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乡村住宅更新与利用实施模式研究

2020-06-23吴春雷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更新利用

摘 要:近十几年,武汉市乡村住宅建设经历了原址立面整治、异地迁村并点、空闲房屋利用的几大阶段,使乡村住宅得到了更新和利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文章在分析武汉市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历程基础上,重点关注乡村住宅建设和更新利用,总结了三类实施模式,以促进乡村住宅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住宅;更新;利用

在国家相继实施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武汉市也相应实施了“家园建设行动计划”“三万活动”“三乡工程”。武汉市出现了诸多乡村住宅建设的新模式、新现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由此,笔者对武汉市乡村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考察,旨在分析21世纪以来武汉市乡村住宅建设及更新利用的实施方式,总结了三类实施模式。

一、各级政府财政资金补贴主导实施立面整治,实现乡村住宅“整旧如新”

2005年,中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武汉市委、市政府也响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开始实施“家园建设行动计划”,计划每年选取部分建制村作为“创建村”,开展“四通四改一化一场一室”等11个大项,24个小项建设工作。其中,“四改”是“改水、改厕、改圈、改垃圾堆放形式”。

从2005年起,武汉市先后选择330个村为试点,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2005至2006两年间,武汉市和各区财政投入专项资金6.7亿元,农民投工投劳和社会资助折合人民币2.8亿元。政府财政投入与社会资助的出资比为70∶30。扣除农民投工投劳部分,政府财政投入占70%以上。

该模式以武汉市东西湖区石榴红村为代表。石榴红村属武汉市东西湖区,是慈惠街鸦渡大队的一个自然村,位于武汉西郊,汉江北岸,占地面积200亩,居民73户210人,总建筑面积10540平方米。2005年慈惠街办事处将石榴红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并加快发展,主要改造73户居民房屋立面改造,共投入资金127.2万元,平均每户1.74万元。其中市区街三级政府出资60%,农户出资40%。农户房屋内部装修由农户自己承担(图1、2)。

这一时期是进入21世纪武汉市第一次关注乡村规划和建议,多自下而上开展,缺少系统的上位规划指导,关注装立面、拆旧房、建新房等房屋整治行为,而对影响农村地区发展的生产设施和产业发展等问题没有足够重视。乡村住宅本身的特点是量大、面广、分散,该时期多以整治为主,实现乡村住宅“整旧如新”。

二、各部门以项目整合为平台引入企业参与实施“以地换房”,实现乡村住宅“以旧换新”

2011年,武汉市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启动新一轮新农村建设工作。发展方向转向“重点打造提升”,在6个新城区各选择一个示范片,打造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和样板。其中农民居住发展策略是“向中心村镇集中”。

2005-2011年武汉市新农村建设投入以政府专项投入为主,仅能满足基础设施及村委会建设需要,难以满足涉及“村庄集并”的新农村建设需要。因此在新一轮新农村建设中,武汉市通过整合各部门项目,筹集部分资金,创新了新农村建设的模式。由于武汉市是国土资源部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城市之一,因此武汉市大力推进增减挂钩以助推新农村建设工作。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零星分散、低效利用的农村建设用地拆除并复垦为耕地,对农村居民点重新布局、集中还建,并将节约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调剂到城镇使用,将土地收益全部返还农村的一项综合土地整治活动。配合增减挂钩的实施,可通过土地级差收益筹集部分资金,助推新农村建设。

自2006年以来,武汉市编制并批复增减挂钩项目21项,涉及6个新城区,包括22个乡镇,102个行政村,23031户,78826人。截至2017年,已经完成还建搬迁11055户,39413人,涉及53个行政村,为乡村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该模式以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街为代表。东西湖区政府引入三江集团投入5.8亿参与新农村建设,实施拆村并点。除保留的3个村和6个原集镇的村外,其余52个拆迁的自然村通过实施增减挂钩项目进行拆村并點,形成“1+2+3”的村镇体系格局,即“一个中心镇、两个中心村、三个旅游基层村(保留)”。52个拆迁的自然村原有建设用地269.35公顷,规划建设用地59.54公顷,通过实施后节省建设用地209.81公顷,安置2427户,7847人。通过迁村并点和中心村的建设,使得农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从341平方米减少到115平方米(图3、4)。

柏泉街迁村并点共投入5.8亿。按照“先建新后拆旧、资金平衡有余”的原则,农户基本不用额外投入资金。

这一时期武汉市从关注农房改造转向乡村人居环境,同时从自下而上的开展转向多部门联动、多项目整合,“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使农村环境得到极大提升。乡村建设从房屋整治转向人居环境建设,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乡村住宅更多地从“整旧如新”转变到“以旧换新”,并且很多是“以地换房”异地重建,从村民自建向政府代建转变,从高度分散向集中建房转变,推动了中心村和中心镇的建设,引导村民向中心村和中心镇聚集。

三、政府“以奖代补”引导各方资金利用闲置农房,实现乡村住宅“变废为宝”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2014年全国开始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武汉市在湖北省指导下,首先开展了数轮“三万活动”。在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中,武汉市不再大规模迁村并点,而是有针对性地建设特色美丽乡村。

自2014年,武汉市级财政补贴6372万元引导各方资金参与,建设了新农村创建村(湾)和示范村湾共80个,组织开展的“入万户”“挖万塘”“洁万家”“惠万民”“通万村”等数轮“三万活动”,总共筹集资金40多亿元,成功打造了江夏区小朱湾、黄陂区杜堂村、蔡甸区大金湾等一批具有武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典范。

2017年,武汉在“三万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了“三乡工程”。近年来,因城镇化加速、人口输出,农村大量农房和农地闲置。据统计,武汉市有11.36万栋闲置农房。针对这类农村空闲农房,武汉市大力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三乡工程”,鼓励和引导市民到农村租用空闲农房,鼓励本地能人、外地企业家到乡村创业。

2017年全年,武汉通过推进“三乡工程”,回流农村社会资金达到160亿元。2017年政府财政投入与社会资助的出资比为12∶88。近两年来,武汉市贫困户空闲农房出租总数突破5000户,农村土地流转率达60%以上。

该模式以江夏区五里界街童周岭村为代表。全村下辖13个自然村,以小朱湾和童周湾风景最为优美,毗邻薰衣草风情园和七彩花海景区,与花博园遥遥相望。从2014年开始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至今,五里界街聘请专业团队规划设计,将童周岭村建设为童周岭风情小镇,并把小朱湾、童周湾打造成与休闲旅游相配套的功能接待湾落。小朱湾整体打造荆楚建筑风格,全湾旧房改造27栋,原基重建14栋。改造均是在原始建筑上进行加固、刷漆、再利用(图5、6)。

这一时期,武汉市从人居环境建设转向乡村产业振兴,引导村庄可持续发展,从上阶段的政府代建、异地重建转向合理利用,从原来的引导村民向中心村集聚、向中心镇集聚的城镇化转向城乡双向流动的新型城镇化,引导市民下乡,鼓励和引导市民到农村租用空闲农房,鼓励本地能人、外地企业家到乡村创业,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及可持续发展。乡村住宅从整治、拆迁转向合理利用,从村民自住转向向市民出租,多元化利用,变废为宝。

武汉市目前形成了这样几类村庄:一是拆迁撤并类村庄,指因重大项目建设或新型城镇化需要搬迁的村庄,或人口流失十分严重的“空心村”。以村庄整洁、环境卫生达标为人居整治标准,原则上不再给予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严格控制房屋改扩建行为,重点解决居民急需的现实利益问题,保障居民基本生产生活底线。针对该类村庄应坚持村庄搬迁撤并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二是转型提升类村庄,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通达的城郊村,和资源要素集中集聚、二三产业较为发达、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经济强村。该类村庄将进入城区,部分将变为城镇。三是特色保护类村庄,是指以文化底蕴、村庄风貌、自然山水见长的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针对这类村庄应設立特色保护类村庄开发红线,统筹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对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庄,以村落古迹、非物质文化的修复和保护为首要任务,适度发展文化旅游,有序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对于自然资源丰富的村庄,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市场化水平,走农旅结合、自然观光和生态结合的道路,彰显自然文化内涵。四是传统农耕类村庄,指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二三产业较弱、尚无条件向综合社区集中的一般村庄。针对这类村庄应继续强化农业发展,提高高标准农业种养殖基地占比。

武汉市乡村住宅建设与更新经历了原址立面整治、异地迁村并点、空闲房屋利用的几大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从以各级政府财政补贴为主,到多个政府部门搭建平台整合项目,再到积极引入企业实行政企合作,直到政府“以奖代补”引入多方资金(包括企业、个人),实现全民参与振兴乡村,武汉市的乡村住宅得到了更新和利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作者简介:

吴春雷,武昌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丽乡村建设。

猜你喜欢

更新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倒推破难点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利用
燃烧驱动连续波化学激光器的喷管发展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