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复述 大学问
——浅探第一学段复述策略

2020-06-16

课外语文 2020年15期
关键词:小虫子学段讲故事

葛 磊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江苏 苏州 215021)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条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这是统编版教材中第一次提出复述这个概念,但复述的要求并不是在这里第一次出现,而是一直贯穿于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复述故事,侧重口语的发展。那么如何在第一学段提升学生的复述能力呢?

一、立足教材,让复述有“据”可依

第一学段统编版教材中提出复述要求课文以生动、有趣的故事为主,依据故事类文本的语言特色,贴合学生现阶段口语表达的水平,利于发展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依据故事类文本内容的呈现方式——并列同结构的构段方式,便于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降低了把握主要内容的难度;依据故事类文本表达的逻辑思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发展思维能力。

复述故事要求 年级 统编版教材具体实例二上 《小蝌蚪找妈妈》借助小蝌蚪生长过程图片,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借助图片(插图)复述讲故事《开满鲜花的小路》借助插图讲讲这个故事。《邓小平爷爷植树》借助插图说说邓爷爷植树的情境。《千人糕》借助插图,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借助关键词复述讲故事二下二上 《玲玲的画》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讲故事二下 《小马过河》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讲讲这个故事。(12个词语)二上 《大禹治水》按照下面的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风娃娃》根据下面的提示,讲讲这个故事。借助提示句复述讲故事《大象的耳朵》画出课文中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小毛虫》画出相关语句,借助提示讲讲这个故事。借助示意图复述讲故事 二下 《蜘蛛开店》根据示意图讲一讲这个故事。借助表格内容复述讲故事 二下 《羿射九日》根据表格内容讲讲这个故事。借助想象复述感二下兴趣的部分 二下 《我是一只小虫子》小虫子的生活有意思吗?和同学交流你感兴趣的部分。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统编教材第一学段安排了大量的复述故事的训练篇目:插图式复述,以图呈现具体的步骤,帮助理解、记忆课文内容,符合第一学段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关键词式复述,依托词语呈现事情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还原故事情节,提升语言组织能力;提示句式复述,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段落的主要意思,为第二学段的复述做好铺垫……训练的要求呈螺旋上升的趋势,二下还增加了新的训练要求,体现了复述训练目标的层次性、连续性和发展性,并在方法的迁移运用中不断提升训练目标,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提供策略,让复述有“法”可用

(一)体验小虫子的感受,还原细节复述

细节被高尔基称为“隐藏在文字里的魔术”,文本的细节决定着作品的高度和深度。课文中“我”的伙伴觉得当一只小虫子不好,因为生活中危机四伏,稍不留神就会“一命呜呼”。那小虫子的生活还有意思吗?毋庸置疑,答案是肯定的——小虫子历险记精彩刺激,学生可以从作者的文字表达中感受到有意思。如果没有引导学生体验三大危机对小虫子致命伤害的细节感受、认真地品味和涵泳,将是课堂教学的一大损失,孩子的复述也将失去灵动的表达。

危机一:苍耳。教学时,拿出一枚苍耳,让学生用一根手指触碰一下,感受苍耳的威力,并想象小虫子高高跃起一屁股坐在上面的疼痛感。

危机二:狗尿。教学时,让学生想象刚刚学游泳时掉进很深很深的水中,是什么样的感受,再将这样的感觉迁移到掉在狗尿里的小虫子身上。

危机三:小鸟。教学时,让学生转换角色变成一只小虫子,面对庞然大物般的毛茸茸的小鸟,内心是怎么想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逃。

还原细节的复述就是让学生感同身受,真切体验到伙伴整天提心吊胆的生活,危机四伏。在复述的过程中,学生接触的不再是抽象的语句,逐步将感受“内化”,转换成带有情绪的言语表达,有声有色的复述更有活力,让复述的趣味性完全凸显了出来。

(二)演演小虫子的动作,还原情境复述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讲述了小虫子感觉自己的生活还真不错,与伙伴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如何理解“我”与伙伴观点的差异呢?可以让学生扮演文中那条独特的小虫子,通过加入“外化”的动作表演“活”化小虫子的生活情境,从而理解“我”的想法。借助这一系列的动作,复述文本一定能活灵活现地再现,达到“言意共生”的效果。

【教学片段:“不错”中体验有意思】

师:多么新鲜奇特的生活啊,谁愿意当当这只小虫子?向伙伴介绍一下自己还不错的生活——你们有什么需要提醒他的吗?生:红色的词(表示动作的词)要说清楚。生:边讲边做动作,这样显得更有意思。生:太阳从东方升起,美好的早晨来了,我站在摇摇晃晃的草叶上正打算伸懒腰(摇晃着身体,伸懒腰),一阵风吹来,没站稳——差点儿掉下去……师:你们觉得他讲得怎么样?生:他讲得很好,他把自己已经当成一只小虫子了,站在草叶上摇摇晃晃的感觉演得很真实。生:他边讲边伸懒腰、洗脸、擦触须,还有跳到狗的身上,很有意思。

还原情境的复述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小虫子生活的草丛间,融入小虫子的生活,紧扣小虫子的动作演一演,并说一说小虫子还不错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不是在单纯地复述课文的语词,而是融进课文中的情境作有表情、有动作、有情感的复述,是储存在大脑中的表象、情绪和情感体验发生联系的活生生的语言。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陶冶了情操,学到了活的语言。

(三)想象小虫子的对话,还原角色复述

还原人物角色的复述就是让学生立足于角色本身,把自己当作文本中的角色,在遵循课文表达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重新梳理、加工、再创造,化单一为丰富,化平淡为精彩。在这篇课文中有许多个性鲜明的角色,有可能会撞伤我的屎壳郎,有想吃掉我的螳螂,还有脾气不好总是想顶我的天牛,它们不讨人喜欢,可在“我”眼里,它们特别有意思。这样令学生难以理解的情节,对当时的情境进行想象,还原角色的对话,走入小虫子的内心世界,会明白它的独特想法,一切就会变得简单起来。复述的过程亦可演绎出无限的精彩。

三、改进评价,让复述有“得”可获

第一学段的复述能力贯穿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使学生能够真正深入地理解文本、提高他们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因此这个过程中评价不可或缺,需要有全盘的考虑。在执教《我是一只小虫子》一课时,我设计了一张复述评价表(如下表)。

《我是一只小虫子》复述评价表

内容标准 复述方法 口齿清楚 态度自然 内容具体 语言连贯“不好” 感受(有 无) ☆☆☆ ☆☆☆ ☆☆☆ ☆☆☆“还不错” 动作(有 无) ☆☆☆ ☆☆☆ ☆☆☆ ☆☆☆“特别有意思”对话(有 无) ☆☆☆ ☆☆☆ ☆☆☆ ☆☆☆

复述时,既要注意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怎么样,也要注意学生的语言表情,包括身体语言。因此这张复述评价表的设计维度,是希望以评促练,引导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关注复述方法的习得,关注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关注体态语言的表现,逐步做到自信地说、有层次地说、有细节地说、有智慧地说。

猜你喜欢

小虫子学段讲故事
小虫子的梦
听冬神讲故事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我是一只小虫子》写话设计
小虫子的大世界
Max讲故事——逃跑的熊
Max讲故事——杀手算命
Max讲故事——温柔的鬼故事
瓶盖子和小虫子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