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环境下医药营销综合实训教学体系构建实践研究

2020-06-11尹小悦王娟赣南医学院

营销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双创实训体系

尹小悦 王娟(赣南医学院)

■ 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及重要性

20 世纪40 年代创新教育诞生及1989 年创业教育概念的提出,轰动了整个世界。199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开发创业的能力和精神,必须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以便促进毕业生就业,使他们不再是求职者,而应成为就业机会的创造者”。

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始于20 世纪末,尽管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猛。1998 年,清华大学成为亚洲地区首个成功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高校。2002 年,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 所院校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2010 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双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写入了党的报告和新修订的党章。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要培养出一大批符合创新型国家需要的人才。

“双创”助力缓解就业形式。2018 届高校毕业生达820 万,再创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找好工作比较困难,求职者的技能和用人单位的需要人岗不匹配的问题存在,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始终存在。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更有条件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自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机会更大。

“双创”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仅2015-2019 年五年时间内,教育部年年召开关于高等学校毕业生创新创业的工作会议,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座谈会等,突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位置。

■ 创新创业环境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课题组结合调研和教学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创业精神为主线。构建教学体系:

表1 医药营销综合实训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学体系

该教学体系从教学类型上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意识型、知识型、能力型和实操型。以理论传授、典型案例分析与实践和仿真模拟操练三种方法贯穿始末。S1 阶段专注于入门技能的培养。因个体认知差异较大,教学的核心主要在于意识培养,如计算机基础、普通话、公关礼仪、团队精神的训练以及对学科的基础知识认知;S2阶段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培养,如医药市场分析、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和营销物流管理等理论知识体系;S3 阶段专注于能力培养,模拟商务谈判、实地调研模拟药店经营、医院营销等;S4阶段通过营销综合实训模拟平台和第二课堂,角色扮演参与企业的创建运营全过程。鼓励学生参加精英挑战赛、挑战杯等,提升自信、独立和创新创业的品质。同时,建立“多轨制”考核评价机制,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方法目标和态度目标四个维度对于学生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双创”态度及应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实训教学的应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中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

■ 创新创业实训教学体系所存在的障碍

(一)缺乏专业的双创导师

目前该课程的教师队伍背景主要是以市场营销学、管理学为主,虽说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缺乏丰富实践经验。创新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成功的创业家、创客、科学研究院项目专家等专业人才能够为同学们带来更具操作性、可行性和前沿性的创新创业知识,高效对接市场需求、进一步推动成果的转化。

(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脱节

创新创业教育尚未形成理论基础,在医药营销综合实训的课程建设中也处于摸索阶段。在教学的内容上难以有突破性的创新。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环节上,大多数高校将其列入选修课的范畴,或以讲座、报告等形式开展,在内容上也集中在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方向指导等,缺乏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且与药品经营管理专业教育的关联程度低。

(三)创新创业的实践基地和资源平台建设不足

作为营销实训课程来说,缺乏一整套完整的、系统的、具备行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和平台。如,2017 年,几位即将毕业的同学创业注册成立公司,后因在创业初始阶段启动资金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创业事业的发展。创新创业政策、创业经费的筹措、创业实践线上线下平台等资源的融合发展将成为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孵化的助推器。

■ 优化创新创业实训教学体系的对策

(一)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及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通过校园展板、校园网、微信平台等多渠道在校内宣传创新创业的理念、知识、案例、成效等。积极开展“双创”论坛、讲座、交流会、实训班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互动与成长。同时,加强对外宣传,通过众多网络传媒工具展示学校“双创”的发展及成果,以提高学校知名度。

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探索如何将“双创”的理论知识融入到药品经营管理及相关专业教育中,如何将“双创”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衔接好。强化专业特色,突出办学特点,建立规范性、条理性、合理性、针对性和交叉性的课程体系。在优化课程体系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二是设置个性化、多样化的“双创”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喜好和兴趣选择课程;三是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双创”教育的相关理论及专业教材的研究建设,探索卓有成效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

(二)加强多元化导师团队的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发展离不开既有丰富理论知识又具备充足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队伍,“走出去,请进来”战略能有效的扩充多元化导师团队。第一,聘请专业的行业导师,从政策、技术、咨询、运营四个方面在社会上广招优秀的行业人才,有计划、有目的的为学生授课或进行评估,为“双创”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第二,聘请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既具备专业的学术背景,对于学科发展的规律特点较为熟悉;又具备校外合作企业或企事业单位挂职的丰富经验和社会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趋势有独特的洞察力;第三,鼓励高校教师“走出去”,去企业、市场、高校、学术会议、创新产业园等地学习优秀实战经验,有效的结合理论知识,更好的运用到教学中。

(三)扩充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资源平台建设

大学生创新创新教育离不开各优秀产业界的支持、参与与互动。第一,加强与产业园的合作,促进成果孵化。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依托优秀校友、政界、企业界等所有社会力量,形成相互支持共享、上下联动的有机整体;第二,推动政策保障、筹资体系、创业基金等保障体系的完善。充分依托双师型教师和行业导师等优质资源,扩宽筹资平台和创业基金体系,落实学生对于政策的了解和应用;第三,利用各类国家级竞赛平台和协同创新项目,逐步强化“双创”教育在全社会的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和投资基金的关注。

猜你喜欢

双创实训体系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