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HP的高校档案公众微信号服务质量评估指标构建

2020-06-15路航

兰台内外 2020年10期
关键词:高校档案层次分析法

路航

摘 要:随着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有利于提高档案服务水平和利用率,但评价高校档案公众号建设标准却鲜有研究。本文总结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对高校档案的前期研究成果,构建了公众微信号服务质量评估指标,并进了一致性检验。发文质量和数量是评估公众号建设的重要指标,与读者互动性需要提升,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学校档案公众号服务水平。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公众微信号;高校档案

在“互联网+”的年代,各种社交媒体应运而生。微信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社交媒介,即时的信息传播、便捷的使用方式,赢得了广大的受众群体。随着公众服务号、小程序等功能上线,许多企业和单位都使用公众号作为宣传工作和与用户交流的途径。根据《2019微信数据报告》,微信的月度活跃用户已经超过11亿,比去年同期增长6%。用户群体以年轻人为主,成为国内第一大社交媒介。随着公众号平台、小程序等功能日益成熟,越来越多高校档案馆设立了自己的公众号来服务师生。目前高校档案馆公众号建设属于初期发展,了解当前发展现状,提出改进方案非常重要。由于许多高校还未设立档案公众号,优秀的大学中设立档案公众号的比例相对高。所以本文选择若干个211高校作为调查的样本,咨询专家对档案公众号的设置进行打分,通过层次分析法进一步验证。

一、高校档案微信公众号研究概况

层次分析法(AHP,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是美国运筹学家 Thomas L.Saaty 教授于 20 世纪 70 年 代提出的一种分析方法。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然后用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办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常被用于辅助决策。

目前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档案领域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在高校档案利用奉献评估方面,窦莉、杨玲建立高校档案利用评估层次分析模型,在分析了高校档案利用风险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节点分类、把定性与定量的决策结合起来,按照思维和心理的规律把决策过程层次化、数量化,建立的高校档案利用评估层次分析模型;在公众号服务评价方面,尚珊、侯毓涛通过构建高校档案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以实证分析的方式对“双一流”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进行评价;张燕子基于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现状分析,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出实用的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综合评价体系,并以高校档案馆和综合档案馆作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而基于层次分析法对高校档案馆公众号的质量评估则鲜有研究,因此本文以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层次结构模型,通过权重赋值计算进行层次排序并加以分析,获得最佳评估方案,对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建设作出新展望。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构建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指标之间要有区分度,各个指标有自己独特的定义,指标的建立要基于档案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特性与特点,对于实际应用有实用性。

(2)可量化原则。对于每个指标都有清晰的解释,方便专家理解指标的含义。选取的指标应该具备可量化的特点,以保证评价的可操作性。对于不同指标的权重也要做出相应的规定。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包括;(1)确定研究对象,科学制定指标体系,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2)构造判断矩。本层所有因素针对上一层某一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3)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计算本层每个指标相对于上一层某指标的相对权重,并且进行一致性检验。(4)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计算每层指标相对于总目标层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1.层次结构模型构建。通过对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向有关专家咨询,并且依据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将评价体系分为三级。一级目标层是研究的总目标,即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的质量评估。目标层下设准则层B,分为信息内容、平台设计和交互服务。三级方案层P是对二级准则层的分解,也就是最终解决方案。层次结构模型构建如表1所示。

2.层次指标评价分析(1)构建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计算基础,通过两两比较以具体数值表示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以表2 A-B矩阵为例。

其中,B12表示B1相对于B2的重要性,与B21互为倒数。相对重要性的量化标准通常引用T.L.Saaty 的“1-9 标度方法”,具体含义如表3所示:

(2)层次单排序分析。通过对本层各指标相对于上一层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比较,计算每个指标的权重,并且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对四位专家的问卷调查获得数据,进行权向量计算。对于每一个判断矩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及對应的特征向量,再利用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进行一致性检验。若通过,则特征向量为权向量;若不通过,则需重新构造判断矩阵。

专家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如下:

B1、B2、B3对于A的重要性判断结果:

计算得知,λmax =3.0183,设阶层数为n,CI=(λmax-n)/(n-1)=(3.0183-3)/(3-1)=0.00915  与表4中的R.I对比,R.I取值为0.58,CR=CI/RI=0.00915/0.58=0.01577<0.1 。当CR小于0.1时,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P1、P2、P3、P4、P5对于B1的重要性判断结果:

计算得知,λmax =5.1887,设阶层数为n,CI=(λmax-n)/(n-1)=(5.1887-5)/(5-1)=0.047175  与表4中的R.I对比,R.I取值为1.12,CR=CI/RI=0.047175/1.12=0.042<0.1

P1、P2、P3、P4、P5对于B2的重要性判断结果:

计算得知,λmax =5.1603,设阶层数为n,CI=(λmax-n)/(n-1)=(5.1603-5)/(5-1)=0.0401  与表4中的R.I对比,R.I取值为1.12,CR=CI/RI=0.0401/1.12=0.03578<0.1。通过一致性检验。

P1、P2、P3对于B3的重要性判断结果:

计算得知,λmax =3.1078,设阶层数为n,CI=(λmax-n)/(n-1)=(3.1078-3)/(3-1)=0.0539  与表4中的R.I对比,R.I取值为0.58,CR=CI/RI=0.0539/0.58=0.0929<0.1。通过一致性检验。

(3)层次总排序分析。根据层次单排序的权重,计算出组合权重,可以得出每个指标在总评估中占的比重。通过表中组合权重的排序可知,B1层次的指标排序总体靠前,重要性比B2、B3要高。其次是B2,最后是B3。详情见表9所示。

根据层次总排序的结果,要对层次总排序进行检验。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指标CI=0.020645,总排序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0.5047183,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例CR=CI/RI=0.041<0.1 通过一致性检验。

三、高校档案微信公众号改善建议

根据层次总排序结果得知,公众号发文质量和数量所占比重是最多的。也就是说档案公众号建设中首先要考虑推文数量,真实性和实用性。其次是排版界面的功能应用性,检索智能性。尤其是功能多样性与平台连接性所占比重都比较大。至于与读者互动方面的权重相对较小,这说明读者目前主要以接收信息为主,参与度还不高。对档案公众号的接受度比较高,投诉建议较少。对于日后高校档案微信公众号建设的展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升。

1.推文质量与数量是基本要求。高校档案公众号主要面向对象是学校的师生群体,应该提高推文质量和数量,固定时间推送档案相关信息,提高用户粘性。打造有质量的文章,提升关注度。可以通过网上征集等方式深入挖掘用户的兴趣主题来推文,以及刊登档案重大事件,有效提高用户对档案的关注度和档案意识。

2.良好平台设计是保障。良好的排版,内容编排是读者舒适阅读的基本,平台设计是保证读者持续阅读的条件之一。公众号菜单设定一级菜单和二级菜单,将内容分类有助于提高公众号的内容层次。可以设定小程序,让读者有更好的體验。还有对其他网站的链接,例如档案局或学校其他网站,提高相关阅读性。

3.加强档案服务模式是驱动。信息互动是社交媒体的基本互动之一,社交媒体中的信息互动,是通过信息的生产与交流实现的。社交媒体中用户互动的信息不仅包括新闻信息,还包括意见性信息等。加强多种交互方式,提升用户体验,建设掌上移动档案平台。在文章结尾处设置留言板块,管理员在留言处与用户互动回答。用户参与是公众号运行的动力,用户的建议也是公众号提高的方向。

四、结语

对于高校而言,微信平台不仅仅是被动展现的一个媒介,更应该是主动输出,结合宣传、育人与科研一体的平台。作者以信息为主要关注对象的档案学教育工作从业者,更应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利用好形式多样的信息平台,探索其在教学、科研中的多样功能——而非仅限于宣传。 档案微信公众平台应该起到宣传档案,查询科研信息与教育学生的作用。本文的指标构建均通过一致性检验,可以为进一步开展高校档案微信服务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微信.微信数据报告[EB/OL].[2020-01-09] https://mp.weixin.qq.com/s/vmhoiRzpBs7-JK_x2a7gZw

[2]窦 莉,杨 玲.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档案利用风险评估方法[J].兰台世界,2017

[3]尚 珊,侯毓涛.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以“双一流”高校为例[J].浙江档案,2018

[4]张燕子.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河南:郑州大学,2018

[5]孙大东,于梦文.基于信息偶遇理论的档案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调查分析——以“211工程”高校为例[J]北京档案,2017

[6]范孟娟.社交媒体用户互动机制及关系转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7

[7]谢诗艺.“互联网 +育人”新模式:高校档案学专业新媒体平台建设探索[J].档案学研究,2019

(作者单位:广州航海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档案层次分析法
浅析提高高校档案过程管理质量的思考
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改革及创新分析
探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AHP—GRA的工程施工项目进度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高校档案服务大学文化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