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康复指导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0-06-18杨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1期
关键词:肾病康复满意度

杨兰

糖尿病作为一种临床发病率比较高的疾病,对机体造成了严重损害。随着疾病发展,糖尿病会引起各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肾病高发,该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出现蛋白尿、高血压、高血糖症状,如果不及时控制,晚期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因此患者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研究显示,适当合理的康复指导配合治疗方案效果显著[1]。个性化康复指导作为一种新型康复模式,可以结合患者疾病发展阶段和饮食习惯、个性等不同方面制定相应的康复措施[2]。对患者而言,个性化康复指导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本文选取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析对比个性化康复指导模式与常规指导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辽宁大连市友谊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20例;病程5~10年,平均病程(7.62±4.73)年;年龄56~83岁,平均年龄(74.0±12.8)岁;体质量指数(BMI)17.3~26.8 kg/m2;其中糖尿病患者40例,高血压患者15例,心脏病患者9例;糖尿病肾病程度:一期20例,二期13例,三期7例。试验组患者男19例,女21例;病程4~11年,平均病程(7.44±4.78)年;年龄55~85岁,平均年龄(75.0±13.3)岁;BMI 17.7~26.9 kg/m2;其中糖尿病患者40例,高血压患者17例,心脏病患者8例;糖尿病肾病程度:一期19例,二期12例,三期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大连市友谊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经临床检验确诊为糖尿病肾病患者,认知功能正常,可以配合康复指导。排除标准:①排除患有精神障碍和意识障碍的患者;②排除患有严重心、肝疾病的患者;③排除有功能障碍及患有精神疾病或沟通困难的患者。

1.3 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即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调节情绪状态。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指导基础上采取个性化康复指导,具体如下。①调整患者血糖和血压,在服用降压降糖药时监测血压、血糖指标以便记录监测结果,对控制不满意的患者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如口服利尿剂和钙拮抗剂,并按3 次/d 的频率测定血压。对药物副作用进行分析以提出解决方法。预防并发症,防止出现低血压发生,适当限制水分的摄入,控制体重,检测血压脉搏,尤其是对于透析的患者要特别注意防止低血压的发生。②调整患者的饮食,如主要进食蔬菜和粗纤维控制热量和脂肪的摄入,摄入总热量应<15%且脂肪的摄入应<35%。计算每天需要的总热量和蛋白质,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优质蛋白为主,如精肉、鱼等;适当摄入碳水化合物,控制盐的摄入量,注意微量营养素、膳食纤维的补充。③对身体条件允许的患者采取运动疗法,指导患者运动前进行放松,防止肌肉损伤,运动时间选择在餐后1~2 h,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观察患者运动状态,根据患者的情况控制训练强度。运动时间控制在45 min/次,应于5~20 min 出现最大心率,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运动时间,3~4 次/周。告知患者初次运动时间不能太长,之后逐渐增加强度,以无疲劳感为度,运动前5~10 min,指导患者做好相关工作,告知患者运动逐渐增加时间。最后开展整理活动,不可突然停止。运动方式以有氧为主,例如健美操、慢跑、太极拳等,严禁剧烈运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患者满意度 满意度采用大连市友谊医院内分泌科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患者满意度评定表中有50 项,总分200 分。满意:评分≥140 分;相对满意:评分100~139 分;不满意:评分50~99 分;非常不满意:评分≤50 分。满意度=(满意+相对满意)/总例数×100%。

1.4.2 康复指导前后SF-36 评分 采用SF-36 对患者康复指导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满意率为92.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满意率为75.0%;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康复指导前后SF-36 评分比较 康复指导前,试验组患者SF-36 评分为(67.47±11.29)分,与对照组的(68.52±12.1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指导后,试验组患者SF-36 评分为(106.36±11.38)分,高于对照组的(86.59±12.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康复指导前后SF-36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康复指导前后SF-36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是指患者糖尿病代谢异常引起的肾小球硬化。糖尿病肾病晚期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并导致死亡,故目前对疾病发展过程的控制需要引起重视[3]。20%~40%的糖尿病患者会罹患此病[4],最终走向死亡。研究显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早期干预可延缓肾脏衰竭进展和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目前,如何在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的前提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干预是临促面临的重大挑战[5]。实施个体化康复指导措施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首先是对患者的血压和血糖进行监控,将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防止高血糖对患者肾脏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对于透析患者控制血压防止出现低血压并发症,对常规治疗患者控制血压防止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6]。同时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对其康复方案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提高其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了解疾病的发展,让其知道积极治疗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其对科学饮食的依从性。对患者采取科学饮食,限制患者蛋白质的摄入,提高优质蛋白的摄入,使饮食结构更加合理化,并使患者更加积极治疗提高治疗质量。此外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通过运动不仅可以降低患者体内糖原,还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力。本次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满意率为92.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满意率为75.0%;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指导前,试验组患者SF-36 评分为(67.47±11.29)分,与对照组的(68.52±12.1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指导后,试验组患者SF-36 评分为(106.36±11.38)分,高于对照组的(86.59±12.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个性化康复指导床床意义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肾病康复满意度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