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疗效观察

2020-06-18刘丙科黄平欧阳思强范乃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关节镜软骨膝关节

刘丙科 黄平 欧阳思强 范乃人

膝关节是复杂且重要的部位,出现损伤后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1]。膝关节软骨缺乏血液的供应,细胞代谢缓慢,损伤后难以修复,即便是微小的软骨损伤也能出现严重的症状,最终引起关节退行性变。膝关节软骨损伤较常见,影响关节的稳定性[2]。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变引起关节软骨变性、受损[3]。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创伤大,不良反应多,不利于康复。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创效小、恢复快等广泛应用于治疗中[4]。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6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探析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6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3.09±8.17)岁;左膝损伤12例,右膝损伤10例,双侧膝损伤11例。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43.26±8.25)岁;左膝损伤10例,右膝损伤11例,双侧膝损伤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过磁共振成像(MRI)确诊;未接受其他手术;不存在禁忌证。排除标准:伴有心血管疾病;伴有内分泌疾病;伴有肝肾功能不全。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除术治疗。分别在膝关节前内侧、外侧作切口,清除软骨损伤的部位,去除松动的软骨,采用灌流液冲洗关节腔,完成手术。术后24 h 内采用冰袋冷敷,分析软骨损伤的部位和范围,制定康复计划,2 d 后进行康复训练。

1.3.2 观察组 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取仰卧位采用硬膜外麻醉,在患者膝关节作入口,首先检查患者的膝关节情况,处理损伤区域,切除多余的滑膜组织,彻底清除软骨损伤区域,修正成边缘呈堤的池状区域。清除钙化区域,在损伤区域周边钻垂直的空洞,制作微孔,打孔的形状呈同心圆,间距尽量小,控制3 个/cm2为宜。术中如果流出液体,或者形成血凝块,需要吸尽液体。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根据文献[1]将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比较两组VAS 评分,评分越高疼痛越重;③比较两组Lysholm 评分,评分越高功能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31/33),高于对照组的72.73%(2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n(%)]

2.2 两组VAS 评分比较 观察组VAS 评分为(4.75±0.57)分,低于对照组的(6.23±0.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VA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Lysholm 评分比较 观察组Lysholm 评分为(76.75±9.47)分,高于对照组的(43.26±5.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Lysholm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Lysholm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软骨中无血管及神经,一旦受到损伤很难愈合。关节软骨可以传导接触应力,维持和承受,软骨损伤影响正常的劳动。关节软骨损伤发生率达5%,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5]。膝关节软骨损伤是导致关节损伤或骨性关节炎的重要原因,妨碍患者的日常生活,导致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下降,一直是骨科治疗的难题。因此应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治疗患者,恢复膝关节的正常运动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采用微创技术使用特制的尖锥在裸露骨面制造微型骨折,导致出血及血凝块覆盖在软骨表面,骨髓干细胞分化为纤维软骨取代受损的组织,修复软骨缺损区域[6]。微骨折术采用骨髓干细胞填充缺损区域释放生长因子,刺激干细胞转移至血凝块,修复软骨。微骨折术之前常采用软骨下钻孔修复软骨缺损,近年来采用骨移植和软骨细胞移植应用于局部软骨缺损,但是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后促进软骨恢复和增长,迅速恢复关节功能,治疗效果较好。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31/33),高于对照组的72.73%(2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 评分为(4.75±0.57)分,低于对照组的(6.23±0.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ysholm评分为(76.75±9.47)分,高于对照组的(43.26±5.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疗效优于关节镜下关节清除术。

手术前全面检查患者的损伤区域,了解损伤的程度、范围,如果是软骨下骨缺失、全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软骨损伤,骨关节炎伴有不同程度的滑膜炎,应该先行清理关节面再进行微骨折术[7]。微骨折术作为修复软骨损伤的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重要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术后24 h 内采用冰袋冷敷,分析软骨损伤的部位和范围,制定康复计划,2 d 后进行康复训练。术后的康复训练对疗效也有一定的作用,术后应该限制负重,术后拄拐8 周,防止缺损区较大影响纤维软骨的形成,同时应该减少关节粘连[8]。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作为新型的治疗方法,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疗效较好。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优点为:①消耗的设备和物品较少,操作简单,基本所有医院均可开展治疗;②保留完整的软骨下板,提高了愈合率;③控制穿孔的深度,保护骨组织的力学结构;④手椎避免热损伤;⑤采用尖锥可以控制穿孔的深度;⑥清除软骨的受损区域,便于修复。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疗效较好,能明显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

猜你喜欢

关节镜软骨膝关节
SOX9在SD大鼠胚胎发育髁突软骨与胫骨生长板软骨中的时间表达研究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