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甄别能力,别忽视

2020-06-22鲍思维

新班主任 2020年6期
关键词:谣言消毒价值观

鲍思维

鼠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开学延期。网课开始了,只有电子版教材,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家长着急,老师着急,孩子更着急。4月初,在市教育局的部署下,学校行政和后勤人员加班加点,快速高效地分装教材、练习册,挨家挨户邮寄配送教材。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当天下午直播答疑辅导时,我告诉学生此事,评论区一片叫好,一个学生却突兀地问了一句:“武汉的快递能收吗?那不是布满了病毒吗?”画风急转直下,几个孩子也跟着问:“消毒了吗?”“要不我们不签收了?”“是呀!本来就关了这么多天,要是因为课本染病,那才得不偿失。”……

我不禁怔了一下,马上解释:“学校工作人员进校都出示了健康码,全身用酒精喷洒消毒,所有的教材也提前消毒了,教材装袋时,老师都戴着护目镜、口罩、手套,快递员也都进行了严格的消毒。大家不用担心,只需和平时一样,收到后丢掉外包装袋,用酒精喷洒,放在门口或者阳台上静置。另外自己注意洗手、消毒就行。”

孩子们连声说:“哦,那就放心了!”

一个小插曲就这样结束了,但我心里一直绷着一根弦: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要加强了!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呢?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每日的直播答疑,我会专门留出15分钟,设置“今日关注”,带领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社会。“教材事件”第二天,我又和同学们谈论这个问题。有同学说,有段时间一些国外媒体宣扬中国的封城与隔离是违背民主自由的,扬言政府不作为,真是如此吗?

这就不单纯是谣言了。我给孩子们分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文章,还原事实。告诉学生,没有国,哪来家?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个省市的驰援、各个部门的联动,让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凝聚了强大的合力,成为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之源。世界各国携手同行,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在危难时刻同中国站在一起,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体现和最好诠释。

无论何时,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力,任何违背正确价值观的信息,一律坚决不信。

其次,要有科学精神,理性思考、批判质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批判质疑”是指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问及这段时间听到的最大谣言是什么?一个孩子连麦说:“专家说双黄连可以抑制病毒,我妈妈赶紧出去排队买,药店门口排成了长龙!网上连双黄莲蓉月饼都卖光了,这不是胡闹吗?专家还说不能出门!怎么就不听呢?”

嘿!这事我们都知道,课堂的评论区里学生也笑成一团。我又问:“那大家觉得‘双黄连是有人故意放出的谣言吗?”学生有些沉默。我告诉大家,新型冠状病毒是一个新的病毒,人类对它的了解很少,要经过无数的实验和实践才能看清这个新病毒的本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因信息的缺失产生误传,专家也可能出错,专家的观点也可能矛盾,这是科技进步的过程,我们要正视它、不盲从。

最后,提高媒体素养,保持警惕之心。自媒体时代,学生要提升信息素养——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对所有不规范、情绪化、过于商业化的消息,保持警惕质疑之心。很多信息因为发布的主体不同、立场不同,难免会有差异。学生要加强防范意识,不偏听偏信,多途徑验证。

强化网络信息甄别能力,我们在行动。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谣言消毒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不信谣言 科学防“疫”
消毒,大头有话说
家庭消毒, 你真的做对了吗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你被养生谣言忽悠过吗?
谣言π=4!
门把手消毒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