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视域下江苏省专利密集型产业专利联盟培育模式、实施路径和促进对策研究

2020-06-15张樱白美琳王少凡厉剑廉宇航朱悦翟迅

价值工程 2020年14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

张樱白美琳 王少凡 厉剑 廉宇航 朱悦 翟迅

摘要:借助文献研究法,针对专利联盟的系列问题研究,从协同视角对专利密集型产业专利联盟的培育模式、实施路径和促进对策进行梳理。其中,培育模式主要针对联盟运营模式;实施路径侧重于构建、培育和运作分析。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对促进对策展开分析。专利密集型产业在专利联盟的引领下逐步实现内涵式发展,激励专利密集型企业持续创新,同时促使企业创新进程加快和专利的研发、运用和推广。这对于江苏省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点、占据发展主动权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With the help of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a series of problems of the patent alliance are studied, and the cultivation mode, implementation path and promotion countermeasures of the patent-intensive industry patent alliance are sorted o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on. Among them, the cultivation model is mainly aimed at the alliance operation model;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focuses on construction, cultivation and operation analysis. The analysis of the promotion countermeasures is from the macro, meso and micro perspectiv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patent alliances, patent-intensive industries have gradually realized intensional development, incentivizes patent-intensive enterprises to continue to innovate, and at the same time prompts enterprises to accelerate the innovation process and the R&D,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patents. Th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Jiangsu Province to seize the new round of economic growth points and occupy the development initiative.

關键词:专利密集型产业;专利联盟;培育模式;实施路径;促进对策

Key words: patent-intensive industry;patent alliance;cultivation model;implementation path;promo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25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14-0297-03

0  引言

立足于深入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特殊背景,着眼于江苏省、国家知识产权局“省部共建”这一关键点以及创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示范省的“知识产权强省战略”的重要实践,从协同视阈分析江苏省专利密集型产业专利联盟的培育模式,研究专利联盟的推行途径和带动解决办法,旨在借助专利联盟这个“工作抓手”,建立“专利→产业→区域间总体经济”协同发展平台,带动江苏省专利数目的倍增与专利产品质量的上升、专利的固化与专利价值的转移、专利维护的加强与专利运用的提升,使得专利密集型产业专利联盟真正成为“双轮驱动”战略与知识产权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并力促其成功经验得以在全国发挥知识产权工作的示范效应。

1  专利联盟的问题分析

1.1 专利联盟的垄断性问题分析

针对专利联盟的垄断性这一关键性问题,陈欣等研究了专利联盟内专利的竞争关系之后,认为专利联盟的垄断性体现在走高的消费市场产品价格和市场竞争的产生。 [1]且经营者集中、存在垄断协议以及滥用市场的支配地位都属于专利联盟的垄断性行为。[2]就专利联盟垄断性的产生而言,市场的正反馈因素与限制性竞争效应是专利联盟形成垄断性的重要原因。[3]一方面,专利联盟的垄断性使其对于解决“反公共地悲剧”和“专利丛林”的问题十分有效,另一方面,却对企业自身的创新和市场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4]

1.2 专利联盟中搭售行为问题分析

“搭售”系指售方将两种及以上的产品共同分销,买方若想要获得某产品就必须选购其它产品的行为。搭售行为在专利联盟里表现为五种形式——搭售非核心专利、同族专利、无效专利、另一专利池、认证服务。[5]专利联盟的这种搭售行为对于专利联盟自身的发展是无可厚非的,但另一方面,一些不正当的专利搭售行为侵害了国内企业的合法权益;侵害了购买者的合法权益;打破了消费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威胁了国家国民经济安全。[6]而对于判别专利搭售行为的正当与否,有以下三种方式:首先从搭售行为主观上判断是否为善意;然后判断搭售商品或者服务本身是不是存在不可分性;最终认定该行为是否损害市场竞争。[7]

1.3 专利联盟的“形成困境”分析

专利联盟形成困境这一问题伴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的持续完善而逐渐暴露了出来。专利联盟的形成困境是指在踊跃的政策措施倾向之下,专利联盟数目尚未明显增多,且一项技术设备所涉及的所有基本专利没有被全部包含这一问题。专利联盟之所以不能有效地使消费市场的管理效率得以提升也正是因为这一困境,[8]并且,在运作专利联盟的过程中,各个联盟还暴露出诸如垄断性突显、利益冲突掣肘组员消费市场行为、基本功能完备性较差、许可形式迥异导致消费市场的不稳定性增高等困境。[9]对于如何化解这些困境,需从专利联盟、市场、法律、政府等多种角度考虑。例如,专利联盟对于伙伴的选择问题应当予以重视,提高甄别伙伴的能力;力求联盟利益分配机制的公平;由市场管理者针对专利价值的评估问题合理地建立起科学的评估机制;应当以政府为主导建立专门的网络专利讯息平台,以此协助专利联盟的设立。[10]

2  专利联盟的运营模式(机制)分析

专利密集型产业依靠专利研发推动产业发展进程,专利运营更是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所谓专利运营,指的是各企业利用市场化的形式将研发出的专利进行商业化运作的一系列过程。研究专利运营需从专利联盟的运营模式和运营机制的类型着手,并探讨产生成功的运营模式和运营机制的因素,以促进企业的专利成果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以及专利密集型产业持续升级。

2.1 专利聯盟运营模式(机制)的分析

2.1.1 专利联盟运营机制的类型分析

专利联盟运营机制是联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总和,是一个有机体。设立专利联盟运营机制对于专利联盟存在问题的有效解决是十分有利的,有效的专利许可和利益分配机制、专利价值评估机制的建立,对于解决专利联盟存在的垄断性问题也十分有必要;对于专利联盟的搭售行为,须建立完善的专利联盟立体保护机制、外部危机解决机制、联盟对外联络机制等等;且在解决专利联盟的形成困境问题上,专利联盟组合创造机制、专利联盟许可利用机制、专利池的组建机制等皆大有裨益。[9][11][12]

2.1.2 专利联盟运营模式的类型分析

专利联盟的运营模式与联盟内部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密不可分,不同类型的专利联盟以及基于不同的视角都应匹配适应的运营模式。一方面,专利联盟的核心产品是专利,那么七种专利运营模式——评估与许可转让、 专利维权、  专利联合经营、专利聚集运营、专利权质押融资、专利投资入股、基于交叉许可的封闭式专利联盟,在专利的研发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13][14]另一方面,从商务模式的创新视角来看,专利许可模式可以归纳为交叉许可、混和模式以及独立个体许可。[15]另外,针对客户价值的创新视角,专利联盟的运营模式主要分为:了解专利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制定客户主导型专利营销策略、制定传递产品价值的营销方案、培养恰当的客户关系。[16]最后,在完善专利联盟自身建设的角度,应该选择以市场主导企业统筹(独任管理模式)兼顾,第三方企业代管(将联盟的事务授权其它托管机构的管理模式、独立第三方管理模式)运营模式。[17]

我国企业专利运营体系建设的进程必将随着专利运营制度的持续完善而加快,同时各种运营机制和运营模式也有待被探索与开发,针对专利联盟发展漏洞对症下药,为专利联盟专利运营提供模式和机制保障,成为联盟拓展市场的利刃。

2.2 成功运营模式的因素分析

分析并权衡专利联盟运营的利弊,学习专利运营成功模式的经验,是推动专利联盟运营发展的过程中的关键点。而成功的运营模式通常从专利、顾客以及专利联盟自身下手。从专利视角着眼,运营专利的前提是必须具备规模化专利运营资金;然后,构成专利联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具备人才——核心技术人才和运营人才;最后,规范的制度是专利得以成功运营的保障,所以,高效的专利运营制度有待被培育。[19]从顾客角度,成功的运营模式须考虑顾客的需求及欲望,针对客户所需所想,结合产业专利联盟发展特色,制定合理方案,并在满足客户需求同时找漏洞补短板,构筑专利联盟发展创新新常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从专利联盟自身建设上,成功的专利联盟运营模式应架构在合理的利益分配、完善的内外部管理系统、内部成员的充分的沟通、对法律法规等制度的准确运用等专利联盟建设的方面。

3  专利联盟的实施路径分析

3.1 专利联盟构建路径分析

为促使专利密集型产业满足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要求,应由产业、专利联盟、政府三位一体为核心提出构建当代专利技术研究联盟的路径。在产业层面,鼓励创新文化发展,提倡失败学习的研究;构建创新集群,升级产业、科技集群。[19]在专利联盟层面,基于专利资源的研发与专利申报协同发展;依托专利联盟的仿制与创新模式平衡发展;结合企业特点的多种专利战略构建;联合规划区域专利战略等。[20]在政府层面,鼓励专利联盟构建;颁布新兴战略;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协助构建专利联盟路径。

3.2 专利联盟培育路径分析

关于专利联盟培育路径,通常有以下三类:第一,培育能够提高专利联盟绿色创新绩效的三条路径——培育单边突破式、循序渐进式、刺激跳跃式,将专利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从而促进专利密集型产业专利联盟的发展。[21]第二,针对技术产品价值链的扶持政策进行不断完善;储备技术产品相关标准专利;培育产品技术专利联盟,凝聚行业竞争优势。[22]第三,发挥区域重点产业对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引领作用。[23]

3.3 专利联盟运作路径分析

至于如何推动专利联盟运作路径,首先,产业技术联盟目标要做到动态推进;其次,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模式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第三,构建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机制;第四,形成恰当的位势差。[24]

4  专利联盟促进对策分析

4.1 宏观层面对策分析

所谓宏观层面,主要是指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积极推动和引导专利联盟。第一,政府应当发挥宏观引导的作用,为专利联盟营造氛围。[25]第二,政府应制定有效的审查制度——专利联盟卡特尔审查制度,并且应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效用完备的专利信息平台。[9]第三,专利联盟应当选择“协会统筹创建,政府培育推动”的设立模式,以及“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第三方托管机构专业管理”的运作模式。[17]第四,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26]

4.2 中观层面对策分析

所谓中观层面,主要是指区域、行业以及协会等层面去帮助专利联盟的构建与发展。首先,各协会须建立行业统一的技术标准,避免市场混乱。[27]然后,对评价指标进行优化,激发出专利运营市场活力。[18]其次,专利运营要想成功须善于协作。[26]最后,利用行业协会协调机制,加强多方资源整合力量。[25]

4.3 微观层面对策分析

微观层面系指从企业和专利联盟等等主体的视角探索促进专利联盟发展的对策。

第一,联盟内各成员必须提升对联盟伙伴的选择能力以及评价和甄别能力;[9]

第二,各个联盟之间要建立起科学的联盟利益分配机制——统一协调,公平合理;[9]

第三,投资者、运营管理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预期以及财务准备——资本要经历较长时间才能进行回收;[26]

第四,企业要转变专利运营的思维,专利布局上找准定位、布局长远,利用技术标准、专利联盟的合纵连横优势,主张专利价值模式多元化。[28]

第五,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的生产成本要得到有效的控制,然后建立起“官产学研介”五位一体全方位、多角度的共赢模式。[25]

5  结语

综上所述,协同视域下专利密集型产业专利联盟需要根据其发展特点及问题,努力发展其培育模式,在法律法规基础上建立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实施路径,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对策促进专利联盟的发展,进而推动江苏省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欣,刘丽娜.专利联盟垄断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5(12):42-44.

[2]徐玖玖.专利联盟的反垄断法规制路径及制度构建[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04):74-80.

[3]朱振中,吴宗杰.专利联盟的竞争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01):110-116.

[4]张梦娟,李明星,潘慧凡,孙洪争,吴柳烨.专利联盟创新效应研究文献述评[J].科技创业月刊,2018,31(04):43-45.

[5]黄良才.专利联盟中的搭售问题分析——以MPEG LA下的H.264、DVB-T专利池为视角[J].电子知识产权,2007(10):26-29.

[6]高邱红.论专利搭售的反垄断法规制[D].安徽大学,2016.

[7]宋伟,金畅.知识经济下的《反垄断法》制度创新[J].科技与法律,2011(03):57-60.

[8]杜晓君,马大明,宋宝全.基于公共产品供给视角的专利联盟形成机制[J].科学学研究,2011,29(04):526-532.

[9]张翠梅,吴国邦.企业专利联盟运作困境与化解策略[J].学术交流,2017(02):146-151.

[10]张毫.企业专利联盟运作困境与化解策略[J].知与行,2017(04):34.

[11]卜曙光,萧延高.现代专利联盟的组织特征与运行机制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9,11(02):66-69.

[12]刘云,桂秉修,冉奥博.中国专利联盟组建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基于案例调查[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03):225-233.

[13]張晓永.从企业经济效益角度谈专利运营[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7,31(06):118-123.

[14]孟海燕.专利集中管理初探[J].知识产权,2017(07):81-87.

[15]陈锦其,徐明华.专利联盟:成因、结构及其许可模式[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01):21-25.

[16]唐恒,朱伟伟.高校专利运营模式的构建——基于客户价值的视角[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01):88-93.

[17]刘宁.我国专利联盟建设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6,26(03):67-70.

[18]郑伦幸,牛勇.江苏省专利运营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行政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58-64.

[19]方茜,郑建国.协同创新体系的结构特征及系统实现路径——基于解释结构模型[J].经济学家,2015,204(12):44-53.

[20]杨旭杰,裴晓华,董尚朴.京津冀中药企业构建专利联盟之路径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26(03):6-8.

[21]朱承亮,刘瑞明,王宏伟.专利密集型产业绿色创新绩效评估及提升路径[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35(04):61-79.

[22]陈庆,张敏,张世联.基于技术产品价值链的专利密集型企业培育路径研究——以船舶岸电为例[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8,15(11):19-23.

[23]陈庆,张世联.江苏专利密集型产业分布态势及创新培育路径探析[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8,15(03):59-64.

[24]李雪,李菁华.产学研联合的深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01):47-50.

[25]牛巍,宋伟.基于纵向结构的专利联盟企业间利益分配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23):155-159.

[26]杜跃平,王舒平,段利民.中国专利运营公司典型模式调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01):83-88.

[27]潘东品,翟立琪.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联盟构建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2014(06):44-45.

[28]张宾.企业专利运营新态势研究[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5(07):89-92.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及其启示
审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及实施路径
微阅读, 让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更给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育游戏的运用及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