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PCI 术后应用他汀类药物对血脂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

2020-06-18黄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1期
关键词:阿托硬化血脂

黄华

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中常见心血管严重不良事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慢性疾病发病率升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随之升高,为临床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疾病[1]。PCI 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治疗方法,通过PCI 快速疏通阻塞血管,以最短时间恢复心肌供血、供氧,缩短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程度,降低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改善患者预后[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栓脱落阻塞血管引起心肌急性缺血、缺氧性疾病。研究指出,高脂血症、血管氧化应激反应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有密切相关性[3]。因此,临床针对冠心病治疗重点在于控制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危险因素,如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水平稳定,同时给予抗炎、抗血管应激反应等对症治疗。阿托伐他汀为临床中常用降低血脂药物,同时具有抑制炎症反应作用,为冠心病一级、二级预防药物[4]。为探究在急性心肌梗死PCI 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及对血脂和炎症反应影响,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急诊入院,完善心电图、肌钙蛋白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②患者均有急诊PCI指征,并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生命体征平稳;③经评估患者均有他汀类药物应用指征;④患者及家属了解此次治疗和研究方法,同意进行本次治疗和研究。排除标准:①术后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患者;②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严重并发症患者,如恶性心律失常等;③肺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患者;④神经系统严重病变、血液系统及免疫系统严重疾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基础组和联合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 基础组患者术后实施基础治疗,卧床休息、吸氧及营养支持,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39)扩张冠状动脉,1 片/次,1 次/d;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抗血小板聚集,100 mg/次,1 次/d,早上口服;给予氯吡格雷片(法国Sanofi Clir SNC,国药准字J20180029)抗凝,75 mg/次,

1 次/d,口服。联合组给予基础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7)20 mg/次,1 次/晚口服。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 个月后的血脂(TG、TC、LDL-C、HDL-C)水平、炎症反应指标(CRP、PCT)水平。①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抽取患者空腹肘部静脉血3~5 ml 置入抗凝管,放入低速离心机中以2000 r/min 速度离心10 min,去掉上清液,留取沉淀,用生理盐水重复冲洗3 次。离心后取上清液1 ml,放入-70℃冰箱,批量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TG、TC、LDL-C、HDL-C 水平。②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抽取患者空腹肘部静脉血3~5 ml 置入抗凝管,同上方法离心、留取上清液进行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CRP、PCT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TG、TC、LDL-C、HDL-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患者TG水平、TC 水平、LDL-C 水平低于基础组,HDL-C 水平高于基础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RP、PC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两组患者CRP、PCT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联合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

注:与同期基础组比较,a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指标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同期基础组比较,a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bP<0.05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主要病理基础,各种因素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而减少冠状动脉血流量,当冠状动脉阻塞达到95%以上后可引起心肌细胞急性缺血、缺氧而发生变性、坏死[5,6]。研究指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年龄、高血脂症、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血管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等[7]。另有研究指出,冠心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血脂水平升高,且机体炎症反应指标较高,认为与血脂水平异常引起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损伤、缺血缺氧引起炎症反应等均有相关性[8,9]。PCI 为目前临床中急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首选方法,通过PCI 能快速诊断冠状动脉病情支束、病变程度,并能快速疏通阻塞血管,减少心肌缺血、缺氧时间,改善患者预后[10]。

研究指出,PCI 对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可造成治疗性创伤,会增加冠状动脉血管内皮损伤程度、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影响患者预后[11]。他汀类药物为临床调节血脂重要药物,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重要治疗药物。本研究在PCI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给予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显著调节患者血脂水平稳定性。血脂水平异常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同时会加重血管内皮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阿托伐他汀会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减轻对冠状动脉及全身动脉血管影响。有学者对冠心病患者中给予他汀类药物辅助治疗,有效调节患者血脂水平稳定,控制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12,13]。另有学者在急性心肌梗死PCI 术后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长期辅助治疗,有效控制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稳定,降低患者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14]。同时研究指出,阿托伐他汀还具有抑制血管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作用[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 个月后,两组患者CRP、PCT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联合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项研究指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脂、炎症因子水平呈密切相关性,调节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稳定,对控制患者疾病症状、改善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16]。

综上所述,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心肌梗死PCI 术后患者中应用能有效调控患者血脂和炎症反应。

猜你喜欢

阿托硬化血脂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