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护理在预防PICC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6-10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出院导管静脉

张 玮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乳腺中心,广东 中山 528403)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成功率高,且留置时间长,属于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通道[1]。PICC有效减少了反复静脉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保护了患者外周静脉,避免了化疗药物引起的局部疼痛,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因此被临床广泛用于长期静脉输液患者中。随着PICC的应用,临床优势已经获得充分肯定,带管出现的患者已经逐渐增多[2]。延续性护理是指患者在出院后仍给予良好的护理措施,本文通过将该护理措施纳入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2例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时期收治的PICC肿瘤患者,由于护理措施不同分为两组均41例。纳入标准:均为带PICC出院的患者;带管时间超过3个月。排除标准:无法有效沟通者;相关原因退出研究。对照组:女21例,男20例,年龄为34-81岁,平均年龄为(46.52±4.14)岁。研究组:女20例,男21例,年龄为34-81岁,平均年龄为(46.67±4.35)岁。上述患者资料之间,无差异,P>0.05,可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住院期间需要在置管日、置管次日、出院日均对患者家属讲解PICC导管知识,并发放相关知识宣传手册。

研究组实施延续护理:(1)成立护理小组:延续护理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与置管护士,需要建立随访档案,并制定穿刺记录单,记录电话随访。对于高风险患者进行导管维护,每月对患者工作进行总结,寻找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根据穿刺记录单对患者评估,筛选高风险患者。(2)微信护理群:所有患者均加入微信群,日常推送PICC宣传科普,包括置管后如何正确功能锻炼。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患者,可进行经验分享,并进行远程在线指导,出院导管维护问题,需要询问患者临床表现,上传相关图片,在线进行指导。(3)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为出院后间隔半个月一次,其中随访内容包括穿刺点渗血、疼痛、功能锻炼、导管是否打折,并告知患者及时换药,功能锻炼与带管侧肢体问题。并告知患者皮肤过敏、肢体肿胀、锻炼执行情况。(4)绿色通道:对于筛选的高风险患者,需要及时随访换药登记,并记录维护档案;特殊患者可留取影像资料,客观记录导管维护情况。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PICC期间并发症情况,总发生率=(导管脱出+皮肤过敏+导管堵塞+静脉炎+静脉血栓)/例数×100%[3]。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将本文数据实施计算,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19.51%,P<0.05,见表1。

表1 并发症情况[n=41,n(%)]

3 讨 论

PICC已经为肿瘤患者提供了安全且无痛的静脉化疗通道,被广泛肿瘤患者接受,但由于多种因素下,使得患者会发生并发症,对治疗与护理造成不便,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延续护理是指住院护理期间整体护理模式的一部分,是住院护理的眼神,能够确保患者在出院后,仍能够维持良好的护理状态[4]。

本文通过将延续护理纳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19.51%,P<0.05。通过建立护理小组,寻找可能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前提出整改措施。了解患者导管与健康知识情况,对于不同患者情况,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者在出院后享受专业护理指导。并结合患者带管期间的需求,进行日常生活质量,使得患者能够主动参与护理,提高自我管理。并建立微信群,患者随时提出相关问题,患者也可根据自我经验进行回答,相互分享,增加患者置管信心,同时定期在微信群中推送相关知识,患者能够及时了解相关知识,使得患者主动参与医疗管理[5]。

综上所述,对于PICC置管期间可实施延续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几率,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出院导管静脉
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内径及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可溶性Jagged1对大鼠静脉桥狭窄的抑制作用
导管人生