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层肌肉刺激仪辅助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影响研究

2020-06-18杜芳芳王欣怡柳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1期
关键词:灌肠深层病程

杜芳芳 王欣怡 柳婷

便秘是指排便频率低于2 次/周,合并排便困难的一种临床症状[1]。脑卒中患者受活动量限制及药物、心理因素的影响,会引发便秘情况。便秘易导致血压的波动,易使脑卒中患者复发,尤其是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便秘是其再出血的常见诱因[2]。故临床工作中应关注脑卒中患者肠道功能的改变,预防便秘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防止再次复发,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深层肌肉刺激仪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康复治疗领域,但尝试使用深层肌肉刺激仪应用于人体肠道平滑肌的激活却是首例,本研究探讨深层肌肉刺激仪辅助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疗效及对患者便秘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中心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便秘住院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8~88岁,平均年龄(69.53±7.29)岁;脑卒中病程10~60 d,平均脑卒中病程(23.42±13.20)d;便秘病程11~60 d,平均便秘病程(13.87±15.38)d。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8~88岁,平均年龄(68.94±7.26)岁;脑卒中病程10~60 d,平均脑卒中病程(23.47±12.18)年;便秘病程11~60 d,平均便秘病程(14.02±15.33)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脑卒中《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3]诊断标准及《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4]诊断标准;②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并发症;③患者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既往有慢性便秘史、腹泻、治疗期间禁食、消化道器质性疾病;②孕妇;③安装心脏起搏器及其他金属固定物。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①饮食治疗,患者需戒烟戒酒,饮食采用低盐、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容积的易消化饮食,避免食用油腻食物,切忌暴饮暴食,尽量少食多餐等。②运动疗法,床上体操、桥式运动、等速肌力训练等方法提升腹部及骨盆区域相关肌肉肌力,包括膈肌、腹肌、肛提肌等。③作业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④常规护理,如患者3 d 内不能自行排便则进行灌肠。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深层肌肉刺激仪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取仰卧位,在肋骨以下至耻骨联合上方之间腹部垫盖软毛巾3~5 层,治疗师手执深层肌肉刺激仪刺激腹部,按照肠走行方向,从右下腹开始上-左-下,顺时针方向(即顺着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的次序),2 次/d。两组均以治疗5 d 为1 个疗程,间隔2 d 进行下一个疗程,每天记录患者排便情况,治疗2 个疗程后进行评价,随访2 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临床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2 d 以内排便1 次,便质明显转润,解时通畅,症状消失;显效:3 d 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症状大部分消失;有效:排便时间缩短1 d,便质有所转润,排便稍畅,症状有所好转;无效: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及WHOQOL-BREF 评分 便秘症状积分采用2005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编制的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问卷[5]进行评估,该问卷共分6 个方面问题,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时间,下坠、不尽、胀感,排便频度,腹胀,每项分值0~17 分,0 分为正常,1~5 分为轻度,6~10 分中度,11~17 分为重度。采用WHOQOL-BREF 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分值0~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及WHOQOLBREF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及WHOQOL-BREF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及WHOQOL-BREF 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及WHOQOL-BREF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及WHOQOL-BREF 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 讨论

针对脑卒中后便秘,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灌肠等护理手段,也有针灸、耳穴压豆等中医传统疗法等。由于脑卒中后大部分患者长期处于半侧肢体瘫疾状态,恢复期较长,便秘症状持续时间也相对较长,故药物治疗时间久,毒副作用大,且易复发;针灸等中医传统疗法需要中医师进行复杂的辨证论治过程且部分患者抗拒;灌肠等护理方法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深层肌肉刺激仪治疗是治疗师针对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骨骼肌进行放松与松弛,以改善患者运动表现[6]。本研究将深层肌肉刺激仪应用于脑卒中后便秘患者中,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初步证明深层肌肉刺激仪应用于脑卒中后便秘治疗的有效性,这种舒适的治疗方法将为脑卒中后便秘患者带来福音,避免了长期用药的毒副作用和灌肠与针灸的痛苦,更为治疗人员降低工作难度,提高效益。深层肌肉刺激仪治疗便秘的原因可能性分析:深层肌肉刺激仪主要利用垂直振动效应以促进患者肠胃血管扩张,对于改善胃肠道组织血液微循环及淋巴回流具有积极意义[7,8]。胃肠道组织血液供给增加,可进一步促进胃肠道蠕动,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患者缓解腹胀、腹痛等症状,改善便秘症状。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及WHOQOL-BREF 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深层肌肉刺激仪可缓解脑卒中后便秘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本方法治疗脑卒中后便秘可显著优化患者的治疗体验,患者配合度高、接受度高,避免反复灌肠给患者带来的自尊影响与痛苦、恐惧,且具有治疗方法简单易操作、无毒副作用等优势。深层肌肉刺激仪除了可以应用于脑卒中便秘外,还可进行深入研究和其他领域研究,也可应用于其他类型原发或并发的急/慢性便秘等均有研究价值。后期研究中将会探索深层肌肉刺激仪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操作规范,并尝试推断其作用机制,以便更好服务患者。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便秘患者在使用深层肌肉刺激仪辅助治疗后其便秘症状得以缓解,生活质量也有显著提高,深层肌肉刺激仪辅助治疗便秘疗效确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灌肠深层病程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开塞露联合温盐水滴注灌肠法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深层搅拌桩在水利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批判的深层逻辑
考虑各向异性渗流的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灌肠缓解便秘是否合适?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