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坝上地区深度贫困县精准扶贫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2020-06-23王宇翔解丽君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

王宇翔 解丽君

摘 要 河北省坝上深度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公共基础设施服务状况及人民生活水平等较差,脱贫攻坚任务很重。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扶贫资金不足、产业带动能力欠缺、生态环境基础脆弱和返贫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基于此,总结扶贫经验及相应对策,为脱贫攻坚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深度贫困;精准扶贫;河北省坝上地区

河北省坝上地区深度贫困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等各方面条件有限,在脱贫返贫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河北省委及省政府积极出台政策方案,明确对坝上地区康保等10个深度贫困县、206个深度贫困村加大财政支持,进行集中攻坚。2020年2月29日,河北省政府发布,经省扶贫开发及脱贫工作领导小組认定,批准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丰宁满族自治县等13个县及涿鹿县赵家蓬区均退出贫困县。这标志着河北省贫困县全部“摘帽”,自此告别区域性整体贫困。遵循“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和不摘监管的总体要求,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抓好后续工作,防止懈怠松劲现象,保持良好态势。

1 坝上地区深度贫困县扶贫问题分析

坝上深度贫困村地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产业扶贫为抓手、以中心村建设为核心强力攻坚,取得一定成效,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1 扶贫资金不足

深度贫困县经济发展落后,经济总量较小,人均GDP和财政收入占比均低于河北省平均水平。经济运行质量较差、调控能力弱、工业企业散且小、没有支柱企业。因此需注入一定扶贫资金,拉动经济增长,创造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有:扶贫资金投入无法满足脱贫需求,基础设施项目虽部分得到落实但资金投入不能满足需求;扶贫资金整合度不高、互助资金量少且覆盖面小;精准扶贫项目资金投入相对滞后,涉农资金立项程序存在不规范现象等[1]。

1.2 产业带动能力欠缺

坝上深度贫困县受自然环境和贫困人口文化素质影响,群众收入主要依靠农牧业,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后劲儿不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有:以普惠政策替代特惠政策,导致专项扶贫资金流失,扶贫对象在产业开发中被边缘化;扶贫产业开发存在较多制约因素,如缺乏管理技术、劳力等;坝上群众分散生产难成产业规模,扶贫资金缺少监管;扶贫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差、辐射带动力不够;贫困群众缺乏组织性,贫困农户参与产业难、产业贷款难,产业带动能力弱,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等。

1.3 生态环境基础脆弱

坝上深度贫困县多数村子分布较散,交通等基础设施和资源条件相对较差,且基础设施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特点,公共服务也不够完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由于地理位置独特,主要气候特点为天寒、水少、风大、风口多,荒漠化和潜在荒漠化程度高,生态环境脆弱。虽完成了各类生态工程,但由于有些村子与浑善达克沙地相连,受“十年九旱”气候影响,传统种养殖业不能满足农民收入增长需求;此外,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和居住条件差等问题较为突出[2]。

1.4 劳力不足,返贫严重

近年来,坝上深度贫困县人口持续减少,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较低,思想观念落后,因此生产经营能力不足,抵御风险及自我发展能力脆弱。“等、靠、要”思想严重,国家惠农政策实施及社会各界的捐助,使一些贫困户产生严重依赖思想,被动参与脱贫项目,导致返贫现象严重。

2 坝上地区深度贫困县扶贫经验对策

由于群众脱贫意识不足且观念落后、产业项目落地难且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等多种原因,坝上深度贫困县虽已完成脱贫摘帽,但仍要面对防止返贫和出现新贫困群体的问题。因此,结合坝上深度贫困县的实际问题,需总结经验采取相应对策,以巩固扶贫已有成果。

2.1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扶贫机制

深入贯彻中央精神、省市常委会议精神,一手抓帮扶,一手抓治理,执纪从严、建章立制,为脱贫攻坚营造良好政治环境,提供强有力制度保障。坚决防止弄虚作假、数字脱贫,力戒形式主义。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让贫困农户切实享受到扶贫帮扶政策。不断完善督查巡查、考核评估办法,切实给基层干部减轻负担。健全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统筹协调,整合资金,形成社会帮扶体系[3]。

2.2 做到全面覆盖,精准识别“回头看”

实行精准识别“回头看”,定时核实贫困人口信息,一户一台账、一人一卡册、一村一方法。核准贫困户家庭状况、收入来源等,找准脱贫需求,科学制定脱贫计划、明确帮扶项目及帮扶责任人,做到定户、定人、定责、定时及底数清、问题清、责任清、任务清、对策清。建立贫困户、贫困村脱贫进退机制,动态管理,制定严格、透明、规范的退出标准和流程。对新增贫困户及时纳入扶持范围,对贫困村、贫困户定期监测评估,制定帮扶政策,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4]。

2.3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产业就业扶贫

探索集中安置、“两区同建”模式,合理搬迁安置。针对无生产能力但有生活能力的贫困、空巢老人和“一人一户”贫困群众,推广互助幸福院养老模式,积极探索保障新模式。针对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等突出问题,推进人口集中居住、土地集中经营、生产要素集中整合。探索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改造农村危房,设立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农村保障房。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进行移民社会和产业园区“两区同建”,抓好搬迁人口就业工作,完善配套服务设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实施易地搬迁扶贫项目,搬迁安置项目以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5]。

2.4 实施产业扶贫政策,开发绿色产业

把产业就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建立扶贫长效机制。依据“1+N”脱贫工作思路,在省、市、县驻村工作组帮助下,以现有土地资源为基础、以项目攻坚为突破、以产业脱贫为抓手,细化扶贫措施,具体落实中做好“三覆盖两集聚一提升”工作。推动特色产业发展,进行光电可再生清洁能源产业开发。深度贫困县光能资源充足地区,立足资源优势,进行光电开发,建设国家可再生能源综合示范区,打造光伏特色小镇。开发风电产业脱贫,依据深度贫困县特殊自然、气候和区位条件,开发风电产业脱贫,实现深度贫困地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绿色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延伸产业链条,发展林草生态产业。发展现代特色农牧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培育生态旅游服务业,打造国家级草原牧场示范区,围绕绿地行动创新造林投入机制,举办草原国际马拉松赛、草原国际风筝友谊大赛等品牌活动,积极建设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以新业态、新模式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

2.5 推动“双基”提升工程,加强美丽乡村建设

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契机,推动“双基”提升工程,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2014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关于农村公路发展报告上提出,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設,打通贫困地区对外通道,实现项目合作、经济技术和信息交流的通畅,拓宽坝上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展空间。把深度贫困村脱贫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示范村和一般村建设相结合,改善贫困村民众人居环境。示范村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原则,对照美丽村庄标准打造居住集中、群众积极性高、产业集聚度高的深度贫困村,对建档立卡户、非建档立卡户差异化扶持。推动“两改一清一拆”村庄绿化美化工程,成立农宅合作社,支持鼓励贫困人口购置或承租农村闲置房,实现“拆危房、用闲房、住好房”。

2.6 推动低保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教育文化对口帮扶

实施“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脱贫措施,确立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大病商业保险”四重保障兜底网络。加强深度贫困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对于人员认定要衔接,把建档立卡外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作为贫困人口动态调整重点,把因病、因残等原因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农村低保动态调整重点,确保“应扶尽扶、应保尽保”,落实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政策。

提高贫困人口思想、文化素质,做到“治贫先治懒,治懒要治愚,懒愚同根生,科技能脱贫”,实现内生动力加外部帮扶的“双轮驱动”。逐步消除精神贫困,引导贫困群众自强自立、争先脱贫。对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攻克“贫中之贫”。加强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争取资金、政策、人才支持。实施教育扶贫攻坚工程,提升医疗保障水平,落实医疗扶贫救助政策,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发展文化创意、体育健身等产业,打造文化软实力,助力脱贫攻坚战。

3 结语

实践充分证明,党和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精准扶贫方略实施是切实有效的,只要把通过实践检验并行之有效的制度与做法坚持下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 陈辉,张全红.基于多维贫困测度的贫困精准识别及精准扶贫对策——以粤北山区为例[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6,31(3):64-71.

[4] 马海波.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7(1):12-14.

[5] 莫光辉.精准扶贫:中国扶贫开发模式的内生变革与治理突破[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2):73-77,94.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
精确理解“精准扶贫”
浅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精准扶贫问题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普惠金融视角下大学生返乡创业与精准扶贫现状分析
论高校“智库”扶贫工程的实施及推广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