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学史:轨迹概念教学中的问题串设计

2020-06-27张佳淳汪晓勤

关键词:问题串深度学习

张佳淳 汪晓勤

摘要:从古希腊数学史料出发,利用问题提出的策略,提炼有关的轨迹问题,然后根据深度学习的四个原则,对这些问题进行编排,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问题串,从而为HPM视角下的轨迹概念教学提供参考。这个问题串体现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知识之谐”“探究之乐”“方法之美”“能力之助”“文化之魅”“德育之效”。

关键词:HPM 深度学习 轨迹概念 问题串

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有四种功能:诱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供学习线索、提供练习与反馈机会、助推学习结果的迁移。已有研究表明,在一节50分钟的初中数学课上,高效的教师平均提出24个问题,而低效的教师平均提出8.6个问题。因此,问题设计至关重要。但是,如果问题设计缺乏整体性,则会导致课堂教学内容零散,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提升。从问题走向问题串,不仅能更简洁、连贯、有效地驱动教学过程,而且能让学生在解决系列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提炼知识、总结问题解决策略。

沪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9.6轨迹》一节,在简单地引入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和圆这三类基本轨迹后,给出了4道例题、2道练习,共计13个轨迹问题。但是,这13个问题之间缺乏关联性和递进性,不能形成问题串。那么,针对轨迹概念的教学,能否设计出理想的问题串呢?

数学发展史就是一部问题解决的历史,蕴含着无数的数学问题,其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于数学教学。当然,要设计理想的数学教学问题串,还需要兼顾问题的“历史序”“逻辑序”和“学生心理序”。为此,除了对问题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以及对教材和学情进行分析之外,还需要寻求相关学习理论的支撑。

下面,从古希腊数学史料出发,利用问题提出的策略,提炼有关的轨迹问题,然后根据深度学习的四个原则,对这些问题进行编排,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问题串,从而为HPM视角下的轨迹概念教学提供参考。

一、轨迹概念教学中的问题提出

古希腊数学家研究过三类轨迹,即平面轨迹、立体轨迹和线轨迹。平面轨迹包含直线和圆,立体轨迹包含三类圆锥曲线。古希腊数学家在解决三大几何难题时已经利用了轨迹;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的一些命题已涉及某些平面轨迹;阿波罗尼奥斯在《平面轨迹》中专门探讨了八类平面轨迹问题。因此,古希腊数学文献为轨迹概念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教师从无到有地提出问题时,往往会觉得“腹中无墨,锅中无米”。这时,数学史料便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当然,还需要利用问题提出的一些策略。当数学史料本身是一个数学问题时,可以采用复制式、情境式(仅改变情境)、条件式(改变已知条件)、目标式(改变要求目标)、对称式(将已知条件和要求目标互换)、链接式(对现有问题进行扩充,让新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现有问题的解决)和自由式(改变情境、条件和目标)等策略提出问题;当数学史料是一个数学命题时,可以采用情境式、条件式、目标式、对称式和自由式等策略提出问题。

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了解的轨迹类型),通过对古希腊有关平面轨迹史料的整理与选择,我们采用适当的问题提出策略,最终得到—组问题(见表1)。

二、深度学习的原则及其与问题串设计的关系

深度学习是“21世纪技能”形成必不可少的途径。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认为,深度学习是个体将已学的知识从一种情境应用到另一种情境的过程,即迁移。孙妍妍等人认为,将“21世纪技能”与深度学习联系在一起的正是“迁移”这一经典概念,深度学习的本质是形成可迁移的知识。Goldman和Pellegrino分析了1955-2015这60年里基于研究的学习、教学、评估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以及它们对教学和评估设计的影响,归纳出了深度学习背景下的四个学习原则:

1.学生来到教室学习的时候,并不是白纸一张,相反,他们带着来自先前教育经验的知识。

2.知识的内容和组织至关重要,为了发展探究能力,学生必须:(1)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2)在概念框架的背景下理解事实和想法;(3)以有助于检索和应用的方式组织知识。

3.元认知过程有助于增强学习能力。

4.学习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人们经常通过社会交往进行学习。

一方面,学生学习最终的目标(之一)是迁移(运用),而最大的障碍就是不会迁移。数学教学中,虽然不同的问题往往具有某些一致性(相似或相关),但是,表述、条件、目标等的多样化往往会阻碍学生对它们的识别与解决。问题串中不同问题之间或明或暗的关联与递进,往往可以促进学生对已解决问题(已学习知识、已获得经验)的迁移运用。

另一方面,在有关问题串设计的已有文献中,部分研究结论与上述四个原则不谋而合。王先进认为,设计问题串时,同样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原有知识或经验为起点。该观点与上述原则1一致。崔艳君提出,教师应通过设计有层次、有方向的问题串,把零散的知识结合起来,建立相互聯系的系统,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稳定的知识链,当需要知识的时候,能快速提取信息;章建跃等人提出,以问题串为线索的教学过程设计,应为学生搭建理解的平台,铺设对概念进行概括的路线和阶梯。这些观点与上述原则2相对应。宋晓平等人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多种问题均可归为元认知问题,这类问题能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对自我进行元认知监控,并根据监控结果调整策略,以完成任务。该观点符合上述原则3所强调的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罗国忠指出,小组讨论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问题串,可有效训练学生提出探究问题的能力。该观点与上述原则4相匹配。

因此,我们认为,深度学习的四个原则能够指导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串设计。

三、轨迹概念教学中的问题串设计

为了使表1中提出的问题形成整体系统(而不是零散的),并且贯穿全课(而不是只出现在新课引入或知识探究环节),我们以问题1为起点,依次进行难度递进的变化和推广,从而得到新的问题;以“△ABC的边BC=2cm”(即三角形的一条边固定)为统一背景,将各个问题串联起来,从而形成问题串。在具体的设计中,深度学习的四个原则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用原则1指导设计

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特征是,激活学生对主题的认知基础,并提供机会使学生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往往已接触过相关知识。但是,学生借助先前所学形成的对新知识的理解,可能比较浅显,甚至存在错误。应该通过教学,让深刻的、正确的认知取代浅显的、错误的认知,让学生看到后者的不足之处。

学习轨迹概念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平行线、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和圆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具备了这四类基本轨迹(我们认为教材中引入的三类基本轨迹是不全面的,漏掉了平行线)的认知基础。但是,对于轨迹问题,还要求同时论证其纯粹性与完备性,即论证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学生对此认识不足,普遍存在以纯粹性掩盖完备性的情况。为了引导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已有认知,并纠正论证的易错点,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

问题1 如果△ABC的面积为已知数,那么顶点A的轨迹是什么?(两平行线)

问题2 如果△ABC是以BC为底的等腰三角形,那么顶点A的轨迹是什么?(线段垂直平分线除去一点)

问题3 如果∠CBD大小固定(不为平角),且BD与BC相等,△ABD面积与△ABC面积相等,那么顶点A的轨迹是什么?(两角平分线及其反向延长线除去一点)

问题4 如果△ABC是以BC为腰的等腰三角形,那么顶点A的轨迹是什么?(两圆除去两点)

这里,问题1就是表1中的第1题(用符号语言表达),问题2是表1中的第7题在统一背景下的条件式改编,问题3是表1中的第5题在统一背景下的条件式改编,问题4是表1中的第9题在统一背景下的条件式改编。它们分别对应四类基本轨迹。

而且,在三角形的统一背景下,问题1特别需要注意完备性的验证,问题2特别需要注意纯粹性的验证,问题3、4同时需要注意完备性和纯粹性的验证。

(二)用原则2指导设计

该原则来自一份对专家和新手学习效果的比较研究:相比于新手,专家对知识的理解更为系统化,他们将知识联结并组织成有意义的模式或图解,反映出深刻的理解,这有助于他们记住和选取相关信息,从而进行知识迁移。

学生通过上面四个问题,认识了四类基本轨迹后,教师应该对问题进行变化和推广,让学生体会到基本轨迹的多元表征,然后引导学生提炼不同表征的共同本质(即寻找“变中不变”),并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即关注“多题一解”),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有层次性和条理性的轨迹概念框架,促进知识迁移。

具体地,由问题2可以变化或推广得到:

问题5 在△ABC中,若AB:AC=2:1,则顶点A的轨迹是什么?(圆)

问题6 在△ABC中,若∠BAC=90°,则顶点A的轨迹是什么?(两半圆)

问题7 (1)在△ABC中,若∠BAC=60°,则顶点A的轨迹是什么?(两优弧)

(2)在△ABC中,若∠BAC=120°,则顶点A的轨迹是什么?(两劣弧)

这里,问题5相当于将问题2的条件“AB:AC=1:1”变为“AB:AC=2:1”,也就是表1中的第8题;问题6、7相当于将问题2边长关系一定的条件变为角的大小一定,其中问题6也就是表1中的第4题,问题7也就是表1中第3题的两个特殊情况。

由问题3可以变化或推广得到:

问题8 若DE与BC平行且相等,△ADE面积与△ABC面积相等,则顶点A的轨迹是什么?(平行线)

问题9 若∠CBD大小固定(不为平角),且BD与BC相等,△ABD面积与△ABC面积之比为2:1,则顶点A的轨迹是什么?(两角的“不平分线”及其反向延长线)

问题10 若DE与BC平行且相等,△ADE面积与△ABC面积之比为2:1,则顶点A的轨迹是什么?(两平行线)

这里,问题8、9、10相当于将问题3的条件“∠CBD大小固定”或“△ABD面积与△ABC面积相等”变为“DE与BC平行”或“△ABD面积与△ABC面积之比为2:1”,也就是表1中第6题的三个特殊情况。

这样,基于问题1-10,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炼轨迹表征的本质:在平面几何中,两个条件决定一个点(对具体的轨迹类型,可具体地分析“两个条件”)。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解决轨迹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描点法或转化法(转化为基本轨迹)。

(三)用原则3指导设计

元认知是一个主动监控学习的过程:什么是被理解的,什么是没被理解的?哪些符合当前的概念,哪些不符合当前的概念?回答了什么问题?有什么进展?……通过元认知,学生可以培养以下能力:猜想,向自己解释以提高理解,注意未能理解的地方,激活背景知识,提前计划。

教師可以利用波利亚的“解题表”,帮助学生构建解决轨迹问题的元认知体系。首先,熟悉问题:动点满足的两个条件是什么?其次,寻求解题方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四类基本轨迹?能否考虑特殊点?然后,书写过程:直接画出图形或描点观察,再采用文字语言描述轨迹,并判断是否符合纯粹性与完备性。最后,总结与回顾:动点的条件与同类型题目是否有共性?如何纳入轨迹的知识框架?

通过上述10个问题,学生已经学习了四种基本轨迹的不同表征和共同本质,感悟了轨迹探求的一般过程。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帮助学生监控学习进度:

问题11 若△ABC是等边三角形,则顶点A的轨迹是什么?

问题12 若△ABC是等腰三角形,则顶点A的轨迹是什么?

问题13 若平面上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公共顶点A所对的底边长也相等,则顶点A的轨迹是什么?

问题14 若平面上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为2,公共顶点A所对的底边长也相等,则顶点A的轨迹是什么?

问题15 若平面上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为B,公共顶点A所对的底边长也相等,则顶点A的轨迹是什么?

这五个问题是之前问题的进一步特殊化或一般化。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仅可以关注元认知过程,而且能够充分理解轨迹概念,破除思维定式,提高思维的灵活性。问题11是问题2和问题4的“交集”(特殊化),需要运用交轨法,能让学生注意到轨迹也可能是有限个点。问题12是问题2和问题4的“并集”(一般化),需要分类讨论,能让学生注意到轨迹也可能是多条直线或曲线的合并。问题13是问题3和问题8“并集”的进一步一般化(公共顶点A所对的底边所在直线除了相交、平行,还可能重合),问题14是问题9和问题10“并集”的进一步一般化(公共顶点A所对的底边还可能共线),问题15是问题14的進一步一般化(面积之比不确定),它们都需要分类讨论。

(四)用原则4指导设计

当学生合作时,他们使思维对彼此可见,从而分享、讨论可能的挑战,扩展彼此思维和理解的策略和观点。各种类型的合作学习,对个体学习都有积极的影响。教师要设置具有挑战性以及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碰撞思维,融合理解。特别地,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时,可以不局限在数学范围内,而拓展到人生、文化等领域内,进行更发散的关联、想象,以真正提出具有充分开放性的问题。

上面的问题5、9、14、15对学生来说,就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可以重点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或者留给学生课后充分思考、探究。

此外,教师还可以提出以下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的小结与提升:

问题16 你能不能自己提出并解决一个轨迹问题?

问题17 你的成长轨迹是怎么样的?

问题18 人生的轨迹该怎么走?

问题16检查学生学习情况;问题17、18升华课堂格局,引发学生思考人生规划。

四、设计反思

上述基于数学史、利用问题提出的一些策略、根据深度学习的四个原则设计的轨迹概念教学问题串(问题1-18),以四类基本轨迹为核心,以线段(长度)、角(角度)、直线、圆、平行、垂直、平分(对称)、三角形(面积)等为要素,既纵向承接上节课的内容,又横向涵盖平面几何中常见的元素。其结果更是反映了集合思想在平面几何中的渗透:不同的轨迹图形对应不同的点的集合,交轨法的结果为多个图形公共点所成的交集,分类讨论的结果为多个图形的所有点所成的并集。其内涵之丰富、变化之多元,是理想的描述与解释轨迹概念、引导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材料,甚至可设计为一节轨迹练习课或复习课。

进一步来看,这个问题串还体现了以下教育价值:

1.构建知识之谐。问题串不仅揭示了古希腊轨迹思想的源与流,而且向学生提供了古人研究轨迹的视角,即从静态的曲线看动态的轨迹,从几何元素的运动变化看不变量。

2.营造探究之乐。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问题串,是围绕学生“最近发展区”搭建的“脚手架”,为学生提供了拓展探究的机会与材料,使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中弥合个体问题解决能力的差距。

3.彰显方法之美。轨迹问题串的解答利用了描点法或转化法,其中的部分问题需要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而纯粹性与完备性的检验也渗透了特殊化(注意特殊位置的点是否符合条件)和反证法的思想。

4.实现能力之助。首先,利用描点法观察并猜想轨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其次,对轨迹问题纯粹性与完备性的辨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再次,概括不同表征的共同本质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5.展示文化之魅。一方面,问题串以满足条件的动点为载体,以交轨法为手段,以分类讨论为思想,呈现了一个多彩迷人的平面轨迹图景,让学生领略到轨迹的多元性;另一方面,问题串跳出纯粹数学内容,既为数学平添了“人情味”,更将课堂上升到哲学思考的层面,体现了数学与人类其他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系。

6.达成德育之效。问题串的设置由易到难,可帮助学生培养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探究精神,形成不畏困难、越挫越勇的学习态度,重塑独立自信、乐学善学的学习信念,从而有效落实学科育人。

猜你喜欢

问题串深度学习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精心设计问题串 提高复习有效性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以问题串为主线、以概念图为依托的课堂教学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精心设计“问题串”,提升高三数学复习效率
“问题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