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小微企业融资策略研究

2020-06-11刘相宜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营销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微利率贷款

刘相宜(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小微企业融资发展问题一直是社会热点话题。互联网金融也在快速发展。随着第三方支付、P2P 网络借贷平台、众筹平台,互联网银行,以及传统银行机构纷纷推出的互联网融资产品和服务等极大丰富我了我国金融业态。据烯易正式发布的《2019 互联网众筹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 年底,处于正常运营状态的平台有所减少,处于正常运营状态的众筹平台有147家,仅2018 年众筹行业中成功项目融资金额达到137.11 亿元。2018 年网贷平台“爆雷”很多,从2018 年年初2343 家到2018年底,只剩下1080 家正常运行,全年成交额7889.65 亿元。

2019 年4 月17 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明确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措施,突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推动性。具体来说,除强调“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要带头,确保今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30%以上、小微企业信贷综合融资成本在去年基础上再降低1 个百分点”等内容之外。

(二)研究意义

传统金融机构忽视小微企业信贷需求,小微企业只能通过高利贷等方式进行融资,主要的资金瓶颈是由融资难和融资贵两部分组成。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小微企业除了传统贷款方式外有了新的贷款途径,并且降低了融资成本。为了更好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时刻关注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小微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互联网与金融两者相互融合产生互联网金融,因此互联网金融有一些特有特点:

(一)低成本

没有固定的线下销售点是互联网金融的一大特点,销售成本的降低使得互联网金融更有优势。网上在线提供货币支付和分配以及金融产品交易,调整融资期限和分担双方风险的低成本降低导致市场成本下降。同时,由于减少了大型实体店和员工的成本,可以显着降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

(二)多层次满足顾客需求

互联网金融秉承互联网的平等、开放、分享、自由的精神,在服务模式上大胆创新,放弃传统的面对面交易模式,收集数据,通过实时交互,通过对客户群的信息平台挖掘和分析,寻找潜在客户,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去实现他们的诉求。

■ 传统金融模式下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状况

(一)融资供需矛盾突出

融资供需矛盾突出是传统金融下难以化解的矛盾,尤其是融资供需缺口日益增大和市场失效日益严重,导致小微企业的融资陷入瓶颈。最近几年,小微企业很难从银行贷得所需资金,尽管国家对小微企业有贷款的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年贷款需求量逐渐加大,市场经济环境紧缩,银行贷款审批流程长,要求多,无法快速满足小微企业需求。目前银行贷款主要的放贷标准是依据低风险和低坏账率,而大多数小微企业往往有较高的资金风险和高坏账风险,因此导致小微企业难以从银行得到贷款。

(二)融资利率相比短期贷款基础利率依然很高

除了银行等传统机构,一些具有金融服务牌照的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也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帮助,但是其提供的融资利率偏高,有的甚至超过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4 倍。虽然小微企业从银行贷款利率有所下降,但是对比其他方式的融资利率发现,其他方式的融资利率虽有下降,但是仍然远高于短期贷款基准利率。其中,小微贷款公司利率是基准利率的3 倍多,而典当行、担保公司要求的利率最高(基准利率的5 倍多),只有农村互助会互助金的利率较低。

(三)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内因

小微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自身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是以下三个自身原因影响融资:

银行贷款的标准是取得收益,同时保证资金的安全和降低风险,小微企业缺乏像房屋、厂房等之类的不动产,没有抵押品交予银行,使得银行很难为其发放贷款。所以因为担保和抵押方面的原因较多,小微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融资,企业只得被迫通过担保等间接方式,融资风险和成本变得更大。

2.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外因

(1)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不健全

市场经济依然存在一些可健全的方面。风险投资是国外小微企业在初创期获得融资的普遍形式,这种融资对小微企业要求不高,控制性不强,不实际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从而可以自由快速发展。

(2)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

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政府为主导地位,体制尚未健全,金融体系未能完全市场化,资本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缺少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是银行主要的企业服务对象,即便国家出台一些优惠和政策,强制性的要求金融机构和银行的改变而不是通过市场化运作,短期可能有所成效,但是长期并不能持久下去。

■ 信息不对称的降低

小微企业的现状是组织规模较小,财务会计缺少专业性,使得财务报表信息不完整,真实性存疑,加剧了其在融资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原先银行要全面了解贷款者的信息,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并且贷款发放的收益率相比大中型企业也较低。但是在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下,由于互联网对信息筛选和收集能力大幅度提高,通过大数据建立数据模型,对收集的数据分析和筛选,大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了市场调节的作用效果,提高了双方交易的达成率。

如今出现了互联网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贷款相比,贷款门槛大大降低。原先企业贷款首选就是银行机构,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这种固有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2013 年余额宝等货币理财产品的出现,通过优势利率,吸引大量资金投入,倒逼金融体系改革,通过市场化利率重新吸引资金流入,推动利率市场化发展。

■ 增强小微企业自身建设

(一)调控小微企业经营风险

1.加强企业经营管理,降低经营风险

设立符合现代企业的公司经营制度,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监督与控制,经营者了解学习,提高自身对企业的经营水平。有必要实时了解市场,使产品结构适应变化,开辟更多的分销渠道,以确保可持续的盈利能力。

(二)增强小微企业竞争力

1.重视自主研发创新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技术是其核心竞争力,能否实现技术创新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另一方面要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自主创新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小微企业更要时刻关注市场的需求,自主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才能更好的被投资者认可。

2.银行针对小微企业融资新举措

(1)创新风险识别法

目前,小微企业大多财务制度尚未建立,信用评级需要依赖完整和真实的财务信息,但这正是小微企业所缺乏的。非财务信息是发达国家对小微企业信用评级的一个重要依据,我国的商业银行由于风险识别方法不当,错过许多优质的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因此,创新识别方法也相对迫切。

(2)"品、表"识别法

国外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不仅仅只依据财务数据等,还注重对贷款人的行为考察,通过对非财务指标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可以预估未来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潜在风险,其中"品、表"法最具代表性,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表1 “品、表”识别法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尽管由国家政策的支持,对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施以援手,但是并未取得预期的成果。小微企业的发展现在已经与互联网金融密切相关,信息不对称的降低及贷款门槛降低使得小微企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但是过由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复杂性,小微企业融资的特殊性,使得小微企业融资问题难以简单解决。小微企业为得到融资也需要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经营水平,完善自身的财务制度。除了小微企业自身的努力外,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也需革新,创新贷款风险识别系统,更好的满足小微企业融资碎片化的需求。政府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加快对互联网金融的立法进程,保持对小微企业的密切关注度,借鉴国外先进方法,引导互联网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

猜你喜欢

小微利率贷款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小微课大应用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为何会有负利率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小微企业借款人
旧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