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用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室集中清洗的意义研究

2020-06-21

吉林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医疗器械器械例数

邵 梅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消毒供应室,广东 深圳 518036)

复用医疗器械是指需要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在反复使用过程中,极易感染各种病菌,细菌则会随着医疗器械,传入患者身体,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一定威胁,增加医院感染率[1-2]。因此如何加强对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提高复用医疗器械清洁度是当前临床高度关注的内容。鉴于此,本文纳入本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50例使用过复用医疗器械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项研究从2017年3月~2019年3月,纳入该时间段内本院50例使用过复用医疗器械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与研究组(25例)。研究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8~60岁,平均(44.25±3.45)岁;复用医疗器械类型:持针器、镊子、拆线剪、穿刺针、弯盘、电刀、手术钳、药碗、血管钳例数之比是3∶2∶4∶2∶1∶4∶4∶2∶3;科室:外科、骨科、妇科例数之比分别是12∶8∶5。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9~59岁,平均(44.37±3.41)岁;复用医疗器械类型:持针器、镊子、拆线剪、穿刺针、弯盘、电刀、手术钳、药碗、血管钳例数之比是2∶3∶3∶4∶2∶2∶2∶3∶4;科室:外科、骨科、妇科例数之比分别是11∶7∶7。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复用医疗器械类型、科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①此项研究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患者、家属对于此次研究均知情,且签字知情同意书。③年龄均在18周岁以上。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认知、沟通、听语障碍者。②合并重大感染疾病者。③中途从此次研究退出者。④临床资料不齐全者。

1.2方法:对照组:未在消毒供应室清洗。研究组:在消毒供应室集中清洗:清洗之前,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隔离衣、双层手套、帽子、口罩,系防水袖套、防水围裙,穿防水鞋,避免感染、防止锐气损伤,确保自身安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分类材料:严格遵循《消毒技术规范》对穿刺针、各类容器、拆线剪、镊子、手术剪、刀柄、持针器、止血钳等进行分类。对于特殊污染的物品和器械,必须先消毒,而后清洗。普通器械可以在清洗之后消毒即可。消毒之后对复用医疗器械进行归类、贴标签:①橡胶类:引流管。②容器类:治疗碗、弯盘、筛孔器械盒等。③金属类:镊子、拆线剪、刀柄、持针器、剪刀、止血钳。④玻璃类:脑脊液检验管、各类试管等。②流动冲洗:对于各种复用医疗器械以流动的清水冲洗,水的温度控制在40℃,一般冲洗2次即可。确保所有复用医疗器械均湿润充分。③浸泡、消毒:①采用1∶150的多酶洗液浸泡复用医疗器械,浸泡10 min左右。②采用器械保养液浸泡液处理器械污染物,浸泡时间≥30 min。④刷洗:将所有复用医疗器械置于洗液内,彻底刷洗,确保所有器械均清洁。⑤除锈:复用医疗器械刷干净之后,如果仍旧存在锈迹或者斑点,可将其浸泡在除锈剂中,至少浸泡30 min,尽可能将锈迹除去。⑥精洗:所有的复用医疗器械冲洗2次之后,以无离子水再次冲洗2遍。而后采用器械保养液对所有的复用医疗器械干燥0.5~1.0 min。干燥完毕之后,在2 h之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消毒,所有的器械必须经过专业的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检验,确保合格之后,置于无菌室中贮存。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对比洗涤质量评分、包装质量评分、感染率、医生满意度。①洗涤质量评分、包装质量评分两项评分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则说明清洗质量越好。②统计所有研究对象总感染率。③医生满意度:随机选定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接触过复用医疗器械的医生〔性别、文化程度、工龄、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展开满意度调查。科室自制问卷调查表评估医生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很满意:≥80分,60分≤满意≤79分,不满意:≤59分。总满意度=(很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2 结果

2.1两组洗涤质量评分、包装质量评分比较:洗涤质量评分、包装质量评分比较,研究组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例数洗涤质量评分包装质量评分研究组2594.26±3.5195.33±3.44对照组2580.12±1.0280.26±1.14t值19.342320.7921P值0.00000.0000

2.2对比两组感染率:研究组感染率(4%)显著比对照组(2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71,P<0.05)。

2.3对比两组医生满意度: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显著比对照组(6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医生满意度对比[例(%)]

组别例数很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研究组2510(40)14(56)1(4)24(96)对照组258(32)9(36)8(32)17(68)χ2值6.6396P值0.0100

3 讨论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是临床诊疗安全性的重要保障。复用的医疗器械是指经过清洗、杀菌等处理措施,将附着在器械上的体液、黏液、血液等清除,仍旧可以使用,再次投身于患者疾病诊治的医疗器械,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与患者生命安全、医院感染存在直接联系[3-4]。如果复用预料器械清洗不合格,则会增加医院感染,增加患者住院成本,加重患者病情和痛苦,极易引发医疗纠纷,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运行,且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因此如何提高临床复用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是当前临床高度关注的内容[5-6]。

本研究示,研究组洗涤质量评分、包装质量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高,研究组感染率(4.00%)显著比对照组(28.00%)低,研究组医生满意度(96.00%)显著比对照组(68.00%)高,与姜楠研究结果接近,说明在消毒供应室集中清洗可显著提高复用医疗器械的洗涤质量。现对在消毒供应室集中清洗的优势做出如下分析:消毒供应室中的清洁用水水质与离子密切相关,如果水中的离子浓度过高,则会导致器械表面析出晶体,降低消毒灭菌因子消毒效果,引起灭菌失败。采用多酶洗液、器械保养液,在达到清洗效果的同时,避免对环境、人体等造成危害,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关注清洁剂的影响因素和浓度,严格遵循厂家说明书实施清洗[7-8]。清洗复用医疗器械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是机械清洗还是人工清洗,如果是机械清洗,则应合理选择清洗机的清洗程序,选择最佳的清洗剂。一般情况下机械清洗的合格率显著高于人工清洗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复用医疗器械本身的结构、种类等,也会影响清洗效果,清洗时必须严格遵循“有效去污、分别清洗、分类处置”的原则。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是一种对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工作,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清洗技术,懂得一定的医疗常识,还要具备良好的责任心、道德品质,工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且无任何传染病。

综上所述,复用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室集中清洗,可显著提高清洗、包装质量,使其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高临床诊疗安全性,对患者生命安全具有一定的保障,值得临床信赖并将该清洗方法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医疗器械器械例数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策略
欧盟医疗器械法规MDR正式执行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更正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健身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