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在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2020-06-21丹,何樱,李

吉林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内皮肺癌病灶

谢 丹,何 樱,李 旖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001)

肺癌又名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世界范围内常见恶性肿瘤榜首,目前手术、放化疗及生物治疗等方式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肺癌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抗血管生成药物被逐渐广泛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目前常用于治疗肺癌患者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包括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安罗替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贝伐珠单抗以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等,抑制形成血管内皮细胞迁移来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的发生机制[1]。因此,本研究重点在于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在肺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肺癌患者共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42~75岁,平均(55.4±1.3)岁;Ⅰ期9例,Ⅱ期7例,Ⅲ期6例。对照组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36~72岁,平均(50.4±1.3)岁;Ⅰ期8例,Ⅱ期8例,Ⅲ期6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活组织检查确诊为肺癌,符合本院委员会相关要求;具有PET/CT或CT检测的客观病灶;自愿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既往无生物制剂过敏反应史。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疾病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胸腔内化疗、刺激脏层和壁层胸膜间皮纤维化等常规综合治疗,从而抑制癌性积液及细胞的再生:给予依托泊苷注射液(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7465)8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给予20 mg/m2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1次,3周为1个疗程;同时给予异环磷酰胺(海南锦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3420)1.2 mg/m2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山东先声麦得津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50088)治疗,将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7.5 mg/m2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141)250~500 ml中,匀速静脉滴注3~4 h,1次/d,连续给药14 d,休息7 d后重复疗程,1个疗程21 d。两组均进行6个疗程的治疗。

1.3观察指标:根据RECIST标准分析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其评价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以及疾病进展(PD)等4个标准。完全缓解为最少持续4周以上的病灶全部消失;部分缓解为最少维持4周以上的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减小≥30%;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减少但尚未达到PR或有所上升但尚未达到PD为疾病稳定;当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大≥20%或新增病灶时可判断其疾病进展[2]。临床有效率(RR):(CR+PR)×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DCR):(CR+PR+SD)÷总例数×100%。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以判断其安全性。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1.82%、疾病控制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63.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组别例数CRPRSDPDRRDCR观察组228(36.36)10(45.45)2(9.09)2(9.09)18(81.82)20(90.91)对照组223(13.64)8(36.36)3(13.64)8(36.36)11(50.00)14(63.64)χ2值4.964.66P值0.030.03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在1次/周及治疗结束后,1次/2~3周的心电图、肝肾功能及外周血象等不同时间段的检查中,观察组有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4%,其中咳嗽气促1例,咳嗽2例;对照组有9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91%,其中头晕2例,发热5例,恶心2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就近年研究数据来看,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已达11.6%,死亡率亦达到18.4%,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肿瘤肺发病率及死亡率[3]。过去十八年关于肺癌治疗的研究虽渐有成效,但至今为止仍未找到最佳方式。控制肿瘤生长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抑制血管生成,主要作用是阻碍血管生成在众多实体瘤中引起的细胞增生和转移。虽然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单独使用效果并不明显,但是常规手术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共同治疗已显示出了较强的治疗作用,可明显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作为内源性抗血管生成因子之一的Endostation ,在阻断肿瘤生长、细胞增生以及内皮血管生成中有特异性作用。我国在Endostation的特异性作用基础上,创新自主地研发出了临床效果十分明显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r,中文名恩度),与Endostation所具有的特异性相比,拥有双倍抑瘤活性的恩度,在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中既可阻断其迁移过程又起到诱导其死亡的作用,并以此达到肿瘤供血血管的萎缩和闭合,促进肿瘤细胞的消退。因此,恩度在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中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4]。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进行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与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相比疗效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的不良反应在可控范围之内,明显提升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低毒性、广谱性、可抑制肿瘤扩散速度,延长患者带瘤生存时间,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都是恩度作为血管内皮抑制素药物的优势体现。目前,我国电视胸腔镜技术具有微创性、康复效果佳的优点,是肺癌常规治疗方式之一。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在治疗晚期肺癌中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这是由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可抑制肿瘤组织的血供,减少肿瘤压迫引起的恶病质,并由此缓解肺癌患者的病情[5]。随着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抑制新生血管生理机制临床研究的逐渐深入和拓展,其或将在肿瘤治疗领域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给广大肿瘤患者带来更多改善和希望。

综上所述,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肺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内皮肺癌病灶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新鲜生鸡蛋壳内皮贴敷治疗小面积烫伤
微环境在体外大量扩增晚期内皮祖细胞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