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内科护理中开展协同护理方案的应用体会研究

2020-06-23毛,王

关键词:护患心内科病房

毛 毛,王 茜

(山东省烟台市市直机关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0)

心内科是医院诊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科室,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严重,且老年患者居多,这也对于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为探究心内科护理中开展协同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2月~2019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患者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2~75岁,均值(57.4±5.7)岁。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1~74岁,均值(56.9±5.8)岁。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P>0.05),符合对比需要。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心内科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协调护理模式进行干预:(1)护患之间协同护理:护理人员需要重分类了解患者的内心状况与疾病特点,采用和蔼可亲的态度接待患者,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帮助患者消除自身的陌生感与紧张感;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先帮助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心理不良情绪之后,在对其进行人性化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2)医护之间协同护理:①健康宣教: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一对一口述、发放宣传手册、开展集体讲座等方式,帮助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特点与注意事项,以此来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②基础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家属系统进行环境护理工作,注重保持好病房中的干净整洁,定时打扫病房卫生;同时还需要控制好病房的温度与湿度,促使患者能够处于一个舒适的病房环境中;③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可以与医师或营养师,共同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与个人喜好来进行;让患者多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少食生冷、刺激性强的食物。

1.3 评价标准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2]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分:总分为172分,分为四个方面,即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我概念,一共四十三个条目,分数越高代表越好,反之则越差。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采用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3]进行评估,总分为56分,共14个指标,分数越高代表越好,反之则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试验借助了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一切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上述数据统一由(±s)的方式呈现,采用t检验,当最终结果显示P<0.05时代表该项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ESCA、ADL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提高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对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ESCA、ADL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ESCA、ADL评分比较(±s)

组别 ESCA评分 ADL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30) 88.1±12.1 104.3±12.8 32.8±8.3 38.9±4.8观察组(n=30) 87.8±12.3 123.5±12.8 32.5±7.7 46.1±6.7

3 讨 论

心内科患者疾病一般比较危重,因此在心内科的护理工作中需要开展科学、核心的护理方案,让护理方案变得更加的人性化与规范化,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现阶段协同护理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临床中,其主要是以护理工作为基础,通过医护、护患、护理与患者家属之间的协同护理,以此来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通过护患协同护理,能够促使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工作,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改善护患关系,促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工作[4];通过健康宣教,能够促使医师与护士共同进行健康宣教,帮助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内容与注意事项;通过环境护理,能够促使护士与患者家属对病房环境进行维护,确保患者能够处于一个良好的病房环境中;而通过饮食护理,则能够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计划,改善患者的体质,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5]。

综上所述,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开展协同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护患心内科病房
护患沟通:妇科护理工作中具体应用探讨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分析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联合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价值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现代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及对策
浅谈心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和应对策略
病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