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习惯养成的思考与探索

2020-06-28张玉臻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习惯情境

张玉臻

摘 要:通过对幼儿习惯养成方面进行调研,总结出了幼儿习惯养成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从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家庭原因、社会原因三方面分析了原因,得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习惯养成 教育

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较为稳定的行为倾向,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是后天获得的,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通过外显的形式进行表现,但背后有深层的心理基础,习惯一旦养成便成为一种行动倾向,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

一、幼儿习惯养成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中存在溺爱幼儿

现在社会家庭中祖父母成为照顾幼儿的主力军,隔代教育中普遍存在娇惯宠爱幼儿,对幼儿迁就、姑息、言听计从、缺乏约束的规矩要求,这种无原则的娇惯会导致幼儿不讲道理、任性等不良习惯的养成。

(二)家庭教育方式不统一

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比较多,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因为每个人的生活背景、成长经历及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差异,使得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都不尽相同,会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幼儿生理心理特点

幼儿的好奇心强,对周围的一切事物觉得新鲜并且感兴趣,凡事都想一探究竟,什么事情都可能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有些时候,幼儿会把一些东西拆开仔细的来看,有些家长会觉得幼儿在搞破坏,从而打骂孩子,其实应该疏导教育,并且能够满足他们的一个好奇心,和他们一起探求真相,并认真对待孩子所询问的问题并陪他探究出答案。

幼兒喜欢模仿,通过模仿学习一些知识,对他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家长和教师在生活中更应该规范言行,做好榜样。

幼儿时期情绪不稳,情绪波动会比较大,远远不及成年人稳定,得一点成绩就得意忘形,受点挫折就灰心放弃,也是非常常见,家长和教师要因势利导。

幼儿脑机能的发展方面,兴奋和抑制机能不断增强,但两者之间不平衡,兴奋大于抑制,比较缺乏克服困难的一种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家长和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而有意抑制和延缓幼儿的行为。

幼儿的认知以自我为中心,觉得我喜欢的就是别人喜欢的。例如,我愿意玩水,把水弄得到处都是,那爸爸妈妈也喜欢和我一起玩水,所以家长会不理解孩子的一些举动,认为孩子是不懂事,不听话的表现,从而造成双方的隔阂,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

(二)家长对幼儿家庭教育的认知

很多家长认为幼儿的教育成长过程不重视,觉得能够满足幼儿的物质、精神、生活上的需求就可以,幼儿园或幼儿教育机构能教会幼儿这个年龄阶段所需要的知识,实际上家长长时间的教育与指导才是幼儿阶段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还有许多家庭父母由于父母工作原因,孩子完全交由老人照看,而祖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通常有限,更不重视幼儿习惯的养成,造成父母在幼儿习惯养成方面的缺失。还有一些家长由于自身习惯存在问题,如做事拖拉、不注意卫生习惯、说脏话等。幼儿时期正是模仿欲很强的时期,并不会分辨哪些应该学,哪些不应该学,所以这些不好的习惯也会模仿,这就要求家长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严以律己。

家长缺乏科学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并且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就会导致当幼儿犯错误后情绪失控,只会使用又吼又叫批评惩罚单一的手段,对幼儿的心理和生理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三)生活环境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幼儿的生活品质的提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幼儿的生活空间,家长因为工作忙,压力大,不能及时与幼儿沟通交流,导致幼儿产生孤独感,这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习惯养成受到制约。

三、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与途径

好习惯是幼儿终生发展的基础。3—6岁学前期是幼儿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要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和性格,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开始。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身心的健康、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熏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对幼儿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将伴随幼儿的一生,使幼儿终身受益。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家庭教育中可以通过“示范教育六步法”实现。即“导入—讲解—示范—练习—规范—巩固”的步骤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导入:将养成某个行为习惯的原因和益处告诉幼儿;

讲解:将行为习惯的具体要求、规则告诉幼儿;

示范:成人对此项行为或规则进行示范、讲解;

运用:幼儿根据成人的示范和讲解,反复练习、运用;

规范:成人观察幼儿的行为,对不正确的行为给予纠正,逐渐规范幼儿行为;

巩固:成人督促幼儿反复练习巩固,使其完全掌握行为,形成习惯。

例如,为了让幼儿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形成良好习惯,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先向幼儿解释为什么要认真洗手,可以设置情节,说手上有小虫子,如果不洗手就吃东西,小虫子就会进入肚子里。然后提出洗手的具体要求,家长边讲解边示范,再让幼儿反复练习。在幼儿洗手时,告诉幼儿哪个动作做不到位,在幼儿洗手时,耐心多次指导、多次提醒、督促其纠正不正确的动作,使正确动作得到练习巩固,形成习惯,在此基础上,再向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告诉幼儿水流不能太大,要节约用水等等,同样多次训练,使幼儿掌握并形成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幼儿园活动中通过“情境讨论六步法”实现。即“情境—提问—讨论—标准—实践—评价”的步骤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情境:利用故事、情境讲述、情境表演等形式,创设一定的情境;

提问:结合情境,提出所要改正的不良行为习惯;

讨论:分析情境中的行为习惯是否正确,并讨论应当怎样做;

标准: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共同制定出好的行为习惯的标准,以供大家参照执行;

实践:对照标准,在实践中反复练习、运用;

评价: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评价,巩固好的行为,使其成为习惯;对不好的行为予以纠正,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曲桂宇.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6(07).

[2]贺琛蓉.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4 (02).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习惯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上课好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