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煮散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儿的临床观察

2020-06-24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转氨酶乙型肝炎小儿

宫 廷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据相关统计指出,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达2.9亿,其中在我国就高达1.3亿。慢性乙型肝炎的传播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母婴和性接触。查阅相关研究发现小儿慢性乙型肝炎主要源于母婴传播,发病年龄长达2个月到12岁,在临床上大多无明显症状,但是通过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发现肝功能异常。目前对于小儿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是非常多的,其中以煮散剂为代表的中医药治疗因其可以有效清除病症、防止复发等优势而在中医儿科中获得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实际的病例,论述了煮散剂在中医儿科中的应用,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接诊的50例无明显症状的慢性乙型肝炎小儿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的策略均分为试验组(25例)和常规组(25例)。

纳入探讨的50例患儿中,男患儿32例,女患儿18例,年龄区间6个月-11岁,平均年龄为6.5±0.25岁。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不明显,即无显性黄疸,无乏力及大便异常等临床症状。但是在肝功能的检测,两组患者的ALT、AST 、TBIL 轻中度升高,HBsAg 阳性,HBeAg 阳性,HBV-DNA阳性。根据上述情况,将患儿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无差异, 即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组患儿实施常用治理方法,试验组患儿则在常用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逍遥散、丹参、茵陈蒿、薏苡仁等以煮散剂形式口服治疗。主方的剂量为:四克柴胡、六克白芍、三克当归、六克茵陈蒿、五克茯苓、五克炒白术、十克薏苡仁、五克丹参、二克炙甘草。若出现以下情况则视情况加入或加重相关中药材:(1)舌象脉象见湿热、黄疸偏重则可以加重茯苓为六克、薏苡仁为十二克、茵陈蒿为八克。(2)舌象脉象湿热不明显则可以加重白术为六克、柴胡为四克。(3)肝肾阴虚明显的患者可以加入麦冬三克。(4)气滞的患者则加陈皮三克、香附五克、砂仁二克。中药在干燥之后研磨成粉,储存在密闭的容器中。患者每天煎煮散剂至沸后5分钟左右即可制成100mL 左右的中药液,每天服用两次,以一个月作为一个疗程。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和x2检验,其中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之后,治疗前后对比试验组患者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检验值治疗后均有下降,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即P<0.05;常规组患者治疗前后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检验值无明显的下降,差异缺乏统计学意义,即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对比

3 讨 论

慢性乙型肝炎小儿患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要积极有效的加强对小儿患者的治疗。小儿体质与成人体质存在诸多不同,逍遥散缘起于汉代的《伤寒论》,经《金匮要略》发展,最后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首次形成。逍遥散佐以其他的中草药可以一起达到疏肝解郁,健脾和营的功效。因此在中医治疗方法上则选取清热利湿为主,养肝健脾为辅。

然而,在本组研究对象中发现,由于中医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目的是清热利湿,因此其所产生的疗效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实际的情况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使用具体的剂量和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发现使用煮散剂的时候,患者的依从性有一些差,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汤剂使用不便。另者煮散剂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工的时候,虽然研磨成粉但是不可太细而导致煎煮之时出现药物有效成分溶出。各种成分在混合之后要及时密封保存,在加工散剂的时候要注意使用取暖器或者强阳光弄干。

综上可知,使用煮散剂在临床中有着非常好的疗效,这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防止病症的复发。

猜你喜欢

转氨酶乙型肝炎小儿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小儿涵之三事
转氨酶高与肝炎
小儿难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