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谱CT在痛风石检测应用中的价值研究

2020-06-24胡晓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0期
关键词:能谱宝石痛风

胡晓华,王 军,陈 娟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江苏 扬州 225001)

痛风石,即痛风性结石,是以血尿酸水平升高为基础病理,以谷氨酸钠尿酸盐皮下聚集形成结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病。GE宝石能谱CT是继螺旋CT和多排CT之后的又一重大CT革命,具有多参数成像的显著特征[1]。本文以我院收治的60例疑似痛风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能谱CT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6 0 例疑似痛风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 0 1 6 年6 月~2 0 1 8年6 月。 其 中, 男3 4 例, 女2 6 例; 年 龄25~62岁,平均(46.34±5.27)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CT检查和GE宝石能谱CT检查。GE宝石能谱CT检查步骤:根据患者临床体格触诊结果,对怀疑沉积有痛风石的外周关节予以能谱扫描(GSI),设置扫描参数:电压:80/140 kVp,扫描层厚:5 mm,间隔层厚:5 mm,重建层厚1.25 mm,探测器准直:64×0.626 mm,螺距:0.984:1。由两名资深影像学医师对扫描结果进行读片、分析,获得最终的诊断结果[2]。

1.3 统计学方法

以美国风湿病协会痛风诊断标准为金标准,根据常规CT检查和GE宝石能谱CT检查结果,计算其诊断痛风石的灵敏度;同时,分别统计两种检查方法对软组织肿胀、关节积液及骨质破坏的检出率。统计软件采用SPSS 20.0版本,以(n/%)的形式对计数检测数据进行表示,数据之间的比较用x2对其进行检验,P<0.05提示数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常规CT与GE宝石能谱CT诊断痛风石的敏感性、特异性

从表1可以看出,常规CT诊断痛风石的灵敏度为77.78%,能谱CT为88.89%,能谱CT高于常规CT(P<0.05)。

表1 常规CT与GE宝石能谱CT诊断痛风石的灵敏度比较

2.2 常规CT与GE宝石能谱CT对软组织肿胀、关节积液及骨质破坏的检出率

从表2可以看出,GE宝石能谱CT对软组织肿胀、关节积液及骨质破坏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CT(P<0.05)。

表2 常规CT与GE宝石能谱CT对软组织肿胀、关节积液及骨质破坏的检出率(n/%)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对该病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诸多研究报道强调,在痛风结石慢性期病变经过治疗有一定的可逆性[3-4]。因此,加强其早期准确、及时的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GE宝石能谱CT是继螺旋CT和多排CT之后的又一重大CT革命,使CT从解剖形态学成像进入了组织成分的分析,开创了能谱CT成像的新纪元。在临床实践应用中,与传统CT相比,GE宝石能谱CT采用了101个单能量成像,具有高清晰度、能谱成像、动态500排灌注成像、低射线剂量、临床应用领域广泛等显著特点,在临床应用中有效提高诊断精度和安全性,消除常规CT的盲区,为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可靠、安全的诊断依据[5]。在痛风性结石的诊断中,本研究中常规CT诊断痛风石的灵敏度为77.78%,能谱CT为88.89%,能谱CT高于常规CT(P<0.05);且GE宝石能谱CT对软组织肿胀、关节积液及骨质破坏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CT(P<0.05)。即能谱CT诊断痛风石的灵敏度较高,且对患者病理特点的检出率高于常规CT。

猜你喜欢

能谱宝石痛风
能谱CT在术前预测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痛风的治疗
“种”棵宝石树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CT能谱成像在鉴别肾上腺意外瘤:乏脂性腺瘤及嗜铬细胞瘤中的价值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能谱CT对肺内占位良恶性鉴别及诊断价值
夏天,从第一次痛风开始预防
电子材料分析中的能谱干扰峰
宝石迷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