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患者采取呼吸道康复指导的意义研究

2020-06-18张淼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1期
关键词:麻疹支气管肺炎

张淼

麻疹是传染科常见的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患者皮疹消退后发生发热、咳嗽、流鼻涕以及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斑、皮肤红斑丘疹和色素沉着等症状[1]。麻疹的并发症包括支气管肺炎、喉炎和心肌炎、脑炎等,其中临床最常见支气管肺炎,约占并发症的75%以上,且支气管肺炎是死亡的主要原因。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后会出现咳嗽、咳痰、发热、气短以及缺氧加重和中毒症状加重等,患者伴有腹泻、脱水和酸中毒等表现。患者出现双肺呼吸音重并可听到湿啰音等,病情严重并变化迅速,若临床不能及时处理和加强医疗康复指导会危及患者的生命[2]。本文中作者选取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患者,分析呼吸道康复指导在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病科80例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女20例;病程1~2年,平均病程(1.02±0.82)年;年龄73~91岁,平均年龄(83.0±15.0)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MI)13.7~20.7 kg/m2;均伴有发热、阵发性咳嗽以及痰液不易咳,患者唇面部发绀并伴有打喷嚏、咽部充血、流泪畏光、麻疹黏膜斑和气短、低氧血症、患者躁动厌食症状;5例患者呼吸音重及双肺可闻及湿啰音,3例患者血氧饱和度<75%,2例患者体温持续40℃,5例患者伴有抽搐、腹胀、腹泻和呕吐,8例伴有典型的三凹征,9例患者肺纹理增多和模糊,4例患者肺纹理有斑点、模糊,4例患者右下肺出现絮状模糊。试验组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病程1~3年,平均病程(1.22±0.72)年;年龄72~92岁,平均年龄(82.0±17.7)岁;平均BMI(14.1~21.2)kg/m2;均伴有发热、阵发性咳嗽以及痰液不易咳,患者唇面部发绀并伴有打喷嚏、咽部充血、流泪畏光、麻疹黏膜斑和气短、低氧血症、患者躁动厌食症状;6例患者呼吸音重及双肺可闻及湿啰音,4例患者血氧饱和度<75%,1例患者体温持续40℃,5例患者伴有抽搐、腹胀、腹泻和呕吐,9例患者伴有典型的三凹征,8例患者肺纹理增多和模糊,2例患者肺纹理有斑点、模糊,5例患者右下肺出现絮状模糊。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指导,主要是严格检测患者生命特征,呼吸道隔离和皮肤临床康复指导等。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呼吸道康复指导模式,具体如下。①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特点结合专家的诊疗意见成立康复指导路径干预专题小组并制定常规方案,确保临床康复指导有效。②对患者进行健康宣讲,护士用平常话向患者介绍治疗原则、措施及治疗目的,并耐心回答患者家庭的问题,疏通患者的神经和忧虑等情绪。③康复指导路径干预专题小组要保持病房舒适并定期消毒,避免与其他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患者交叉感染。④康复指导路径干预专题小组对患者进行皮肤临床康复指导,并使用炉甘石洗液防止支气管肺炎患者皮肤划伤。⑤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奏和深度,确保患者呼吸顺畅,并帮助基采取适当的体位,按摩背部和叩诊来促进排痰,并指导患者定期定量服药。指导患者采取深呼吸,采取腹式呼吸,排除肺内的残气,提高有效通气,指导有效咳嗽,可加大呼气压力,增强气流,帮助排痰,让患者采取端坐位,腹式呼吸5~6 次,屏气4~8 s,继而缩唇并屏气5~9 s,患者身体前倾并进行多次迅速的咳嗽,咳嗽时采用吸痰器,帮助痰液咳出。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情况。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评分标准对麻疹病程程度、风团数数量、瘙痒程度和麻疹直径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麻疹越严重。②咳嗽和咳痰症状减轻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对比 试验组患者的麻疹持续时间评分(53.54±3.31)分、麻疹风团数量评分(48.17±7.21)分、麻疹瘙痒程度评分(63.92±11.28)分及麻疹直径大小评分(43.19±10.7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1.17±4.02)、(59.51±8.35)、(78.28±10.36)、(74.38±9.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咳嗽和咳痰症状减轻时间对比 试验组患者咳嗽症状减轻时间(6.54±1.33)d、咳痰症状减轻时间(18.54±5.83)d 均短于对照组的(8.77±2.57)、(22.78±5.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间指标对比(,d)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间指标对比(,d)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其发病原因为患者感染麻疹病毒。麻疹病毒感染后继而造成急性出疹。麻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类型传染病,麻疹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染并多发于老年人以及青少年[3]。有相关研究发现麻疹合并肺炎的患者应采取呼吸道康复指导方案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4]。作者旨在为呼吸道康复指导方案治疗方法来提供临床治疗案例以及分析其原因,从而为麻疹合并肺炎的患者康复提供思路。呼吸道康复指导是一种将整体呼吸道康复指导和高质量循证医学方案合二为一的一种诊疗方法,临床呼吸道康复指导措施更加科学和个性化。临床呼吸道康复指导措施可以使患者配合度提高,从而有效减少麻疹合并肺炎患者临床症状[5]。麻疹合并肺炎患者常表现为患者持续较长时间身体发热,因而麻疹合并肺炎患者易发生惊厥现象。患者由于年龄特点使该病患者威胁较大,故临床需对麻疹合并肺炎患者科学、综合性的呼吸道康复指导干预,呼吸道康复指导临床指导路径是根据麻疹合并肺炎患者个体化定制的,其中对麻疹合并肺炎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这能够有效提高家属的知识和麻疹合并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从而促进麻疹合并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及预后的改善,其次对患者进呼吸指导,予按摩、拍背。临床应予以麻疹合并肺炎患者皮肤和呼吸道康复指导,每天对麻疹合并肺炎患者进行温水清洗。麻疹合并肺炎患者每日的衣物要换,并给以皮肤瘙痒的患者采用炉甘石洗剂。定期修剪麻疹合并肺炎患者的指甲。为防止麻疹合并肺炎患者进一步感染,临床要对麻疹合并肺炎患者给予正确生活指导,例如对口唇干裂的患者要涂抹甘油,并采用临床常用生理盐水来减少刺激。临床应定期清洁病房,保持麻疹合并肺炎患者拥有温馨舒适的住宅,住宅要有适宜温度和湿度,住宅要定期通风和消毒,还要避免和其他麻疹及肺炎患者的交叉感染[6]。由于受例数限制影响,临床尚未对指导效果进一步分析,并且之前的研究待进一步探讨。

采用呼吸道康复指导临床指导路径方案综合治疗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患者,可以缓解患者的麻疹并发症以及缩短支气管肺炎患者的咳嗽和咳痰等症的消失时间,且呼吸道康复指导临床指导路径方案具临床推广以及应用的价值。本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麻疹持续时间评分、麻疹风团数量评分、麻疹瘙痒程度评分及麻疹直径大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咳嗽症状减轻时间、咳痰症状减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患者应用呼吸道康复指导的临床意义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麻疹支气管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犊牛肺炎巧防治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美国新增60例麻疹病例
周围的人没有患麻疹,为什么还要给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