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干预对白裤瑶少数民族疾病认知及遵医行为的作用评价

2020-06-10韦红铮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认知度传染病常规

韦红铮

(南丹县人民医院内二科,广西 河池 547200)

白裤瑶是瑶族支系之一,居民聚居在广西西北部,该民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民族。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健康教育干预是实施该战略的主要手段[1]。研究以白裤瑶少数名族为主体,该群体文化水平低(甚至是文盲),对疾病知识的接受能力低,提升了健康教育干预的困难性,基于此,研究主要以120名白裤瑶传染病患者为对象,探讨对白裤瑶少数民族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对于其疾病认知和遵医行为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120名白裤瑶传染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12-67岁,平均年龄是(37.82±4.39)岁;疾病类型:25例肺结核、10例乙型肝炎、6例甲型肝炎、3例水痘、2例麻疹、10例细菌性痢疾、4例伤寒等。观察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14-69岁,平均年龄是(37.52±4.43)岁;疾病类型: 28例肺结核、12例乙型肝炎、4例甲型肝炎、3例水痘、2例麻疹、7例细菌性痢疾、4例伤寒等。2组传染病患者资料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为患者展开疾病常规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和常规疾病教育。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接受健康教育,(1)结合白裤瑶少数民族传染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包括疾病的种类、患者的理解能力、经济条件、文化习俗、产业结构等)制定具体的护理方案。(2)重视对健康教育经费的投入,做好经费使用的监督。(3)对6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疾病评估,采用PPT和宣传图册的方式分发知识手册,根据患者疾病种类的不同,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包括疾病的管理方式和控制措施,告知患者配合治疗与护理对于疾病控制和恢复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充分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明确疾病传播的危害性,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依从性[2]。

1.3 评价标准

比较2组白裤瑶传染病患者的疾病认知度和遵医行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疾病认知度比较

健康教育前,两组疾病认知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的疾病认知度75.00%高于对照组48.33%(P<0.05)。见表1。

表1 白裤瑶传染病患者的疾病认知度比较 [n(%)]

2.2 比较患者遵医行为

观察组白裤瑶传染病患者主动配合度高于对照组,被动配合和拒绝配合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2组白裤瑶传染病患者的遵医行为[n(%)]

3 讨 论

传染病是一种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播的危险疾病,能够对人体产生严重损害,在一定条件下出现流行[3]。导致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有病毒、真菌、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具有差异性,导致疾病病变的作用机制不同,侵袭机体器官也存在差异性。

传染病常规护理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患者疾病认知度和遵医行为的改善情况无显著成效。尤其是针对文化程度水平较低的白裤瑶族患者,其护理效果并不理想。在白裤瑶少数民族传染病的健康教育中,通过结合患者实际的理解能力和文化程度,采用其能够理解的方式(如视频和图画)进行教育,可以更好的提升患者理解度,弥补传统健康教育的不足[4]。在少数民族健康教育的开展,通过遵循知-信-行的原则,普及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更好的帮助患者梳理信念,明确疾病对社会和民族的危害,引导患者改善生活行为习惯,让患者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对周围人健康负责,更好的约束自身,降低疾病的传染范围,以此更好的预防传染病的传播[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疾病认知度(75.00%)高于对照组(48.33%),观察组主动配合度(71.67%)优于对照组(40.00%)。

总而言之,白裤瑶少数民族传染病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可以更好的提升和改善患者对疾病认知及遵医行为,可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认知度传染病常规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1 100例初产妇妊娠期保健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常规之外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提高临终关怀认知度和更好的开展临终关怀的研究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分析
别受限于常规
大数据告诉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