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2020-06-24左同军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0期
关键词:计分腰痛腰椎间盘

左同军

(江苏省淮安市一院三分院,江苏 淮安 22300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指患者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再加上各种外力因素导致椎间盘的纤维环被破裂,进而直接刺激或者压迫与之相邻的脊神经根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1]。该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并且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待来严重的影响[2]。本文将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本院2 0 1 8 年~2 0 1 9年收治的4 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双盲法分成两组,常规组患者(2 0 例),男1 1 例,女9 例;年龄(2 0 ~5 5)岁,平均年龄(40.5±11.6)岁;实验组患者(20例),男1 2 例,女8 例;年龄(2 2 ~5 5)岁,平均年龄(42.1±10.8)岁;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平均病程及性别等一般组成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参与此次研究分析的所有患者均已同意并签字。

1.2 方法

针对实验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即:使患者取卧位姿势,选取主穴为病变处相应节段夹脊穴。将各穴位进行消毒后取0.30 mm×75 mm的毫针快速刺入皮肤行提、插、捻、转手法,之后将2.8 cm艾条插于患者腰部病变节段夹脊穴针尾处,点燃艾卷在其穴位皮肤与艾条之间隔一层厚纸板防止损伤患者皮肤,待配穴针刺得气后,间隔10 min实施1次手动行针,约至每次15 min,每天1次,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针对常规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非温针灸治疗,其穴位和针刺手法均与实验组患者相同,但是不使用温针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判定:针对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目测类比定级法计分、腰痛病情计分及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记录;其中采用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MPQ)中的“目测类比定级法”对患者进行评分记录,上面标有11个刻度的直线,分制较低的刻度表示疼痛感较弱,由患者在线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位置,之后由医生进行评分;根据“腰痛病情计分表”进行量化评定,词表由患者自行填写,之后医生总分,分数较低的患者证明其腰痛病情明显改善;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百分制,分制较高的一组患者证明其效果较明显。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 P S S 2 2.0 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和±标准差(±s)表示,t值检验差异性,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目测类比定级法计分(VAS)、治疗有效率及腰痛情况计分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s)

?

3 讨 论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患者外伤劳损,造成其气滞血癖;风再加上寒湿之邪流注经络,导致其经络困阻。精气衰微,肾气亏虚,筋脉失养,治疗中实施温针灸效果俱佳。本次研究得出:实验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目测类比定级法计分(VAS)及腰痛情况计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证明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温针灸通过艾绒燃烧将热力随针身直接传入患者体内,具有行气活血、温经通络和祛湿逐寒的作用,能够很好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治疗中可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计分腰痛腰椎间盘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带定性判断的计分投票制及其公理刻画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高级教师评审倾力一线教师
基于单片机的中国式摔跤比赛计分器开发设计
职业腰痛早防治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计分考核表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