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机械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0-06-20曾百功李明生

农业工程 2020年5期
关键词:农机育人思政

柳 剑,叶 进,曾百功,李明生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400715)

0 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要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1]。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各大高校都结合自身优势学科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的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3]。

农业机械学是高等院校农机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掌握现代农机装备的专业知识与前沿技术尤为重要。为了培养新时代农机装备创新人才,价值的引领与知识的传授及能力的提升同样关键[4-5]。因此,该文对农业机械学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探索与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课程特色与思政元素

农业机械学是研究田间和场上作业机械为主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以通用和典型农业机械为核心,应用农学和基础工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农业机械的设计和使用问题,并兼顾我国南北方有代表性的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学课程具有极强的专业性、逻辑性与实践性,贴近农机装备制造业的设计和生产实际,与农机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结合较为紧密。目前,农业机械学是西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教学体系完整,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师队伍健全,在该课程中实施思政建设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

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提出“以立德树

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重要指示精神。我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因此,围绕关心“三农”、热爱“三农”和服务“三农”的基本宗旨,开展农业机械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从而培养一批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道德、拥有团队合作精神、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以及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和农业工程领域发展的新时代农机装备创新人才。

根据农业机械学课程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本文提炼出“农机文化”与“工匠精神”两个重要思政元素。“农机文化”是指农业机械化进程中积累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6]。在我国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历史中,沉淀了厚重而丰富的农耕文化,而农业生产所依赖的劳动工具,既是构成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飞速发展,国家一系列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强农惠农政策法规相继实施,农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已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工匠精神”,是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行为表现和职业价值取向,涵盖精益、敬业、创新及专注方面的内容[7-8]。培养“工匠精神”对于高等院校农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了“工匠精神”,高校学生在走向社会的时候就有了全身心投入的精神面貌,农机装备制造业在工艺转型、产品升级和产业发展中实现质的飞跃就成为可能。

2 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

文献[9]指出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即专业课程通过深入挖掘学科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和教师的育人职责,推动专业课和思政课的跨学科耦合。因此,农业机械学课程以“农机文化”与“工匠精神”两个重要思政元素为切入点,紧紧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这一核心目标,充分挖掘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学习农机,到关心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进而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努力学习的精神。

在农业机械学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教学团队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制定了课程思政教学大纲,总结归纳出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与典型案例(表1),参加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赛和首届全国农业工程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同步且相得益彰。

3 课程思政的保障措施

农业机械学课程思政建设要想取得良好成效,就一定要把握好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创新与学习成效评价3个关键环节,保证课程思政稳步持续推进。

(1)教师是思政理念传播的主导者,育人要言传更要身教。需要明确教师队伍运行机制,努力让每位课程思政团队成员都承担育人责任。重视团队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坚持以老带新的原则,通过“传、帮、带、促、管”使中青年骨干教师具有自觉育德意识和较强育德能力,同时提升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实现优质教师队伍的持续发展。

表1 农业机械学专业知识模块的课程思政内容

(2)课程思政是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仅靠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肯定是不够的,学生自身的体验和参与更有助于课程思政的开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与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参与课程思政的教学环节,如课堂分组辩论与讨论和课后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学习平台竞赛等。

(3)课程思政建设的成功与否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效来评价。合理的考核评价形式对课程思政建设尤其重要。通过课堂反馈、作业练习、团队协作与半开放式考试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基于PDCA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学生学习的持续改进机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课程思政的实施达到预期效果。

4 结束语

农业机械学课程2019年入选西南大学课程思政项目建设名单,本文作者作为项目负责人对该课程的思政建设进行初步探索与实践。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为目标,围绕“农机文化”与“工匠精神”两个重要思政元素,打造课程教学标准与课程思政体系,有的放矢地设计课程思政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制定评价机制,为提升高等院校农机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和培养新时代农机装备创新人才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农机育人思政
沃得农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CHAME 丞华农机展
CHAME丞华农机展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