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腔镜吻合技术在胃肠道肿瘤根治术中的应用

2020-06-21孙卫江佘妙芬谢昭雄黄振添

吉林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切口腹腔镜肿瘤

陈 钦,孙卫江,佘妙芬,谢昭雄,黄振添

(1.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广东 潮州 521000;2.广东省潮州市沙溪镇卫生院中医骨伤科,广东 潮州 521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胃肠道肿瘤的发生率[1]也随着人们因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不良饮食习惯[2],不规律的进食时间而不断提高,对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伤害。为探究全腔镜吻合技术在胃肠道肿瘤根治术中的应用,选取临床资料齐全的肠胃道肿瘤患者60例,现将其临床治疗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8年8月临床资料齐全的肠胃道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38~53岁,平均年龄(43.6±5.2)岁,对照组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37~55岁,平均年龄(44.8±4.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于作比较研究。本研究已通过医伦理委员会审批,且患者及家属已签署知情通知书。诊断标准:患者确诊为胃肠道肿瘤;经病理切片检查,确诊为肿瘤[3]。纳入标准:在肠胃道肿瘤发病期间;思想清晰,能配合医生的治疗[4]。排除标准:意识障碍,无法配合治疗和护理;存在脑、心脏等垂死疾病;接受治疗前曾服用精神类药物。

1.2方法:观察组给予全腔镜吻合技术进行治疗[5],在腹腔镜下完成淋巴结清扫,相关组织游离以及消化道重建,将切除的标本放入标本袋,采用纵切口方式将脐部切口适当扩大(不得大于3 cm)后将标本通过该切口取出,根据手术部位不同采取相对应的吻合技术进行肠吻合。对照组给予腔镜辅助进行治疗[6],即在腹腔镜下完成相关组织游离以及淋巴结清扫,后在剑突下方取5~7 cm的切口行消化道重建,操作方式与传统手术方式相同,再根据手术部位不同采取相对应的吻合技术进行肠吻合。

1.3观察指标:记录吻合操作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切口长度以及术中出血量;记录术后进食流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疼痛VAS 评分、止痛药使用量[8]。

2 结果

2.1两组术中相关指标比较:两组吻合操作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出血量减少,切口长度变短,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吻合操作时间(min)淋巴结清扫数目(枚)切口长度(cm)术中出血量(ml)观察组74.8±10.131.4±9.53.1±0.6277.0±66.5对照组71.7±8.532.6±9.47.2±1.5359.3±75.3t值0.683-0.601-19.344-7.329P值0.4790.4750.0000.000

2.2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进食流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术后疼痛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患者疼痛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止痛剂使用剂量也明显较腔镜辅助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组别进食流质时间(x±s,d)肛门排气时间(x±s,d)住院时间(x±s,d)吻合口漏(例)观察组4.8±0.92.7±0.79.7±1.20对照组6.1±0.83.8±0.613.1±1.52t值-8.550-8.488-17.281P值0.0000.0000.0001.000

组别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止痛剂使用剂量(支)观察组3.7±1.01.6±0.71.5±0.8对照组6.3±1.14.1±0.54.0±2.5t值-15.309-18.869-8.752P值0.0000.0000.000

3 讨论

自20世纪90年代第一例腹腔镜手术成功以来,腹腔镜技术在国内迅速发展。腹腔镜技术具有低损伤、痛苦程度低、恢复快等特点[9],成为众多医生及其患者的手术方案首选。全腹腔镜技术在肠胃道肿瘤根治术中的应用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课题,在肠胃道根治手术中目前采用更多的是腹腔辅助技术,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已经可以应用全腹腔镜吻合技术于手术。因此,在临床上试用研究是检验该项技术最佳手段,并为将来能在临床上更加广泛应用而做出贡献。

自应用以来,在经广大医师的不断努力和患者的积极配合,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临床医师操作熟练度不断提升让它在安全性方面已经越来越高。由于技术本身方案创口小,降低了感染的可能性[10],因而在安全性方面优于常规手术,而且经研究,该技术的术后并发症要明显低于其他技术方案。在实验中,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术中相关指标相比较,吻合操作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该方案中操作难度系数与传统的技术并无明显差异。但在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中,观察组较对照组出血量减少,切口长度变短,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全腹腔镜技术在手术受创的程度要低于常规方案,有利于后续患者的恢复,手术创口愈合后留下的瘢痕也更有利于患者接受。观察组患者未发生有吻合口漏的现象,而对照组患者则是出现了两例,从该项结果来看,全腔镜的手术成功率要比辅助腔镜[11]的成功率要高一些,更加说明了该手术的可行性以及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利,并且据目前来看,在全胃切除手术中,消化道的吻合一直是一个难题,在应用该技术的条件下,大大降低了吻合操作的难度,使该技术更具有实用性。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进食流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该技术的帮助下,患者倡导功能以及恢复时间要短于常规方式,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给患者提供更加良好的治疗体验,观察组术后患者疼痛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止痛剂使用剂量也明显较腔镜辅助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该技术能更多地减少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综上所述,全腔镜吻合技术在肠胃道根治术[12]中应用时,它具有创口小,患者术后愈合快,治疗费用较低,疼痛及并发症较少,更利于患者接受的特点。但由于在临床上仍然缺乏对全腔镜吻合技术上的研究,所以在临床上应用时应谨慎小心,记录研究临床记录,等待该技术成熟,相信在将来会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猜你喜欢

切口腹腔镜肿瘤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廖美琳:肿瘤治疗没有百分百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滚蛋吧!肿瘤君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