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与病理学的相关性

2020-06-15莫梅山张雪芸张彩铃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阳性细胞内皮细胞阳性率

莫梅山 张雪芸 张彩铃

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一直位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当前我国宫颈癌发病率不断上升,且朝着着呈低龄化方向发展,对妇女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1-2]。目前对于宫颈癌的治疗方式主要采用有化疗、放疗、手术等方式,但是宫颈癌细胞的快速增殖凋亡抑制是宫颈癌患者治疗失败及死亡的1个主要原因[3]。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宫颈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落后于发达国家,患者确诊时大多数已经属于为中晚期患者,导致预后比较差[4-5]。现代研究表明肿瘤的形成是肿瘤细胞异常增殖的结果,其发生与发展涉及多中心、多环节、多通路,特别是目前宫颈癌增殖和凋亡的分子机制已被广泛研究[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可促进体内血管内皮细胞分化,产生金属蛋白酶、内皮细胞间质胶原酶,增强血管通透性,促进肿瘤增殖与抑制凋亡[8]。特别是VEGF的高表达可激活端粒酶活性,使细胞凋亡障碍,引起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最终导致宫颈癌的发生[9-10]。本文具体探讨了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与VEGF免疫组化病理学的相关性,希望为宫颈癌的预防、监测及治疗探索一些可能的途径。现总结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在自愿条件下签署了同意书,研究时间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选择在我院就诊的120例宫颈癌患者来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临床与病理资料完整;病理诊断为宫颈癌;非其他部位转移或复发的宫颈癌病例。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未行手术或活检病例;组织病理学不明确的病例;妊娠孕妇与哺乳期妇女。年龄29~76岁,平均(54.83±1.38)岁;平均体重指数(22.74±1.22)kg/m2;平均产次(1.82±0.21)次;吸烟31例;临床分期:Ⅰ期48例,Ⅱ期40例,Ⅲ期32例;分化程度:高分化60例,中分化40例,低分化20例;远处转移:有60例,无60例。

同期选择在我院因其他病变行子宫切除术的具有正常宫颈组织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55.99±2.11)岁;平均体重指数(23.01±1.74)kg/m2;平均产次(1.92±0.42)次;吸烟34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吸烟、产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VEGF表达病理分析

取两组患者的宫颈组织标本,立即用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给予免疫组化分析,Anti-VEGF由Abcam公司提供,工作浓度为1∶500。以磷酸缓冲盐溶液(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分别由两名有经验的病理科医生在双盲情况下根据切片的阳性细胞数比例和染色深度进行判定。染色结果判断:组织切片中胞质染为淡黄色至棕褐色者为阳性细胞标志,4分:阳性细胞>60%;3分:30%<阳性细胞≤60%;2分:5%<阳性细胞≤30%: 阳性;1分:阳性细胞0%<阳性细胞≤5%;0分:阴性。≥3分为VEGF表达阳性。

1.3 细胞凋亡分析

将两组的宫颈组织标本进行脱蜡,PBS浸泡5 min,各组织切片滴加TUNEL检测液50 μl,混匀后湿盒里37 ℃遮光反应1 h,PBS洗涤3次。每片各加50 μl DAPI染色液避光反映5 min,淬灭剂封片,镜下观察并采集图像,用己知宫颈癌阳性片作为阳性对照,以PBS设立阴性对照,计算细胞凋亡指数。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VEGF表达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的VEGF表达阳性率为75.0%(90/120),对照组为3.3%(4/120),观察组VEGF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χ2=129.338,P<0.05)。

2.2 细胞凋亡指数对比

观察组的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细胞凋亡指数对比

2.3 VEGF表达与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的相关性

在观察组中,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远处转移与凋亡指数患者的VEGF表达阳性率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宫颈癌患者VEGF表达与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的相关性(例,%)

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宫颈癌患者VEGF表达阳性率与临床分期、远处转移、细胞凋亡指数都存在相关性(P<0.05)。见表3。

表3 宫颈癌患者VEGF表达阳性率与临床分期、远处转移、细胞凋亡指数的相关性

3 讨论

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宫颈癌总的5年生存率几乎达约70%,其中局部晚期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都均在50%以下[11]。宫颈癌的影像学检查有会导致一定的误差性,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等进行早期诊断宫颈癌与判断病情已成为了可能[12]。

宫颈癌该病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了解明确,可归因于基因-环境的相互作用[13]。VEGF是最具特异性的促进淋巴管内皮生成的因子,可以对诱导内皮细胞进行诱导,使其钙浓度在短时间内升高,还可提升基底膜的降解速度,对内皮细胞的基因表达产生影响,并促进血管生成[14-15]。此外VEGF还能提升血管通透性,能为内皮细胞的迁移提供网架,让血浆蛋白外渗,同时也为肿瘤增殖提供基质。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VEGF表达阳性率为75.0%,对照组为3.3%,观察组VEGF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宫颈癌患者多伴随有VEGF的高表达。当前研究表明VEGF可与EGF受体相结合而促进淋巴管内皮的生长,还可通过抑制促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间接抑制血管新[16]。同时VEGF在参与各种炎症反应、细胞间黏附、肿瘤转移、细胞生长和分化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VEGF的高表达可直接和间接介导细胞毒效应,从而加重炎性反应过程或产生致癌作用[17-18]。

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是1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病理过程,涉及到不同基因参与;并且宫颈癌的形成以基因异常细胞的增殖为主,诱发机体细胞凋亡;若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能保持动态平衡,则会抑制肿瘤的形成[19]。VEGF是最具特异性的促进淋巴管内皮生成的因子,在人体正常组织当中,VEGF微量表达,而在肿瘤组织当中,VEGF呈现高表达状况[20]。VEGF与受VEGFR结合后,可诱导淋巴管生成,促进肿瘤增殖与抑制凋亡。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观察组中,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远处转移与凋亡指数患者的VEGF表达阳性率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宫颈癌患者VEGF表达阳性率与临床分期、远处转移、细胞凋亡指数都存在相关性。VEGF作为分泌型糖蛋白,随着VEGF的逐步水解,其对于受体VEGFR的亲和力逐步升高[21-22]。在VEGF的诱导下,内皮细胞大量增殖,导致人体的血管出现分支,对肿瘤的发展及凋亡都有着重要调节作用,可促使肿瘤朝着肌层深部方向发展[23]。并且VEGF家族也是参与淋巴管新生、血管新生的主要因子,在淋巴管生成、肿瘤血管过程中有重要作用[24]。同时VEGF的高表达可导致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平衡被打破,从而促进宫颈癌形成和扩散[25]。不过由于本研究中的病例量有限,后续试验研究仍需进一步搜集病例,增大样本量,以进一步验证该结论。

总之,宫颈癌病灶组织细胞表现为高增殖与低凋亡状况,且伴随有VEGF的高表达,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从而促使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

猜你喜欢

阳性细胞内皮细胞阳性率
依达拉奉右莰醇对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有氧运动和精氨酸补充对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大鼠永久性脑缺血后脑内Nestin 的表达变化
采集部位及送检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分析*
土槿皮乙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上调SIRT1减少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