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20-06-10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静脉炎体位输液

杨 坤

(辽源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二疗区,吉林 辽源 136200)

PICC需要通过颈外、头部、四肢等静脉穿刺置管,是一种由外周静脉到中心静脉的导管,尖端位于上腔或下腔静脉中。其比较适用于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可以减少并发症及反复穿刺等现象,不仅提供了抢救药物的条件,还通过静脉输送了营养,有效避免了患者所受到的刺激。但是在患者身体放置PICC时,一次成功的几率较低,若不合理的现象出现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导致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增加。所以,应采用一定的护理,配合放置PICC导管,从而对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进行有效减少。本研究对我院112例肿瘤化疗患者通过PICC导管实施了静脉注射,并配合了护理对策,详细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1.2 方法

1.2.1 PICC置管

对于PICC置管,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均需要实行,置管时要结合病人的状况选择适合的静脉,需要穿刺的手臂应外展,患者身体呈仰卧位。PICC导管需要放置的长度,需要测量患者上臂中段来进行确定,在患者的右肘贵、肘正中静脉以及头静脉,用针进行穿刺,并使用平行送针的方法,在出现回血后,取出患者中的针芯,并缓慢放入PICC导管,大约在人体内5至6厘米后,停止导管,并对其进行调整,使锁骨下的静脉和颈静脉呈现处于最佳角度。为了防止出现导管脱落情况,在导管固定好后,外露的导管应呈现出S型。同时,使用X光片检测确定后的导管,以此来对放置导管的位置进行确定。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数据时,主要采用软件SPSS17.0,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计量资料,并采用配对t检验治疗前后的数据比较;组间差异采用x2检验,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如表2所示,对比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

3 讨 论

对肿瘤患者放置PICC导管操作较为简单,具有诸多优点,不仅可以对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可以有效减少,还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通常而言,在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很适合使用PICC导管,其相容性与耐用性较好。在对患者放置PICC时,不需要缝针、麻醉等操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成功率。由于在化疗过程中,肿瘤患者需要长期输液,所以,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还会在多次穿刺下造成感染。但是对患者实施PICC后,带管期间不会限制其活动,避免了很多麻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工作和学习影响较小。但需要注意的是,若没有适合的护理,在放置PICC后,会出现一定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若选取的穿刺体位不适合,就会造成置管困难。由于右侧的肘静脉与上腔或下腔静脉较近,因此,右侧穿刺是多数患者在穿刺中选择的主要体位,可在放置导管时注射生理盐水,调整体位,对患者血管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次,要及时更换肝素帽,定时对导管实行冲管,以防止导管堵塞;再次,由于静脉发生痉挛、换药操作出现失误以及固定操作较差等因素都会造成导管脱落。所以,在对患者穿刺完成后,必须对导管的位置使用X光片进行确定,并将导管固定好,以此来防止以上几种情况造成导管移位或脱落;最后,静脉炎与血管内膜出现的损害和导管的机械性刺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护理中放置导管的动作要轻柔,同时还应注射生理盐水,尽量减少对血管造成的损伤。除此之外,为了减少静脉炎的发生,还应适当对患者进行保暖,注意患者的保暖问题。若患者发生了机械性静脉炎,可以对患者使用药物,将患肢抬高,并使用热敷肿胀部位,以此来促进患者的静脉回流。

表2 对比两组中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综上所述,通过PICC导管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静脉注射,并实施预防并发症护理,具有一定临床价值,有效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效果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猜你喜欢

静脉炎体位输液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微量泵结合PICC减轻5-Fu导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效果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消化内科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