂提问以提问教材知识为主,提问更加直观浅显。教师多在提问后提供可供选择的答案,或者学生可以直接在书本上找到答案,或者猜选一个答案。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仅进行简单总结。而高中地理课堂提问则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从对比可以看出,初中地理教学重在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讲授,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高中地理教学则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讲解只是辅助,引导和帮助学生思考。

二、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策略

1.基于地理课程标准,深挖教材中的地理核心素养。

课程标准一般对学科课程性质、教学目标、课程实施等给出了明确的指导和建议,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参考的指导性文件,它为教学指明了方向。高中地理教学应当以课程标准为准则,按照内容要求实施教学,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同样,在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上,应当深挖教材中的地理核心素養,从多个角度解读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及编排设计上充分体现地理核心素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其植入学生思想当中。教师应当从学生角度出发,在初高中衔接的关键阶段,更要准确分析课程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内容编排设计是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有关地球运动的教学为例,初中与高中地理中都有一定的教学要求。初中地理主要介绍了地球自转及公转的简单概念及意义,高中地理内容则难度大大增加,从自转、公转方向、周期、速度等方面对教学内容进一步深化。为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建议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分为课前探究、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三个环节,逐步推进教学进度。在课前探究阶段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通过阅读掌握基础知识,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并回顾初中所学知识。在课堂自主探究阶段,通过基础问题的提出,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因材施教、查漏补缺。在合作探究阶段,需要引导学生走出初中知识体系限制,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给出具体的材料与案例,简单分析地球运动。因为学生在初中地理学习阶段已经对高中地理相关知识点有了初步接触,所以,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其自主得出结论,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3.创建多元化评价机制。

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是衡量个人综合素养水平的重要手段,地理核心素养也应当是多元化、多方面的,每一名学习者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也应当是多元化的。知识只是载体,学科核心素养才是最终培养目标,教师应当从知识、方法、能力、思维等多个角度进行客观、系统的评价,注意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及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离不开教师的顶层设计。教师应当从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视角出发,科学进行教学内容组织与教学实施,从课程编排、设计、选取及组织上合理调整,明确地理学科的培养任务,因材施教,不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完成初高中地理教学的顺利过渡。

猜你喜欢

初高中课程标准核心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