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材料控制探析

2020-06-15祁有丽

价值工程 2020年14期
关键词:施工企业工程项目

祁有丽

摘要:工程项目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材料,材料控制管理直接关系着工程项目的成本、質量和进度。本文在阐述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材料控制必要性的基础上,就当前项目材料控制问题展开分析,指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材料控制的基本策略,期望能进一步提升材料控制水平,进而提高工程项目管理质量,降低项目管理成本,促进施工企业的有序发展。

Abstract: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needs to consume a lot of materials, and material control managemen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ost, quality and progress of engineering project. This article, on the basis of elaborating the necessity of material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engineering projects,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ject material control problems, points out the basic strategy of material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engineering projects, and hope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material control, there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oject management, reduc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sts, and promoting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companies.

关键词: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材料控制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engineering project;material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14-0045-03

0  引言

物资供应与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化建设背景下,我国工程项目建设数量逐渐增多,对于工程建设材料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扩大。从施工过程来看,材料控制质量不仅关系着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而且对工程的安全质量控制、投资成本具有深刻的影响。然而受管理模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一些施工项目的材料管理缺乏整体性、针对性和计划性,使得整个项目施工生产受到影响,造成潜在亏损,因此在新时期,有必要进行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材料控制方式的优化管理。

1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材料控制的必要性

材料管理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材料管理的质量与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密切相关。一方面,材料支出成本直接关系着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有研究表明,建筑类工程项目材料支出占到项目总支出的60%~70%;规范化地进行施工材料管理,能实现企业建设资源的最优配置,降低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1]。另一方面,当材料供应不及时时,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就会出现停工待料现象,将严重影响项目的建设进度,而系统化的制定材料供应计划,能有效避免此类问题发生。此外,材料质量控制更是工程项目总体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工程实体的安全和质量。现代管理理念下,设计单位会从全局出发,按照整体规划的原则设计材料的质量指标,这为工程项目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助于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2  施工企业材料管理问题

2.1 管理部门职能定位局限较大

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质量和成本相互影响,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各个方位和环节,从项目中标签约开始,各个职能部门应该分工协作,保证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成本工作在各个环节都同步协调进展。在早期的一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职能基本划归财务部门和经管部门,而工程技术部门主管项目进度,安全质量部门负责工程建设安全质量控制工作。受一些惯性思维的影响,材料管理部门在项目建设中仅仅将工作重心放在施工材料的接收和发放上,而对项目的材料供应进度调配、材料成本核算等涉及工程进度和成本的工作关注度不够,造成工程项目的材料成本没有得到实质性控制,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失。

2.2 材料计划缺乏预见性、针对性

材料计划在项目材料管理及施工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工程建设目标,从全局出发,系统地制定材料控制计划,能为材料管理工作提供有效指导和依据。现阶段,部分施工企业将设计材料一览表作为基础,通过复制获得“物资需用计划”,在物资年度、月度计划编制时,又将物资需用计划表作为模板,此外,物资采购由物资需求计划表套用而来。这使得材料计划与施工现场出现脱节,缺乏预见性和针对性,无法发挥其对项目材料供应进度和成本控制的指导作用,管理漏洞较大。

2.3 材料质量自检力度较为薄弱

作为材料质量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材料自检能有效发现材料中的缺陷,提升材料应用及后期项目建设质量[2]。目前,施工企業材料控制依靠联检和报检把关,自检力度较为薄弱,整体检验质量较差。具体而言,构成工程实体的主要材料到货后,项目人员会邀请业主或监理、供应商、社会监督机构进行联合验收,在取得参检人员签字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而没有经联检的材料仅通过报检即可进入下一环节。实际操作中,部分项目的材料质量检验流于资料填报,与现场脱节,质量检验资料不能真正反映工程材料的质量合格情况,缺乏可追溯性。

2.4 对项目材料管理部门激励不够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非常大,合格材料的及时供应制约着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因此在项目管理中,应建立奖惩制度并加以落实,确保所有管理人员参与其中。当前有些施工项目受激励机制不完善、落实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一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导致工作质量下降,对于项目材料控制带来损失,直接降低了工程的综合效益。

2.5 材料成本核算工作缺失

随着市场的不断进步,许多施工企业早就意识到材料成本的分析是项目整体经济运行分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制定了成本分析制度。而很多项目的经济运行分析仍然流于形式,分析结果无法指导施工实践。由于施工现场材料使用的多变性,技术人员统筹安排能力的参差不齐,导致材料成本的分析资料只是数据堆码,无法反映施工生产的真实成本。

3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材料控制的基本策略

3.1 加强项目合同管理

合同是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实施自身职能的重要依据[3]。对于施工企业而言,项目建设中的合同履行至关重要。项目的材料管理部门不但应该对材料管理工作了如指掌,而且要了解施工承包合同,以便更高视角进行项目材料管理。需要注意的是,与业主签订的承包合同中,关于材料调差的约定往往至关重要。当前的建筑市场上,出于各种原因,有些承包合同并未约定主材的调差内容,有的甚至在未调整综合单价的情况下约定不进行主材调差,这就产生了施工单位的材料亏损隐患。在短则数月长则几年的施工期间,材料的市场价格波动复杂,环保、货币贬值等大环境压力下,材料价格十有八九会发生上涨,而投标、签约初期对材料价格的测算不充分,合同约定缺少主材调差的内容,必然会严重影响到项目的盈亏状况。因此在投标阶段就应该开始关注材料价格的浮动结算事宜,投标和签订合同时对价格浮动频繁、需求量大的主要材料进行调差条款约定。在与材料供应商签订的材料采购合同方面,公开招标,确定优秀的供应商签订材料供应合同,尽可能详细的约定货物的出厂、运输、装卸费用和责任方。对于图纸设计中有明确技术要求的材料质量指标,必须在合同中做出约定,对外观检验、试验检测中筛查出的不合格品,约定清场的费用承担和赔偿责任。无论是承包合同还是材料采购合同,规范地签订后,严格落实执行才是重中之重,坚决按照合同条款履行双方责任义务,才能有利于材料供应、建筑市场的良性发展。

3.2 强化材料流程管理

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下,材料管理过程较为混乱,给工程建设带来较大阻碍。新时期,要进一步提升材料管理质量,还应按照“制定管理流程,实施节点控制”的原则,进行施工材料流程化管理。从项目施工过程来看,材料管理首先应做好物资总需求计划、年度需求计划、月度需求计划、零星采购计划的有效编制,然后进行供应商管理和控制,定期进行供方评价、再评价,随后应做好物资进场检验、入库标识与保管、材料发放环节的原始台账记录,最后,做好采购物资的入账点发,定额消耗以及月度盘点和节超核算。物资管理部门的材料进场检验记录与试验部门保持一致,入账和材料成本消耗与财务部门账务相符,工程实体的材料消耗明细与技术部门的资料相呼应,做到材料的采购与消耗流程可追溯,环节闭合。

3.3 保证管理的针对性

物资需用计划、物资缺口计划、物资采购计划、物资检试验计划是物资供应部门工作的龙头,直接关系着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成败[4]。需注意的是,在材料计划编制完成后,还应加强计划的执行和反馈,在材料管理中,应根据施工进展动态对材料计划做出实时调整,建立反馈机制,不断提升材料管理的针对性。当前材料管理中,材料需求计划、采购计划的制定必须以合同为基础,同时考虑施工组织设计、图纸变更、技术需求以及盘点库存等因素,物资管理部门以及试验检测部门发现材料质量、数量或缺口等问题后,应及时的提报相关部门和领导,并提出改进建议,继而使得材料整体计划与工程建设进度保持一致。

3.4 加强材料供应商的筛选与管理

要从源头上保证工程项目材料质量,还应加强供应商的筛选与管理。施工企业材料采购招标时,应安排物资管理和成本管理人员深入市场进行调研,了解材料的市场行情和供应商信息,在选择材料供应商时,应全面考虑供应企业的财务状况、产品科研开发水平,同时需对其工艺设备、质量体系、原料供应、竞争环境等进行分析,此外,还应考虑供应商主要用户、交货能力、履约信誉等因素,以此为依据选择优质供应商供给材料。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选择供应商时应重视行业内兄弟企业与其合作的信誉评价,确保供应商有较强的履约能力,避免供应过程中出现纠纷,被迫更换供应商,影响施工进度和成本。培养长期合作的优质供应商,建立资源库,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3.5 规范材料报检程序

材料检验是材料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在工程材料到货后,施工单位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材料的质量检查。在材料入场检查时,应确保检查人员熟悉材料管理规划和实施细责的具体要求,然后就材料外观、数量、规格、品质等要素进行检查。如在材料质量检查时,不仅要做好供应商所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审核工作,还应该做好材料的试验检测,核心检验数据结果尚未得出的材料不得用于工程实体,确保材料满足项目施工设计需要。对于一些施工企业的检测机构不具备检验资质的材料,施工单位试验检测部门完成材料入场初检后,应报请相关单位,开展材料的复检工作。通常,材料复检需要委托具有相关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实施,或者由工程监理方监督,确保材料质量达到设计标准,同时符合施工单位提供的试验报告。

3.6 加强项目材料的成本分析

针对目前很多工程项目经济运行分析流于形式的问题,行业内施工企业已经着手加强相关制度的制定以及贯彻执行工作。具体到项目材料管理部门,做好交到货记录、盘点记录、单项工程限额台账、砼生产运输台账、材料入账明细等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至关重要。只有基础台账数据真实可靠,成本分析工作才不会白费功夫,而在复杂多变的施工实践中,做好基础台账的记录和整理并不简单,这需要管理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较高的业务能力。企业应不断加强材料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适当提高业务人员的待遇,保证项目的材料管理人员有能力、有动力高质量地完成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继而达到指导后续施工生产及成本管理工作的目的,为企业降本增效。

4  结论

材料控制管理对于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和施工企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项目施工中,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材料控制管理的必要性,并在了解当前材料管理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的进行管理,不断创新优化管理方法,才能提升材料控制水平,继而在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质量的同时,促进施工企业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璐.建筑材料施工现场管控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1).

[2]丁信宇.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成本控制与管理探究[J].居舍,2019(36).

[3]朱峰.供应链管理在高速公路工程材料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9,38(34).

猜你喜欢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特征分析与选择
工程项目与融资
工程项目与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