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灵性照护对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护理效果

2020-06-19来洪敏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马斯洛灵性鼻咽癌

来洪敏 王 焱 杨 蓓

鼻咽癌(NPC)在我国发病率高,占耳鼻咽喉恶性肿瘤首位。鼻咽癌发生与遗传、病毒感染、环境因素有关,可引发多种症状,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及生命。晚期鼻咽癌患者受疾病本身、临床治疗、未来不确定感影响,往往承受着较大心理、社会压力,加之对死亡恐惧,极易出现负性情绪,因此在其临床护理中需加强心理干预。灵性照护指发现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前灵性需求,并尽力协助其得到满足后获得灵性平安[1]。需求是人的本能,在不同身体条件、生活环境下人有不同层次需求。马斯洛需求理论在现代行为科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已被应用于临床护理中[2]。为进一步探寻晚期鼻咽癌最佳护理方案,本研究将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灵性照护运用于临床,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晚期鼻咽癌患者共86例。纳入标准:①符合鼻咽癌诊断标准[3],经病理检查确诊;②临床分期Ⅲ~Ⅳb期;③年龄60~85岁;④预计生存期≥3个月;⑤疾病处于稳定期;⑥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⑦意识清楚,无视听、认知、交流障碍;⑧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患者;②伴免疫缺陷性疾病;③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④语言障碍;⑤鼻咽癌复发者;⑥合并其他恶性肿瘤。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分组,对照组43例,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70.85±4.65)岁;临床分期:Ⅲ期19例,IVa期15例,IVb期9例。观察组43例,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1.02±4.98)岁;临床分期:Ⅲ期16例,IVa期17例,IVb期10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饮食干预、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一般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干预,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通过聊天方式,了解患者心理需求,鼓励患者述说心中疑虑,并予以安慰;鼓励患者参加社会和文娱活动,投入到自己感兴趣事物中,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指导患者通过自我鼓励、语言调节、能量发泄等方式,宣泄负性情绪。观察组实施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灵性照护,具体方法如下:(1)成立护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及具备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士共5名组成护理小组,小组成员进行灵性照护相关培训。采集患者病史,在马斯洛需求理论指导下了解患者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等需求,并基于此对患者实施灵性照护。(2)实施灵性照护:①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保持病房舒适和整洁,控制适宜温度、湿度、光线等。根据“床边识别-评估-执行-疼痛缓解”疼痛管理系统对患者癌性疼痛进行管理,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三阶梯镇痛方案为原则,遵医嘱对患者进行镇痛干预;饮食方面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及易消化食物;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放松与呼吸训练,全面提高患者生理舒适度。②尽快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护士带领患者熟悉病区环境,减少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及时与患者沟通,让其了解治疗过程,消除治疗恐惧感。③关爱患者,加强陪伴与倾听,走入其内心世界,以同理心回应患者疑问,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真实想法;了解患者家庭和社会角色,嘱患者亲朋多关心、陪伴、鼓励患者,增强患者治疗信心。④协助患者回归角色,帮助患者消除不确定感、孤独感;与亲属之间有矛盾关系的患者,协助其宽恕、和好;满足患者宗教信仰需求,使其心灵得到慰藉;尽可能满足患者意愿,减少其人生缺憾。

1.3 观察指标 ①希望水平:干预前后采用中文版(HHI)评估[4],量表包括采取积极行动(4个条目)、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4个条目)、对现实与未来保持积极态度(4个条目)3个维度,共12个条目,各条目以1~4计分,分值与希望水平呈正相关。②应对方式:干预前后采用MCMQ量表评估[5],量表包括面对(8个条目)、回避(7个条目)、屈服(5个条目)3个维度,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分值1~4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越倾向于采用这种应对方式。③生存质量:干预前后采用FACT-H&N量表[6]和QOQ-H&N35量表[7]评估,FACT-H&N量表包括恶性肿瘤共性模块(FACT-G)和头颈部肿瘤特异性模块2部分,FACT-G包含4个维度,共27个条目,头颈部肿瘤特异性模块共12个条目,各条目均以0~4计分,总分越高表示患者生存质量越好。QOQ-H&N35量表包含与鼻咽癌生存质量相关的7个领域和11个单项,共35个条目,将各条目得分之和转换为0~100标准分,分值越高表明症状和问题越严重,生存质量越差。④依从性:完全依从: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操作,严格遵从医嘱;部分依从:患者存在不配合行为,经劝导后可改善,基本遵从医嘱;不依从:患者对医护工作有明显抵触,存在不遵医嘱情况。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2.1 两组希望水平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HHI各维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上述评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HHI各维度评分对比(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P<0.05。

2.2 两组应对方式对比 干预前,两组MCMQ各维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上述评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MCMQ各维度评分对比(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P<0.05。

2.3 两组生存质量对比 干预前两组FACT-H&N、QLQ-H&N35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上述评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FACT-H&N和QLQ-H&N35评分对比(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P<0.05。

2.4 两组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依从率为95.35%,与对照组81.4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依从率对比[例(%)]

3.讨论

鼻咽癌是临床高发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确诊时多数患者已为晚期。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表明[8],鼻咽癌在我国华南地区高发,发病率约30/10万~50/10万。癌症作为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多数患者面对死亡威胁会感到无助、悲哀、绝望,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受各种复杂因素影响,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普遍较差。

近年来,整体护理理念在临床中受到重视,要求护理人员除了加强对患者自身关注外,还应关注患者所处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对疾病康复的影响。整体护理的重点是强调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及灵性各层面的整合,其目的在于满足患者各层面需求以达到整体和谐,肯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9,10]。灵性是整体护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李雨琦[11]研究指出,癌症患者至少存在一种灵性需求。对于鼻咽癌患者而言,其灵性需求主要是克服内心恐惧,寻找希望、精神支柱、人生意义等;但多数晚期鼻咽癌患者在了解自己病情后,知道病情无法逆转内心会产生恐惧、绝望,导致睡眠紊乱,不思饮食,降低生活质量。由于我国大部分国民无宗教信仰,即便内心脆弱也会压抑自己情感,不会过分表露出自己内心恐惧和绝望,隐藏自己灵性需求。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当注重患者灵性需求,以尊重、安宁、慈悲等价值观引导晚期鼻咽癌患者,通过信任与宽恕、爱与关怀、缓解恐惧等帮助患者平和心态,寻找人生意义,提升希望水平,改善生存质量。

目前灵性照护在较多疾病中均有运用,刘爽[12]等将灵性照护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结果表明灵性照护可满足患者居家期间灵性需求,帮助患者提升生存希望,重拾生命意义。但当前灵性照护仍存在专业性不足,患者需求实现不全面,缺乏延续性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晚期鼻咽癌护理质量,本研究将马斯洛需求理论与灵性照护相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将患者需求从低至高分类,生理需求维持生命所必须;安全、爱与归属感需求可促使患者从自我丧失感向自我认可转变,继而积极面对疾病;尊重需求可增强患者主动性和参与性,消除心理障碍,产生重视感;自我实现需求可帮助患者树立自我价值,回归社会角色。有学者认为[13],灵性需求源于马斯洛需求理论。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灵性照护,根据患者需求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实现灵性平安,即从生理需求出发,依次满足患者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及自我实现需求,促进患者达到身、心、灵和谐。

希望是影响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可引导患者采取正确方式面对疾病,增强患者生存信念,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对缓解患者压力、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干预后HHI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提示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灵性照护可提高晚期鼻咽癌患者希望水平。叶子悦[14]研究表明,晚期癌症患者希望水平与面对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屈服、回避应对方式呈负相关。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而屈服和回避评分明显较同期对照组低,表明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灵性照护可改变患者的应对方式,使患者以正面、积极态度面对疾病,可能与患者希望水平提高有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是晚期鼻咽癌护理的重要目标之一,FACT-H&N和QLQ-H&N35量表均可用于鼻咽癌生存质量测评[15]。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干预后FACT-H&N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而QLQ-H&N35量表评分明显较同期对照组低,提示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灵性照护在改善晚期鼻咽癌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有积极意义,原因在于患者灵性需求得到满足后,心理、应对方式发生改变,从而使身心状况得到改善。患者依从性对医护工作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同时也影响患者预后,本研究中观察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原因可能为患者接受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灵性照护后,希望水平提高,可采取积极态度面对疾病,从而使依从性得以改善。

综上所述,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灵性照护可提高晚期鼻咽癌患者希望水平,改变患者应对方式,提升其生活质量及依从性,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马斯洛灵性鼻咽癌
非编码RNA在鼻咽癌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马斯洛需要理论指引下双维分级护理模式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的影响分析
天津市2 057 名护生灵性照护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我国冰雪体育旅游靶向营销策略研究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氤氲灵性画图开——傅抱石四十年代绘画展览综述
让小学作文课堂充满灵性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EB病毒miR-BART4*和miR-BART18-3p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