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敷联合功能锻炼防治近膝关节处骨折患者伸膝装置粘连的效果观察

2020-06-10韦爱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肢体膝关节关节

韦爱美

(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

近膝关节处骨折后或内固定手术后,患者常因疼痛或担心内固定松脱而制动肢体,常发生伸膝装置粘连,表现为膝关节的主被动活动范围受限,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1]。伸膝装置粘连发生后易导致关节内感染以及皮肤软组织坏死,增加治疗难度,严重者形成终身残疾[2],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均造成一定打击,因此研究伸膝装置粘连的防治方法极其重要。本文就冰敷联合功能锻炼的治疗方法和效果展开讨论,特汇报在此。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90例2018.02~2019.02本院近膝关节处骨折患者开展研究,按随机排列法选出45例列为对照组,剩余45例列为研究组。两组男女比例分别为23:22、24:21;年龄分别为17~69岁、18~70岁,均值分别为(42.9±5.0)岁、(43.5±5.2)岁。两组基础资料(P>0.05),具有比较意义。

1.2 方法

(1)对照组进行功能锻炼,即在麻醉作用消失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跖屈10s,背伸10s,;以及股四头肌舒缩运动:嘱患者在处于仰卧位状态下保持膝关节静止不动,踝关节处于功能位状态,双手轻轻按住膝关节并用力收缩股四头肌,持续5s后放松5s;2次/d,初次10min,以后每天逐渐增加5min。第2d进行下肢关节被动活动:初次屈曲角度为10~20°,以后每天逐渐递增,2次/d,30min/次。被动活动后进行膝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2)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冰敷:用冰袋开始治疗,根据骨折部位选择对应的冰袋,平铺于外伤敷料或毛巾周围,并加以固定;30min/次,间隔40min,持续48h;第3d至后,2次/d,30min/次。(3)2w为一个疗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2w。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康复疗效,根据文献[3]作为评定标准:根据膝关节活动范围分成4级:Ⅳ级:膝关节活动范围>117°或达到对侧膝关节活动范围;Ⅲ级:膝关节活动范围0°~ 117°;Ⅱ级:膝关节活动范围为0°~ 90°;Ⅰ级:膝关节活动范围0°~67°。将Ⅲ级、Ⅳ级纳入临床有效,计算并比较两组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数据计算采用SPSS19.0软件,以“x2”、“t”对检验结果进行表法,“%”表示为计数资料、“”表示为计量资料。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4.44%,比对照组66.67%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康复疗效对比(n=45,例)

3 讨 论

近膝关节处骨折包括股骨下段骨折、髌骨骨折、胫骨上段骨折等,常见由暴力造成或长期劳累导致关节部位受损,患者常表现为肢体肿胀、疼痛、功能障碍,治疗原则即复位、固定以及功能锻炼,其中复位包括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3]。骨折复位后,需采取必要的固定措施,使关节不再发生转移,从而逐渐愈合;最后功能锻炼也是骨折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关键,通过加强肌肉舒缩,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关节功能,促进愈合。伸膝装置粘连常见于临床,其发生影响骨折患者的康复预后,有学者认为冰敷能对伸膝装置粘连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本文研究中将部分患者采取冰敷和功能锻炼同时进行的康复方式,另一部分患者采取单纯功能锻炼,经过2w康复训练后,结果显示联合组的康复疗效比单纯组高,说明冰敷能够降低伸膝装置粘连的发生风险,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冰敷作用于骨折周围部位,能够刺激血管收缩,局部血流量减少,减少炎症的扩散,从而减轻肿胀,减少伸膝装置粘连的发生;冰敷能够降低感觉神经末梢的灵敏度,同时肌肉冰敷时反应性有所降低,提高局部的痛阈值,减轻局部疼痛,促进早期的功能锻炼;早期肢体功能锻炼能够加强肌肉的舒缩,增强肌肉力量,预防肌腱与关节囊的黏连,减少伸膝装置粘连的发生[4]。本文中使用的冷疗装置是一个动力循环系统,可保持冰敷温度处于恒定状态,保证了冰敷的持续性,可加强冰敷效果,促进肢体的恢复;但注意冰袋不可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同时时间不可过长,本文中采用毛巾或敷料隔离,防止组织缺血而发生坏死[5]。

因此,在近膝关节处骨折患者伸膝装置粘连的防治中,冰敷联合功能锻炼可提高康复疗效,促进肢体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肢体膝关节关节
下腰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学分析及年龄相关性研究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肢体语言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肢体写作漫谈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