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与常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价值分析

2020-06-18李志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1期
关键词:经胸腔镜切口

李志刚

甲状腺良性肿瘤的发生率较高,特别高发于女性人群,可能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其中,中老年女性的发生率最高,患者一旦发病将会表现出颈前肿物的临床特点,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食管以及气管受压的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吞咽以及呼吸困难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1]。常规甲状腺切除术的应用,虽然能够达到一定治疗效果,但是由于这一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大、瘢痕多以及美观度差的特点,难以被患者所接受。近年来,伴随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腔镜技术也随之发展更加成熟和完善,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以及恢复快等优势,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2,3]。本文对比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以及常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83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不同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3例)。实验组男14例,女26例;年龄30~64岁,平均年龄(43.54±7.32)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2.9±1.7)年。对照组男19例,女24例;年龄30~66岁,平均年龄(43.94±7.56)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3.1±1.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术后病理确诊为甲状腺良性肿瘤;②接受研究均为单发肿瘤;③患者并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或者远处转移;④患者甲状腺功能均正常。排除标准:①排除生命体征不平稳患者;②排除合并脏器功能不全患者;③排除急性慢性感染患者;④排除存在甲状腺恶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患者采取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进行常规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后,协助患者呈现仰卧体位,并将患者颈部过伸,常规消毒并铺巾,于患者两乳之间1 cm 位置,纵向切开,直到深筋膜层,逐层分离直到胸骨上窝,钝性分离患者胸前间隙,建立手术操作的空间。放置腔镜,并于距离患者左右两侧乳晕上缘0.5 cm 与1.2 cm 的位置分别作一切口,随后进行12 mm 以及5 mm 的Trocar 穿刺,放置超声刀以及分离钳,随后,使用剥离棒沿深筋膜向上进行分离,直到胸骨上窝,利用腔镜建立腔隙,随后使用超声刀分离上方和两侧。利用超声刀沿着患者颈白线分离颈前肌群,使用7 号线进行缝合并向两侧牵拉,向内上方推至甲状腺患侧叶,充分突显患者甲状腺周围血管,使用超声刀进行电凝离断,随后继续锐性分离患侧叶的峡部以及甲状腺后被膜,避免损伤患者的喉返神经。

1.2.2 对照组 患者采取常规甲状腺切除术的治疗。进行常规的气管插管,全麻后协助患者呈现仰卧体位,并将患者颈部过伸,于患者胸骨柄上方的两横指位置,作一长度为5 cm 的横向切口,逐层切开皮肤以及皮下组织,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并使用超声刀切除病灶以及周围组织,止血后彻底冲洗切口,常规方式引流管,并无出血后逐层缝合切口。术后2 d,根据患者患病情况去除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切口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疼痛、术后出血、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神经损伤、感染、积液、脂肪液化、酸中毒、皮下气肿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分数越低则表示患者的疼痛反应越为轻微。采用美容效果评分(NSS)对手术切口修复情况满意程度进行评价,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对于美容效果约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21.5±7.6)ml、术后引流量(37.4±17.5)ml 少于对照组的(40.6±6.7)、(49.6±23.4)ml,术后疼痛评分(2.05±0.54)分低于对照组的(4.02±0.75)分,切口满意度评分(8.82±1.35)分高于对照组的(5.42±1.01)分,术后住院时间(4.75±0.51)d 短于对照组的(8.14±0.86)d,手术时间(127.8±34.5)min 长于对照组的(94.2±27.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4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甲状腺良性肿瘤作为一种常见的普外科疾病,通常采取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手术方法分为传统开放式和微创式腔镜术两种方式,开放手术的治疗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术后容易留有瘢痕,对于患者的心理创伤相对较大,加之术后瘢痕较大,将会影响患者的美观程度[4-6]。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能够在手术过程中清晰分辨患者的血管结构以及神经组织,在不损伤患者颈部皮神经的基础上,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7-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切口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经胸乳入路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术进行甲状腺良性肿瘤治疗,虽然手术时间会延长一些,但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显著缩短,而且腔镜下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传统手术治疗组患者。这都表明采用经胸乳入路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术对甲状腺良性肿瘤进行治疗可大大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提高美容的效果,具有明显高于传统开放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综上所述,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采取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满足患者对于外观的美容需求,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经胸腔镜切口
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主动脉根部形态变化
Valsalva动作在经胸超声心动图中剑下双房切面显示的研究
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与常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腔镜手术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